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十三章 长驱直入击败柔然 姽婳将军荣归故里

作者:曹谁丶源荣枝 | 发布时间:2019-10-30 14:29:01 | 字数:6551

前面魏国出征凉国,柔然便趁机攻袭盛乐,让拓跋焘恼怒不已,这次一回到平城,拓跋焘就发出征兵令,让人四处去征兵,他准备一举击灭柔然。各地的新兵陆续抵达平城,拓跋焘没想到,此次征得的新兵足足有十万之众。这时有人举报,散骑侍郎受斤暗中跟柔然单于大檀通信,报告朝廷的一举一动。拓跋焘听后大怒,派源贺前去抓捕,哪知受斤事先得到消息,带着部众向北逃走,源贺赶紧率军前去追击。

受斤在经过盛乐时,被巡逻的安北将军尉眷遇到,尉眷不知道受斤已经叛敌,上前问:“受侍郎这是要到何处去?”受斤正色说:“我奉陛下的命令出使柔然!”尉眷跟受斤本就认识,就将他放了过去,受斤带人进入柔然境内。

不久源贺带着花木兰、何无忌、冉勇、源延赶到,源贺问尉眷:“尉将军,你有没有看到受斤的通关?”尉眷说:“我刚放他过去,他说奉命出使柔然,手中也有度牒文书。”源贺说:“大事不好!受斤一直为柔然通风报信,陛下正是让我来抓捕他的。”尉眷听后气得咬牙切齿,他调转马头就去追逐,源贺也带着自己的骑兵跟了上去。

他们越过魏国的边境,径直进入柔然地界,一直追到晚上也没有追上受斤和他的部众。晚上他们就在草原上宿营,周围都是狼叫声。源贺跟尉眷说:“我们现在孤军深入,事先没有准备,还是先退回去的好,要是遇到大队的柔然人,我们这些人马肯定应付不过来。”尉眷斩钉截铁地说:“不行!人是我放走的,我就要追回!什么柔然,蠕蠕而已。你们要是害怕就回去吧!”源贺强忍住怒火,为了顾全大局,他还是决定跟尉眷一起追击。

早上他们再次出发,一直跑到一个岔路口,看到一队人马在此处分成两队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行进,源贺和尉眷分开行动,源贺向左面去追,尉眷到右面去追。源贺他们一路追击,一直追到一座山梁前,源贺率众登上山梁,他们才一冒头,就看到山梁背面黑压压的柔然人,源贺赶忙让众人停下。源贺只带着几百人,对方少说也有几千人,源贺跳下马察看,他发现这不过是柔然的一支运输队,在炎炎烈日下,有人赶着高大的车前进,两边都被柔然骑兵所监视,那些柔然骑兵往来巡逻,感觉车队慢了,就举起鞭子抽打负责赶车和搬运的劳工,那些车夫和劳工的待遇,就好比最下等的奴隶,源贺认出这些车夫和劳工都是敕勒人。

源延忍不住说道:“这些柔然人就会欺负老百姓,让我去把这些柔然人杀了!”源贺赶忙阻止:“万万不可!他们的人数是我们的十几倍,我们不能贸然出击,等会跟着他们,等他们休息的时候再出其不意袭击,这样我们才有胜的可能。”源延点头。柔然人的运输队在前进,源贺率领大家在山梁背后悄悄跟着前行。

果然到了中午的时候,柔然军队停下吃饭,源贺带着众人躲在一旁观察着,大家都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突然柔然的运输队中传来吵闹声,柔然骑兵队伍中间一下子围了许多人,只听到有人在大骂:“这是你一个小兵待的地方吗?我打死你个敕勒人!”一个柔然军官拿鞭子抽打一个赤膊的敕勒人,那个敕勒人站在那里,虽然眼里满是怒火,但是却是一脸的正气,他一把抓住了军官的鞭子,军官大怒:“咳!还敢抢我的鞭子。”军官拔出刀子就要朝那个敕勒人砍去,源贺赶紧弯弓搭箭,把那把刀射落。

