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3.再也见不到父亲

作者:陈美者 | 发布时间:2017-09-28 13:50:12 | 字数:979

1865年。一天,黄少岩没有给严复讲学。

他病得很重,说话都很吃力。他看了看一直陪护在旁边的严复,挥了挥手让他先出去一下。严复一边往外走一边抹着眼泪。黄少岩等他走出去后,对严振先说道:“叫我儿子来接着教他吧。”

黄少岩的儿子叫黄孟修,自幼跟着父亲学习,当时已经是一名拔贡生了。什么是拔贡呢?这是当时的一种考试,每十二年一次,从各省的生员中,分别选出两名或一名,考中了就可以入京参加的特定考试。因为很难考,所以考中是了不起的。黄少岩病危时把自己优秀的儿子推荐给严复当老师,不仅是出于师生的情谊,也是对严复将来成才的信心。

黄少岩老师去世后,黄孟修就接着给严复讲学。1866年,严复14岁。有个叫王道亮的同乡,非常敬仰严复父亲的医术医德,于是就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了严复。他们成亲的年龄在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当时都是这样,小小年纪就在父母的安排下结了婚。少年严复,就这样和王氏结了婚。

谁知,在这一年,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承受了一场巨大的悲痛。

那段时间,城里流行起霍乱病。人们提醒严振先,给别人看病固然要紧,自己生命也要爱惜。可是严振先根本没有听进去,一听说有病人情况危急需要诊治,他立刻背起药箱就赶过去。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严振先在抢救病人的时候,自己被传染。依当时的条件,霍乱是治不好的。8月4日,严振先不幸病逝,年纪不过46岁。

这对严家来说,真是飞来横祸。失去了父亲的庇护,严复无忧无虑学习的时代也戛然而止。不仅他不能读书,全家连吃住都成了问题。他父亲生前义诊居多,常常不仅没收医疗费,还贴钱给穷人家买药,所以家里都没有积蓄和田产。这一突然去世,家人只剩下了母亲、妻子王氏和两个妹妹,严复才14岁,身体单薄,做不了苦力活。全家人的生活一下就没了着落。他伤心地说:“这可怎么办呢?这可怎么办呢?”

得知严振先病故,原来受过他恩惠的那些穷人家,都赶过来吊唁,临走的时候还悄悄留下一些钱。但他们都是穷人,也没有多少钱。为了办父亲的丧事,严复家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最后还欠了一点债。

然后,他们搬回老家,一个叫阳岐的地方去住。

那里有严家的祖屋。这是一座四面有风火墙、前后两进的老宅,门口还一直挂有一面“大夫第”的直匾。可惜祖屋也已住满了人,不是严复伯父家的,就是另外一族的,想来想去,也只有隔墙南面还有三间小小的破旧木房,原先是堆放杂物的地方。整理了两间出来,严复一家就搬进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