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17. 结束留学生活

作者:陈美者 | 发布时间:2018-01-10 13:37:18 | 字数:1142

在郭嵩焘的帮助下,严复得到在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继续学习一个学期的机会。可是郭嵩焘自己,却因为遭人弹劾,不得不离任回国了。

在回国前的几个月,公使和严复的友谊更深厚了。在公使举办的小型活动和私人聚会中,留学生中只有严复参加。

过了一阵子,郭嵩焘收到严复寄来的一封书信和两篇译文。为什么会有两篇译文呢?原来,知道郭嵩焘要离任回国,严复深感痛惜。他也不能做什么,就从英国的报刊上选了两篇文章进行翻译,一个是蒲日耳游历日记,主要记载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地区的前后经过,预测中俄交涉伊犁的前景。文章认为中国如果日图治强,以后会英、俄一样,成为亚洲强国。还有一个是《泰晤士报》的一篇评论,批评当时中国人反对修建铁路等守旧思想,还表扬驻英公使郭嵩焘的才干,对这个中国驻英第一钦差大臣的离任表示惋惜。

严复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郭嵩焘的知遇之恩的感激。而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通过翻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谁也没想到,日后,翻译会成为他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1879年的1月22日,刚好也是我们中国的大年初一。在上一年年的春节聚会时,严复和郭嵩焘还没有很熟。而此刻,他们怀着同样的救国理想,已经是一对惺惺相惜的好朋友了。在这次的晚宴上,郭嵩焘请了一个职业的翻译家。而过后,他惊喜地发现,严复的中英文水平比这个职业的翻译家还要高。

后来,严复写了一些英法两国留学生的进修课程及其大意,所提到的知识面已经让国内的许多人都茫然无知了。郭嵩焘这时就发现,严复的西学成就颇高,文笔也很好,这样的才气几乎是横空一世的。

不只郭嵩焘欣赏严复。同期留学英、法的学生和其他驻英官员也对严复赞誉有加。严复出众的才华,已经让他开始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代替郭嵩焘接任驻英大使的是曾纪泽,他和严复不投缘,可是也不得不评价他:“才质甚美,颖悟好学,论事有识。”

郭嵩焘在看到严复优点的时候,却也敏锐地看到了他的缺点。因为年轻气盛、天分极高、才学颇深,严复常常表现出有才华的人普遍有的特点,即个性鲜明,比较自负。这让郭嵩焘很是为他担心,怕他负气太盛,终无所成。

1879年1月31日,郭嵩焘启程回国。严复的身边就少了一位赏识他、关心他的忘年知音。

半年后,严复完成了在格林尼次皇家海军学院的学业。他在高等数学、化学、物理、海军战术、海战公法及枪炮营垒等各门学科,成绩都非常好。正当英方准备安排他上军舰实习一年的时候,却因船政学堂急需教师,船政大臣吴赞诚电召严复立即回国执教。

没过多久,严复就回国了,结束了他的留学生活。

英国两年的留学生活虽然不长,严复却过得非常充实和有意义,他不仅掌握了非常专业精深的海军知识,还接触了西方各种先进技术,最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的阅读和观察,学习欧洲进步社会科学,思考中国的富强道路。一个才识过人、具有西方先进思想和强烈爱国情怀的严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