源贺趁机率军冲出,他们见到柔然人就砍,敕勒人起初还分不清敌我,看到源贺的军队在帮他们,就一起抄着扁担棍棒跟源贺他们与柔然人打了起来。柔然骑兵虽然厉害,但是架不住敕勒人多,许多柔然官兵被拉下马砍死,柔然骑兵看到状况不妙,纷纷丢下这些粮草,逃命而去。刚才被救的敕勒人过来向源贺道谢,只见他黄发碧眼,他的周围围着一群敕勒人,看来他应该是他们的一个小头领。

源贺问:“你叫什么名字?”那人说:“翟帅!我的父亲叫翟钊,先世是丁零人,在黎阳建立过魏国,后来被慕容垂所败,我父亲投奔慕容永被杀,我带着一些部众逃回漠南,不想在这里跟我的敕勒部众一起被柔然人所捉,今天要不是英雄相救,恐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自由。”源贺笑道:“这回自由了,你和你的部众未来有何打算?”翟帅摇头,显然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源贺问:“我是魏国西平王源贺,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在我帐下,跟我一起扫平柔然!”翟帅听完欣喜道:“柔然人一直奴役我们敕勒人,我早想把他们赶走,我愿意前去说服高车王阿伏至罗,跟你们一起进攻柔然。”

源贺听后大喜,当即封翟帅为副将,并把翟帅手下的这些人编为敕勒兵。源贺让翟帅他们先赶着这些高车往盛乐走,他想把这些粮草先运回盛乐。敕勒人也称呼这些运输车叫高车,就因为它们的车轮很高。敕勒人也被称作丁零,翟帅的祖父翟辽就是丁零首领,他还建立了魏国,他们是金发碧云的白种人。

路上他们遇到尉眷被大队柔然人追逐,源贺赶忙派人拦截,跟柔然人大战,柔然人暂时被击退。他们看到那些柔然人跑走后,赶紧向盛乐赶。源贺看到尉眷的马头上挂着一个人头,一看正是受斤的。尉眷喘着气说:“差一点就追不上这个叛贼,前面就是接应他的柔然人,我就把他的马射倒,过去把他的头砍下来,带着人跑了回来。”

因为害怕柔然人追来,他们加快了速度,没想到大队的柔然人在大檀的儿子吴提率领下又追来,一直追到盛乐城下。源贺他们一进入盛乐城中,柔然人就把盛乐城包围了起来。盛乐的守军有限,这时六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的驻军也只能自保。源贺和尉眷一面率军死守,一面派人前去求救。

柔然人开始对盛乐城发起猛攻,有几次都把北门攻破了,又被魏军给打了回去。城里只剩三天的粮草,将士们誓死与盛乐城同存亡。到第三天的时候,柔然人又开始猛烈进攻,他们正在死命抵抗,眼看一个城门被攻破,柔然人涌入城中,这时突然从背后杀出大队魏军,源贺看到是河间公拓跋齐、乐平王拓跋丕、昌黎公拓跋丘、永昌王拓跋健率兵杀来,赶紧率领花木兰、何无忌、冉勇、翟帅杀出,里应外合,把柔然人击退,吴提带着在盛乐城中劫掠的几十万头牛羊离去。

拓跋焘带着五虎将来得很是及时,一下子解了盛乐城之围。晚上拓跋焘在行宫中召集将领商议对策。崔浩说:“柔然经常骚扰我们的边镇,是我们最大的祸患,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都因为灵活进退,失败了就撤退,得胜了就抢劫,草原上茫茫一片,我们根本无法追踪。而柔然的王庭设在漠北的鄂尔浑上,我们要解决柔然祸患,一劳永逸,就得直捣他们的王庭。”拓跋焘听后,让人加紧调拨军队,还约保周和冯崇分别从凉州和幽州出发,自己率大军从盛乐出发御驾亲征。

