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走出古隆中 第六章

作者:曾纪鑫 | 发布时间:2018-06-29 09:06:47 | 字数:2169

尽管历史无法假设,但我仍常常回溯时光向着三国那激荡的风云叩问: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出山,如果还晚出两年,如果他辅助的不是刘备而是刘表或曹操或孙权,那该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

时势可以造就英雄,英雄无法创造时势。可英雄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却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虽然无法阻止、改变历史的向前发展,却能加速或延缓历史的进程。

遥想当时,曹操挥师南指,荆州已降,东吴一片恐慌,此时若没有诸葛亮的介入,没有他的联吴抗曹,刘备将死无葬身之地,东吴也会望而降。中国归于曹操一统,也就没有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发生了。若谓不信,即将诸葛亮从《三国志》或《三国演义》中抽出试试,一部三国历史,该怎么个发展怎么个写下去呀?没有诸葛亮的出山不仅一段三国,就是整个中国的灿烂历史,恐怕也要因此而黯然失色许多。

然而,历史发生了就发生了,你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来观察它、解释它、演绎它,却怎么也不能重新改写那些已然发生的基本事实。

诸葛亮也是如此。

他的出山是一件无法更改的事实。即使活在今天,他也仍要走出古隆中进入到喧嚣的历史中心来的。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传统,也是他们的莫大悲哀。

从古到今,中国知识分子都是以儒家的出世为主、道家的隐世为辅。乾坤清朗,明主现世,他们就出山了,积极进取,博取功名,建立功业;一旦遇挫,或遭贬谪,就退隐山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一颗心,仍记挂着君王,仍在寻找时机,翘首以待。他们的退隐入山,大多是求得声名,待价而沽,积累更多的政治资本,为了更好地出山。

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作了概括而准确的精彩描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为什么知识分子的脸上总是挂满忧愁无法开颜?关键在于封建统治太专制太残暴,老百姓太艰难太困苦了。作为渺小的知识分子来说,光是忧愁又能起多大作用呢?居庙堂之高,君王高兴了,就拿你当个工具使一使来用一用;不高兴了不耐烦了,就要将你关进牢狱弄不好还要开刀问斩。即使到了这个份上,你还得脑袋碰地,将头磕得山响,一个劲地谢恩。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哪有半点人格尊严可言?而这一切,都是自己找来的,是自己作践自己,自己糟遢自己。你一天到晚忧这个忧那个,谁又来买你的账呀?君王不买账自不必说,就是老百姓,看见你这副愁眉苦脸的酸腐迂夫子怪相,也要作践你几句,说你是书呆子,他们倒常能苦中求乐自得其乐达观开朗得很呢!

写到这里,我真的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感到深深的、深深的悲哀。即便最优秀者如诸葛亮,也不能全然走出这一无形的巨大的怪圈。他虽然尽得道家之风韵,但儿时的儒学根底决定了他,从小想着的就是当官,他说他的同学只能当怎样怎样的官,而他却能当位极人臣的如管仲、乐毅那样的大官。所不同者,他想当的是大官与清官,是匡时救民的官。不管是当怎样的官,反正没能挣脱“官”的范畴。他的隐居隆中就是为了当官,因此,其出山是怎么也无法避免的,就看他投靠谁依附谁了。他终于遇到了刘备,有一种如鱼得水之感,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但刘备并不怎么把他当回事。明明在隆中谈得好好的对策说得好好的价码,可刘备就是要破坏,硬要跟东吴打一场恶仗,根本不把他这个丞相放在眼里。惨败而归,忧愤交加,快要咽气了,这才想起诸葛亮的英明,这才想到要真正的用一用他,才来了个临终托孤。诸葛亮自然又是感激得不行,结果是一个怎么也扶不上墙的阿斗也不怎么把他当回事儿,兴之所至,可以一纸皇令,打乱他的战略部署,儿戏般地将他从前线召回。知识分子要干成一点事儿,也真够难的了。如果诸葛亮此时取而代之呢?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什么事情都可做得,就是这儒家的忠义万万不能破坏!

于是,诸葛亮活到五十四岁这一坎上,就死在了北伐中原的任上。他不仅死得其所,也死得其时。二十七岁出山,为蜀国奔波了二十七个春秋撒手而去,两个二十七,多么富有意味的神秘之数啊!

他谨慎了一生、勤勉了一生、奋斗了一生、驰骋了一生,可就是怎么也没有真正走出他所隐居的古隆中。不唯是他,在中国历史上,又有多少知识分子走出过这一无形的磁场这一巨大的怪圈了呢?

“学而优则仕”,读书了不做官去干什么呢?这好像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我将这一疑问放在古代,那么,不正常倒是我了。

我不想苛求他们。生于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社会本身就够可怜的了,还好意思对他们再加鞭责吗?我只想说,是我脚下的这块土壤决定了一切。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里,人生的价值只有通过做官才能实现。当一个个憔悴而忧愁的身影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拥挤不堪时,我心中涌动的是一股莫名的悲哀,除了悲哀还是悲哀,唯有悲哀而已。

于是,也就不难理解诸葛亮定格在我脑海里的那一抹苦涩的微笑了。

其中自有他的难言之隐,也有对后世一代代知识分子的不可理喻。

所幸的是,世界的价值正变得日益多元化起来,读书再也不是仅仅为了做官,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也越来越多了。整个世界,包括中国在内,正静悄悄地发生着一场深刻的权力转移——由做官到金钱而知识。

今日确实有着不少知识分子已真正“走出古隆中”,超越了诸葛亮的隆中情结隆中意识。他们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潇洒地走向那遥远的地平线,一抹艳艳的曙光正照射在他们身上。

这才是诸葛亮瞩目后世的期望所在,也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

恍惚中,诸葛亮的形象又出现在我的眼前,他那留在嘴角的微笑渐渐地由苦涩变得灿烂起来。

目录
目录

作品相关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