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可汗大檀趁北魏平定中原之机,经常派兵骚扰北魏边境,这次他又率军出现在长城上,拓跋焘率崔浩和源贺前去攻打柔然,把柔然打得大败而归。在北魏攻打柔然的时候,北燕却应柔然的要求袭击了北魏的幽州,因为两国过去是亲戚,北燕皇帝冯跋的昭仪是柔然原可汗斛律的女儿,斛律的妃子则是冯跋的女儿乐浪公主,当然斛律也在成婚的时候失去了他的王位,他被自己的侄子赶到北燕,最后死在了北燕。
北燕的举动惹怒了拓跋焘,他正想着如何消灭北燕,现在北燕袭击幽州,倒是送来了个好借口。拓跋焘赶走柔然人后转而攻打北燕,可是北燕早有防备,拓跋焘只好暂缓发兵。恰在此时,北燕皇帝冯跋驾崩,太子冯翼还没来得及继位,就被冯跋的弟弟冯弘逼迫自尽,冯弘还把冯跋的一百多个儿子全部杀死,自己登上了皇位,北燕君臣大多对其心怀不满。
拓跋焘终于等到好机会,他让太子拓跋晃留守平城,又派大将分别防守北面的柔然和南面的宋国,至于北凉他并不担心,因为两国是和亲关系。拓跋焘亲率崔浩、源贺和号称魏国五虎将的河间公拓跋齐、乐平王拓跋丕、昌黎公拓跋丘、永昌王拓跋健、平东将军贺多罗,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幽州,又从那里向北燕首都龙城前进。
大军走到石城郡的时候,郡守李崇痛恨冯弘的倒行逆施,打开城门欢迎魏军,又率领龙城周围十多个郡的郡守全部投降,魏军兵不血刃就把北燕的大半国土攻占。北魏大军势如破竹,五虎将军四处出击,先后攻下龙城周围的营丘、辽东、成周、乐浪、带方、玄菟六郡,最后又率领三万大军把龙城包围了起来。
北燕尚书高绍率领几万人出城跟魏军大战,被魏军打了个大败,在回城的时候也被斩杀。冯弘开始固守城池,等着冬天的到来,只要冬天一到,缺少冬衣的魏军必然不战自退。拓跋焘深知时间紧迫,他命大军强攻,无奈龙城城池坚固,一时无法攻下。
拓跋焘聚集群臣商议对策,崔浩献策道:“如今冯弘只剩半壁江山,假如派人去劝降原太子冯崇,那么另一半江山也归我大魏了。”奚斤反对说:“李崇投降我们是因为对冯弘不满,让皇族也归降我们谈何容易!”崔浩说:“冯弘刚刚篡位,就迫不及待废掉王皇后,改立自己的情妇慕容锦为皇后,他认为燕国皇族后裔的慕容锦血统高贵,他还废掉了王皇后的长子冯崇,把他派到辽西肥如镇守边关,改立慕容锦的小儿子冯王仁为太子,废长立幼必然会引起内乱。”拓跋焘问:“派何人前往合适?”这时李崇主动请缨,前去劝降,拓跋焘恩准。
当天李崇带着两个北燕部将抵达肥如城下,冯崇闭门不开,在城墙上边饮酒边质问李崇:“李太守,你把我们大燕的石城郡生生交给了魏国,怎么还有脸到这里来?”李崇笑着说:“俗话说,鸟择良木而栖,人择明君而臣!现在魏军集中全国的大军,攻打我们燕国这弹丸之地,燕国迟早无法支撑,况且燕王不仁,废长立幼。”冯崇大喝:“这是我们的家事,关你屁事!”李崇说:“我们肥如过去是孤竹国故地,孤竹国王有长子伯夷和三子叔齐,伯夷是长子,叔齐却贤惠,他们都能互相谦让王位,为此还都从孤竹国逃走,你看现在冯王仁……”,冯崇突然站起来吼道:“你给我闭嘴,你也知道这里是孤竹国的故地,你可知道伯夷叔齐到死都不食周粟,在首阳山上饿死了,你却迎接敌人进入自己的国家!”冯崇当即命人放箭,李崇带人逃回。