拓跋焘率军出发,行军到阴山下,追上吴提的军队,敕勒人在这一带游牧,敕勒是柔然的附属,吴提在这里胁迫敕勒人跟魏军作战,两军在山下对垒。源贺跟拓跋焘说:“敕勒人一直被柔然人压榨,他们一直心怀怨恨,我军中有敕勒首领的后人翟帅,不妨让他去说服敕勒王阿伏至罗在战场上反叛。”拓跋焘龙颜大悦,当即封翟帅为将军。翟帅夜里绕到敕勒人中,阿伏至罗原本跟翟魏皇族有姻亲关系,翟帅一说他就同意了,约好第二天共同对付柔然。

第二天,魏军和柔然对阵,吴提把敕勒人排在中间,驱赶他们前去迎敌,魏军也在五虎将的率领下冲上去,阿伏至罗突然调转马头,把身旁的柔然监军砍下马,敕勒人开始疯狂进攻柔然人。吴提没想到敕勒人会倒戈,军阵一时大乱,柔然人四散逃跑,许多人被踩踏而死。柔然大军被击溃,吴提只带着少数随从逃走。

这一仗打下来,敕勒三十万人归降了魏国,魏国控制了整个漠南草原。拓跋焘看着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草原,听到敕勒牧人在唱歌,他问旁边的阿伏至罗:“歌声如此辽旷,牧人们在唱些什么?”翟帅说: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拓跋焘封阿伏至罗为高车王,统领漠南的部众,阿伏至罗俯首谢恩,并立誓自己会让敕勒人在漠南安居乐业,让敕勒成为魏国永远的藩国。崔浩提醒道:“虽然柔然被打败,但是他们的主力还没有消灭,老巢还没有打倒,我们应该趁胜追击。”

拓跋焘重整队伍,继续率军越过戈壁,向漠北的鄂尔浑进发。面前就是茫茫的大草原,看不到柔然人的踪迹,也不知道走那个方向才会追击到那些柔然人。在崔浩的建议下,拓跋焘把军队分成五路,他自己统帅中军,源贺和尉眷的部众跟随,又分别让拓跋齐、拓跋丕、拓跋丘、拓跋健统领四路,朝着柔然的王庭包抄,约好最后在燕然山会合。

拓跋焘率领的中军一路上都没有找到敌人,他们最先抵达燕然山,在山上看到汉朝大将军窦宪勒石记功的石头,上面的铭文还清晰可见,拓跋焘问崔浩这记功石背后的历史,崔浩说:“匈奴一直是汉朝的边患,虽然卫青和霍去病曾经多次击败过匈奴,不过因为北匈奴一直在漠北,边患并没有完全解除,直到窦宪率军在燕然山击败了匈奴,匈奴才逃向西方,边患才算是真正解决了,所以窦宪才会在这里勒石记功。”拓跋焘说:“柔然一直是我们的祸患,朕都征伐不下十次了,这次我们务必也要将他们解决了!”

他们在这里安营扎寨,等待其他四路军队的到来,源贺派花木兰带领先锋部队再去侦查柔然军队的行踪。一天后他们等到了拓跋齐和拓跋丕,花木兰回来报告,柔然大军聚集在鄂尔浑河两边的王庭。看到拓跋丘和拓跋健率领的部队还没有抵达燕然山,有人建议再等等,拓跋焘说:“不知道他们现在到了何处,现在可是攻打柔然大军的最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今天就给我一举攻破柔然!”

