返回书籍页 登录

作者:马星辉 | 发布时间:2017-11-20 13:54:29 | 字数:1897

绿野寻仙踪邵武张三丰

武勇

中国杰出的道教人物、一代太极宗师张三丰,是一个家喻户晓、如雷贯耳的名字。他创立了风靡世界的太极拳,是武当内家拳集大成者,道教界称为武当道派的祖师,被后人奉为太极宗师。他用修道的智慧与武学、医学融为一体,造福了人类的强身健体和精神世界;他的《大道论》、《无根树》是千万修道人的指引,他的太极养生之道,更造福世人,千秋万代。为中国道教史和武学史写下了光耀千古的辉煌篇章。

自宋以来,关于张三丰的出生地众说纷纭。张三丰成名前的籍贯、身世始终都是一个令世人感兴趣的悬迷。2009年春夏之,邵武市和平镇发现了张三丰的家谱。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栏目闻讯立即到邵武了解采访,并首先报道了这一消息。中央电视台也派记者专程来邵,探究有关一代宗师张三丰的身世之谜?经过勘察调研,掌握了第一手可信史实,在2009年8月在央视第四套《走遍中国》栏目向世人宣告:“武当太极宗师张三丰出生于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2012年九月,中央电视台记者再次到邵武,以更加令人信服的史料,拍摄和播出了张三丰是邵武人的专题片。三年来,邵武的本土文和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们,通过史料佐证、民间考察、勘探历史遗迹等,完整清晰地形成了张三丰乃是福建邵武人的证据链。

邵武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张三丰出生成长在邵武的史实,为邵武的人文历史更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挖掘张三丰的旅游效应,打造太极养生文化,是邵武文化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长篇历史小说《张三丰传奇》是根据众多史料记载,以及流传在邵武的民间传说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对打造太极养生文化有着积极意义。我们期待有更多邵武人文历史的优秀文艺作品,我们更期待邵武文化发展更加繁荣、更加昌盛。(作者系邵武市委书记)

《张三丰传奇》内容简介

公元1264年,一个不同凡响的孩子降生于福建邵武禾坪镇坎下村张家,是为人间一代太极祖师问世,出生时取名为子冲、字全一,后来火龙真人祖师赐号他为“三丰”。张子冲聪明才智过人,且嫉恶如仇,正直敢为,他为民除害,诛杀为恶不作的邵武县尉施大头。此案惊动州府两级衙门,张三丰以防万一事露,牵连于家人和乡邻,他装疯卖傻,邋里邋遢,不惜酒颠于街头市井。

张三丰先后得火龙真人、吕洞宾点化,金刚神天坑传授武艺,赠他九天玄幻宝剑,从此一刀一尺走天涯,寒暑惟一纳一蓑,或处穷山、或游闹市,四处漂泊,行侠仗义于江湖。后行天道,反元兴汉。数次点化明朝天子朱元璋,遣江湖奇士刘伯温,智者李善长,江南首豪沈万三等人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江山,建立了大明王朝。

然而,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陷害功臣,大开杀戒。张三丰几番助阻无效,便愤而离开朱元璋,不再为朝廷所用,隐入山间大野,于北岳恒山、湖北武当山、以及禾坪境内的武阳峰、留仙峰、翠云峰潜心修道,故世人又称他为“张三峰”。

时燕王朱棣发动“靖康之役”,即位大明龙椅。是为明成祖。朱棣初政时暴虐无道,滥杀无辜。本归隐大野的张三丰再次出山,于鬼门关助建文皇帝逃生、促山东女英雄唐赛儿举事勤王,同时金殿训帝,苦口婆心,逐使永乐皇帝反省归仁,成就一代伟业,并感恩张三丰,大兴武当山。

该书尊重历史,内容丰富,思想深遂,以史为骨、以故事为肉,大处从实,小处从虚。以文学汇聚国学,提倡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清心寡欲的人生追求、知足不辱的行为原则、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柔弱不争的处世之道。在注重小说故事性、可读性的同时,给人以思想性和启迪性。

本书故事从“太上老君言世事”开篇,讲述了:“南武夷人间福地,坎下村君宝问世;火龙真人二试探、财色诱惑双迷幻;上官庆忍声呑气、少年郎侠骨仗义;富屯溪边拜严羽,武阳峰下会翠云;邋遢汉子心独苦,酒醉街市扮颠疯;金刚神梦中授艺,张子冲天坑习武;故里老家寻亲人,翠云峰中哭翠云;小天子落难福山,张三丰初叩幼主;元顺帝荒淫无道,朱元璋现身江湖;包公御前街卖刀,五杰聚会道峰山;刘伯温出山论兵,李善长转世萧何;张三丰淮河收徒,沈万三倾财助明;天下一统明太祖,雷霆万均惩贪腐;洪武帝妄开杀戒,张真人怒隐深山;白狐媚色迷书生,张三丰玄剑留情;六龄童起死回生,碎铜茶化险为夷;滥伐林木河水枯,玄玄立碑诫世人;五杰沿海抗倭寇,君臣议政金銮殿;小白龙兴风作浪,张真君太湖擒蛟;天狼星凡间燕王,文曲星即位大明;江吉赎罪修山水,三丰点化小武夷;鬼门关建文逃生,金銮殿真人训帝;永乐帝大兴武当,祖师爷预言惊世;孝子人间遭陷害,真人午夜探阴司;一脉相承遇真宫,三丰飞升留仙峰”等一系列传奇故事。在注重故事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同时,还展现了南武夷邵武的秀丽天然和纯朴的民风民俗。

目录
目录

作品相关

第一卷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