拓跋焘正准备放弃这次劝降,源贺却请求前往。拓跋焘说:“李崇是燕国的臣子都没能劝得动冯崇,凭什么你就可以?”源贺说:“据微臣所知,太子冯崇素来崇尚忠义,他认为李崇是叛臣,他一个崇尚忠义之人,怎会听一个叛臣的劝降,陛下只管交给微臣。”
源贺得到拓跋焘的同意后,只带了何无忌和花木兰前去,他们没有直接到肥如城,而是来到肥如城附近的阳乐城。源贺知道冯崇的弟弟冯朗在阳乐城里,而这个冯朗是个公子哥,喜欢带着自己的爱妃四处打猎。源贺他们赶到阳乐城外,在城外的树林中遇到了一群人,为首的年轻人在围猎,后面还有人驾着马车,一个美女在马车左边的窗帘探出头来叫好,一个小男孩则在右边的窗帘中探出头来呼喊。这时冷不防一头熊窜了出来,朝着马车狂奔而来,居然把马惊走,女人从窗子跌出,那头熊朝着女子走去,要伸手抓女子的脸,值此危难时刻,源贺拉弓搭箭,连发三箭,三箭全都射中了那头熊的要害部位,熊沉重地倒在了一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男孩还在车上,车子在山坡上开始自行滚动,眼看前方就是悬崖,源贺赶紧策马扬鞭前去追赶,就在马车要滚入山崖下的时候,源贺让小男孩伸出手来,小男孩临危不惧,从窗口伸出手,源贺上前一把将他拉到马上,将他从马车中救了出来。
源贺带着小男孩回去,女子正在那里跟一个男人叙说刚才那惊险一幕,男子上前拜谢,原来此人正是冯朗,那个女子是他的妃子苻茗,那个小男孩是他的儿子冯熙,源贺说自己只是过往的游侠。旁边的熊还在冒着热气,苻茗已经吓得魂不附体,冯熙看了却安然自若,源贺看他小小年纪却胆识过人,忍不住夸赞说他以后必成大器,冯朗听了很是开心,邀请源贺到府上作客,并邀其一同打猎。他们接连三天都在城外打猎,冯朗发现源贺的弓箭百发百中,二人打猎好不痛快,说起话来也情投意合,就结拜为兄弟。
这天他们在一起饮酒,源贺说:“你贵为王子,将来可有何打算?”冯朗抱怨道:“现在我只能这样快活一天算一天,我有心要平治天下,无奈父王对我不信任,我父王心狠手辣,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一百多个亲侄子,现在又被慕容锦蛊惑,我们迟早要死在他手上。”冯朗指着远处一个官员说:“你看那个人,他其实是个太监,我们兄弟三个身边都跟着这样一个太监,父王派他们来监视我们,他对我们谁都不信任。”源贺说:“现在魏军压境,燕国迟早要灭亡,听说魏王拓跋焘爱惜人才,选贤任能,你们不如去投靠他。”冯朗说:“普通人但凡有些贤才,投靠魏王还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可我们是王室中人,哪怕才能再好,只怕投靠魏王未必会善终!”源贺说:“我有一个兄弟在魏王帐下供职,他可以保你们平安。”
冯朗表面上打猎会友,不闻朝政,私底下却一直在思考家族的出路,他听源贺这么一说,当即同意跟源贺一起去见一见他的这位兄弟。源贺将冯朗带到了拓跋焘的营帐,拓跋焘亲自到营帐门口迎接,冯朗这时候才知道,自己结拜的这位兄弟,原来竟是魏王麾下赫赫有名的源贺将军,不禁对源贺又多出了几分敬意。在宴席上拓跋焘对冯朗说:“朕一直想要一统天下,让天下的百姓过上太平生活,冯弘残暴不仁,你们兄弟仁义,这幽州平州应该由你们来统领才是。”冯朗听罢,立即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前去劝降哥哥冯崇和弟弟冯邈。拓跋焘当即书写符节,封冯崇为辽西王,后面还有一大串官名假节、侍中、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幽、平二州牧。拓跋焘又写符节,封冯朗为广平王,封冯邈为乐陵王。