拓跋焘率军靠近大檀王庭的时候,大檀还在歌舞升平,他根本想不到魏军会找到这里。魏军突然出现,仿佛是神兵天降,大檀霎时间慌了手脚,只能匆忙披挂应战,因为事先毫无准备,所以他们根本无法抵挡魏军的进攻。在激战中,大檀身上中箭,他只能先率领少数随从逃走,柔然王庭许多的贵族和马牛羊都落入了拓跋焘的手中,光马牛羊就大概有几百万头。拓跋焘命众人驱赶着这些战利品,浩浩荡荡返回平城。

柔然经过这次大败一蹶不振,大檀可汗一路逃向贝加尔湖,自从即位以来他还没有受过这样的奇耻大辱,他气得喷血,倒地昏迷不醒。大檀的儿子虽然尽力收集部众,但是苦苦收集来的部众还不足原来的四分之一。吴提听说大檀在贝加尔湖,他率领部众前去迎接,大檀得知部众损失惨重,再次大口吐血,当天就气绝身亡。吴提召集部众,登上可汗的位子,号称敕连可汗,意为神圣的王。吴提决定重整旗鼓,重振柔然,为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

拓跋焘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回到平城,这时魏国的国力达到了顶峰,拓跋焘封赏群臣,唯独斥责了保周和冯崇,因为张掖王保周和辽西王冯崇没有按期抵达燕然山,只是分别派遣覆龙和冯朗前去应战,虽然拓跋焘没有当即处罚他们,但是内心已经开始准备解决他们。

拓跋焘按照记录封赏源贺后,开始封赏他的部将,拓跋焘说:“我看花木兰的功劳最大,你要什么,朕都满足你。”花木兰没有说话。拓跋焘说:“赏你黄金千两,可以买个田庄。”花木兰还是不语。拓跋焘说:“赏你美女百名,可以每天都欣赏歌舞。”花木兰还是摇头。拓跋焘又说:“朕封你为殿中尚书,掌管京中禁卫军,这你总归满意了吧!”

花木兰却突然流下泪来,她跪地说:“臣不想要金银美女,也不想要高官厚禄,只想回到故乡!臣一直随军出征在外,已经十二年没有见到家中父母,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还活着!”文武百官都花木兰的思乡之情所感动,拓跋焘当即同意,赏赐她金银和宝马,并恩准她卸甲归乡魏郡。

拓跋焘赏赐过后,源贺回来对自己的部众说道:“花木兰今天在朝堂上的那番话,让我深有感触。现在国家基本上已经平定四方,你们也可以像花木兰一样,回家看看自己的家人!”众人听罢,欢呼雀跃。想到从此以后,军中再也见不到花木兰,众人一致提出各自返乡探亲之前,先送花木兰回到她的故乡。花木兰此时已经收拾好了行装,她带着自己一路积攒下的东西,想到很快就要见到自己的亲人,内心别提有多高兴。

源贺带着花木兰和众位将士一路赶往邺城,邺城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看到邺城这座东方大都市在太平盛世下如此繁盛,源贺内心倍感欣慰。他们沿着漳河一直抵达漳河畔一座靠山面水的村庄,绿色的麦穗在田间摇曳,农民们都在田间锄草,妇女们在河边洗衣,田间、河边、山头四处传出悦耳的歌声。源贺感叹:“这里真是风光秀美,将来等我告老还乡了,也要来这里买个田庄安度晚年。”源延笑着说:“父亲,你什么时候才告老还乡啊?我现在就已经很喜欢这里,我相信我娘也会喜欢的!”冉勇说道:“将来你们来了,可别忘了叫上我,我跟你们做邻居。”

大家嘻嘻哈哈一起往前走,一进村口,村民们竟然全都围了过来,大家都在纷纷议论哪里来的这么多官兵。由于花木兰穿着一身铠甲,村民们根本没有认出她来,包括她心爱的王郎。花木兰沿着熟悉的小路,带着源贺他们来到了自己家院门口。

这时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正从门口中走出,他们看到眼前英姿飒爽的将军,先是楞了一下,然后认出是自己的女儿,赶忙上前,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进了家门。花木兰看着院里的一切,许多地方已经变了。花木兰的父亲花弧从前也当过兵,知道源贺的身份高贵,赶忙带他到客厅休息。花木兰的妹妹花木莲听到花木兰回来,赶忙在屋里换了件红色的新衣服,出来迎接。花木兰的弟弟花雄看到姐姐回来,赶忙张罗着杀猪宰羊,为姐姐接风。

