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翻译推开无声世界大门

“老庄老庄,为什么老子在前,庄子在后?是不是因为老子姓李,唐朝的皇帝特别推崇他?”听到提问,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笑道:“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是发生在今年书展特别项目国学馆“七天七堂课”上的一幕。特别的是,提问读者是位听障者,与台上学者交流中,必须有个“桥梁”。在手语翻译唐文妍、程莹的连接下,无声世界的“大门”被推开了。

一个示范性的信号

在上海书展会场出现的唐文妍总是一身黑色上衣。昨天是她在“七天七堂课”担任手语翻译的倒数第二堂课。交谈时,唐文妍习惯配合各种身体动作,让人禁不住被她的谈话内容所感染。唐文妍从2004年开始学手语,这个习惯慢慢变成她下意识的反应。

一个零基础者学手语要花多少时间?她回答:“那要看学到哪种程度。如果是与聋人朋友日常交流,经常和他们待在一起,3个月足矣。但要同时精通汉语、手语和翻译理论,十年磨一剑吧。”

为以文史哲内容为主的专业讲座担任手语翻译,是唐文妍的第一次。而在活动现场设立手语翻译,也是上海书展的第一次。在唐文妍看来,上海书展不仅是上海的活动,更是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平台,手语翻译的配备更像是一种具有示范性和号召性的信号,“这对听障者本身的身份认同,和听障人群融入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种良性的影响。听障群体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手语翻译难在哪里

“七天七堂课”的课程表上,“傅杰:从《论语》看孔子的学习观、张国刚:《资治通鉴》中的‘正’与‘奇’、辛德勇:窦氏兄妹的政治危机与《燕然山铭》的刊刻、刘永翔:诗与好诗、陈引驰:道家老庄的智慧、姚大力:与司马迁对话、樊树志:张居正改革漫谈”,主讲人都是清华北大复旦华东师大等顶尖人文学者,所涉题目涉及文史哲等国学各角度。对于手语翻译来说,还有一些特殊的难度,其一是学术名词,最简单地来说,“帝”与“王”,该怎么区分,怎么翻译?其二是讲座内容中会涉及到大量古籍、诗文原文,如何处理?主讲嘉宾有时还会吟诵一段内容,如何向听障读者介绍台上正在发生的事?

对于学术类、历史类名词,唐文妍说,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区的听障者其实都有不同的“表达”,手语也分普通话与方言。年轻的听障者学过拼音,同样是翻译孔子、老子,年轻人用的是拼音法——用手势比划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年长一些的听障者可能是通过形象理解的,她比划了一个作揖的动作,在场者恍然大悟:孔子的画像中经常是这个手势。至于老子,她把双手从脸两侧往下比,是用撸胡子的动作表示的。“手语其实不局限于手,你的表情、手势、身体动作都有语义。”唐文妍说。

道不远人,欢迎所有人

令人欣慰的是,“七天七堂课”现场,每天都有10多个、20多个听障读者早早在前排就座,有人甚至天天来报到。

“七天七堂课”里,从学前儿童、各年级学生到青年白领、白发老年,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各不相同。手语翻译的加入,让听障者也能加入听众行列。无论台风、暴雨、骄阳,场内总是座无虚席。没有座位,就自发按序站立听讲。“道不远人。”主持人骆新陪伴了每一堂课,在他看来,读者层次多样,可以从这个“课堂”上汲取到的内容也不同。“孩子不一定都能听懂,但可以踮踮脚向上够,这是一种引导;对相关内容比较熟悉的读者也能获取不同学者的不同认识角度。无论是谁,只要有一点收获,这堂课就没有白开。”



[责任编辑: 中文书刊网管理员 ]

评论

0 条评论 登录 注册

立即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