源贺率军护送冯朗前去肥如,路上正好遇到冯邈,他也是来跟冯崇商议前途的。他们进城后,冯朗和冯邈劝说冯崇一起投靠魏王,冯崇拒不接受,准备把他们赶走。这时冯弘派出的太监回报,说他的三个儿子跟魏军有秘密往来,冯弘赶紧派遣大将封羽带着毒酒前去试探。封羽派太监前去肥如城送毒酒,当时源贺和冯朗、冯邈就藏在屏风后,冯朗暗示冯崇不要喝,冯崇还是过去接下酒壶,冯邈突然冲出,把酒壶夺下,当即给太监灌了下去,太监很快就口吐鲜血而死。
冯崇醒悟过来,接受了拓跋焘的官爵,封羽听说了此事,立刻率军攻打肥如城,肥如城眼看要被攻破,拓跋焘派的援军赶到,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出。永昌王拓跋健率领一万大军赶来,将封羽的军队击溃,封羽退到附近的凡城。拓跋健的大军把凡城团团包围,冯崇的军队也集结起来,最后封羽献城投降,因为凡城靠近龙城,在魏军攻打龙城之前,城里的三千百姓都被封羽迁移到了龙城里。
现如今北燕只剩下了靠近高句丽国的几座城,冯弘却依然在宫里悠然自得,慕容皇后有什么需要,他都要人冒死去取。散骑常侍刘广忍不住劝谏:“陛下,从前慕容熙宠幸苻娀娥、苻训英,她们要什么给什么,还经常带着她们四处云游,将士苦不堪言,最后亡国了!陛下应当振作起来,带领将士们击退魏军才是啊!”冯弘听后大怒:“慕容皇后是一国之母,你让她省吃俭用,不吃不喝,就能救国?”当即把刘广推出去斩首,朝臣们无人敢再谏言。
双方在龙城僵持,都在想着制敌良策,散骑常侍刘训对冯弘说:“项城公主已经成年,陛下可以跟凉国一样,让公主和亲,等魏军撤军,我们再聚集军民,国家就可以长盛不衰了。”冯弘听后大怒,刘训吓得跪在地上,冯弘又突然若有所思:“我想到一个妙计,我们燕国横扫天下的时候,魏国还在漠北放牛呢!拓跋焘好色,我们可以在送亲队伍中暗藏女杀手,把拓跋焘杀掉!擒贼先擒王,只要魏王一死,魏军作鸟兽散,不怕解不了龙城之围!”群臣不敢说反对意见。
拓跋焘正准备撤军,这时冯弘却派遣使者提出和亲,说要把自己的小女儿项城公主冯霖嫁给他,拓跋焘心想这样正好,等到合适的时机再灭燕国也不迟,当即答应了。双方开始和谈,燕国提出魏军退后一百里扎营,拓跋焘也答应迎娶项城公主后就撤军,双方永结同好。拓跋焘派出使者,带着礼物去迎亲。
三天后,装扮一新的冯霖由常山公冯丕护送到了北魏的营寨,冯弘在冯霖身边安插八个侍女,个个都是武功绝世的高手,并叮嘱她们找机会杀掉拓跋焘。此次暗杀计划送亲队伍中只有冯丕知道。冯霖本有自己亲近的侍女,可是父亲非要换上这八个侍女,天资聪慧的她早已看出这其中的玄机。
拓跋焘早就听说冯弘的小女儿冯霖长得极为可人,见到后果然国色天香,冯霖也喜欢拓跋焘的英雄气概。当晚拓跋焘就要入洞房,冯霖却在门口阻拦:“陛下,按照我们汉人的礼节,我们现在还不能圆房,必须等回到家后方才可以。”冯霖陷入了两难之中,她既不想让那些杀手杀死拓跋焘,又不敢出卖自己的父亲。
拓跋焘赏赐了送亲的队伍,冯丕返回龙城复命。拓跋焘如约撤军,大军行到幽州,这里有拓跋焘的行宫,他让冯霖住进行宫里。这天晚上拓跋焘喝退左右,独自来到冯霖的房门外,冯霖还是在推辞,拓跋焘说:“爱妃,为什么一直在拒绝我?”冯霖不知说什么好,拓跋焘猛然推门而入,这时埋伏的女杀手从梁上跳下,她们果然身手了得,两三个这样的女杀手拓跋焘还可以抵挡,可是八个女杀手同时向他进攻,他怎能招架得住。拓跋焘一步步被逼到了角落里,眼看拓跋焘就要被刺杀,这时源贺带着侍卫赶到。