源贺跟何无忌、冉勇、源延等闲来无事,就到院子里四处溜达,花木兰却回到自己的阁楼上。她早已准备好,把自己的战袍脱掉,换上自己的女装,她在镜子前梳理了云鬓,又在额头上贴上花黄。一切打扮好了,花木兰款款从阁楼走向。这时的源贺还正跟着冉勇他们在院里摘果子吃,他猛然回头,看到一个花枝招展的女子,众人都以为是花木兰的妹妹,可是花木莲此时正在唧唧唧唧纺纱织布。

源贺惊呼:“花木兰?”花木兰婀娜多姿地行礼点头。何无忌挠着头说:“你是个女的啊?怎么我们一起行军打仗十二年,我都没发现你是个女的!”冉勇说:“我早就有点怀疑她是个女的!平时见她说话娘娘腔,但是想想军中怎么可能有女的,就又打消了猜忌!再说她打起仗来比男人还猛,我现在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源延嬉皮笑脸的对花木兰说道:“木兰哥,你是不是化妆成女人逗我们的?你赶紧换回去。”花木兰笑着说:“我们民间养兔子怎么分雌雄?雄的兔子会扑朔走,雌的兔子会眼迷离,假如雄兔雌兔全都在地上跑,谁能分辨出是雌雄?我花木兰确实是个女儿家,当年征兵名册上有父亲,我父亲年老,弟弟妹妹又还小,我只好代父从军了,再说我看女子也不比男子差!”源贺赞叹道:“好一个巾帼英雄,居然是个姽婳将军,女子确实不比男子差!有你这样的女子,真是国之大幸!我要上表朝廷,表彰你忠义的行为!”

花弧太高兴了,他把乡亲们都叫来,在院门口摆了长长的宴席,宴请远方来的将士。木兰代父从军的事,一时间在整个村子传为了美谈。花木兰的旧情人王郎就住在她家对面,花木兰的事他早在院墙那边听到了,他异常紧张,如今的花木兰是将军,不知道她现在变了没有。看到乡亲们都来贺喜,王郎也跟了过来,花木兰看到日思夜想的王郎,主动上前跟他打了个招呼。经过交谈,她得知王郎顶住家人的催促,一直没有成婚,他也在心心念念地等待花木兰归来。源贺得知此事,当即出面做媒人,三天后花木兰和王郎在众人的见证下成婚了。

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事,很快就在十里八乡传开了,后来有人编唱《木兰辞》,这歌如同流行歌曲,传遍了北魏王朝各地。甚至连军队中的士兵整天都在哼唱: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源贺刚为花木兰主持完婚礼,就接到平城的急报,太武帝拓跋焘要他迅速回京,商议南征刘宋的事情。源贺临行前跟花木兰话别:“看到你有个好的归宿,我真心为你感到高兴,可想到军中少了你这这样一位能干的将军,我又忍不住心痛,要是你还能够跟我们一起行军打仗那该多好!这次我们又要出兵北宋,不知何日再见,请照顾好你的父母,我们就此别过了!”源贺跨上马背,正准备离去,花木兰突然在身后喊道:“将军等一等!当初我替父从军是迫不得已,却没想到会收获将军如此厚爱。我现在只想在乡下过安静的生活,过女子应该过的生活!可将军对我恩重如山,我要推荐一个人给你,那就是我的堂弟花太平,这次攻打刘宋,就让他助将军一臂之力,我想他将来一定比我更能打仗。”花木兰当即让花太平从院门内出来,原来她早已计划好了。花太平在众人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武艺,果真身怀绝技,冉勇忍不住上前跟他切磋了一番,二人不相上下,源贺看花太平长得一表人才,武艺了得,当即决定让他代花木兰做副将。源贺告别花木兰,率领众人急忙赶回了平城。

目录
目录

作品相关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