拓跋焘不让左右靠近,所以行宫中根本没有侍卫,要不是冯霖悄悄跑出去喊人,根本就没人知道拓跋焘正被刺杀。源贺带着侍卫跟这些女刺客打斗,拓跋焘的侍卫个个武功了得,八个女刺客无法抵挡,四个先后被杀,两个被俘,只有两个侥幸跳出大殿,翻过院墙逃走了。
拓跋焘的手臂受伤,冯霖赶忙跪地请罪:“这都是臣妾的错,请陛下不要降罪到我的国家,今后臣妾一定会好好服侍陛下。”拓跋焘说:“我早已调查清楚,这是冯弘的主意,你今天救朕有功,朕封你为左昭仪。你和你的三个哥哥都是朕的人,有罪的是冯弘。”
拓跋焘将冯霖扶起,就带着源贺和侍卫离开了。拓跋焘将文臣武将召集到营帐:“朕原本还想让燕国做我们东北的藩篱,可冯弘这老贼却算计朕,你们跟朕回去攻灭燕国。”拓跋焘在幽州补充粮草,再次出征燕国。
冯弘自以为刺杀行动万无一失,却没想到得到刺杀失败消息。当他得知拓跋焘已率大军前来进攻时,开始慌了手脚。冯弘接连收到噩兆,说是守城的将士晚上看到狼群一直绕着龙城嗷叫,赶走了不久又匍匐而回。还有许多老鼠集中在龙城周围好几里,这些老鼠一只咬着一只的尾巴,连成长链,最前面的老鼠咬着马粪,就这样从护城河渡过。最让人感觉恐怖的是,城里到处散发着霉味,许多东西都生出了白毛,那些白毛据说有一尺二寸高。本来冯弘还自认为是天子,有上天的护佑,现在他愈发地恐慌,他感觉这些异象都是燕国要亡的征兆。
冯弘再次派人前去求和,拓跋焘本想拒绝,但他思虑再三还是让使者带话:“为了表示求和的诚意,让太子冯王仁到平城做人质。”使者回报,冯弘反对,这时散骑常侍刘训说:“我们前面已经得罪魏国,假如不派遣太子入朝侍奉,魏朝大举进攻,我们根本无法抵挡!蜀汉的刘禅凭借秦岭蜀山作为屏障,最终落得衔璧投降,东吴的孙皓依仗长江天线抗拒,最终还是归顺晋朝,现在魏国的力量比晋国还要强大,我们燕国的力量又弱于吴蜀,燕国唯一的出路是派太子入朝,奉行大国的召令。然后再远小人而亲君子,收集离散的军民,对他们施以恩泽,分仓廪中的粮食接济百姓,大力劝导百姓从事农桑,这样国家才能转危为安,社稷才得以保存。”冯弘听后勃然大怒,他怎舍得将太子冯王仁送到平城做人质,他让人把刘训推出皇宫斩首示众。
魏军已经逐渐靠近龙城,先锋部队乐平王拓跋丕已经来到城下,燕军拼命抵抗才勉强击退了拓跋丕。看到拓跋丕后面的援军,冯弘感觉无法抵挡,太常阳岷冒死建议派太子做人质,冯弘悲伤地说:“朕不忍心让朕的儿子去做囚徒,高句丽是我们的属国,我们可以到高句丽去回避,过后我们再打回来。”阳岷说:“高句丽是蛮夷小国,向来不讲信义,我们燕国面临亡国之灾,高句丽刚开始兴许会接收我们,可到了后面势必会变脸,陛下还是早下决断为妙!”
冯弘一意孤行决定到高句丽躲避,高句丽王也派人来接应,这些高句丽人连像样的军服都没有,一来到龙城就换上燕国的精良铠甲。冯弘率领龙城百姓前往高句丽,离开的时候,他命人一把火将龙城给烧掉了,大火烧了一个多月才灭。
拓跋焘率军赶来时,龙城已经变成一片火海,源贺问要不要继续追击,拓跋焘说:“穷寇莫追,高句丽不久一定会将冯弘的首级进献我大魏。”当时的高句丽国地处荒蛮之地,所以拓跋焘没有进军攻袭,他命大军先把燕国全境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