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道教圣地武当山 四

作者:曾纪鑫 | 发布时间:2018-07-16 14:31:49 | 字数:1819

宗教的兴衰不仅体现、反映在寺庙宫观等宗教建筑物上,还与教徒的多寡成正比。道教也是如此。明成祖于武当道教建筑竣工之后,派了二十一名六品提点(即道官)主持庙务,当时即有道士两千多人。仅武当一地,就两千多人的规模,全国道士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千百年来,在武当山修炼的道士又何止千万?这些有名无名的信徒,对武当的道教建设,对中国的道教发展,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而对武当道教影响最巨的人物,当数中国古代十大道士之一张三丰。

张三丰踪迹隐显莫测,道名不胜枚举,生卒扑朔迷离,行为古怪诡异。他不问世务,专事修炼,人称“隐仙”。据《明史》所记,张三丰“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他五岁患了失明症,被道人收为徒弟,半年后眼睛复明。师父教习道经,兼读儒、释之书。七年后归家专习儒业,忽必烈搜罗人才,颇为朝廷看重。但他无意官场,感到“富贵如风灯草露,光阴似雷电浮沤”,遂云游四海,拜访名师,后入秦陇宝鸡山修炼。元仁宗时,年近七十的张三丰求道之心不减,入终南山拜陈抟传人火龙真人为师,深得精义妙谛,渐渐佯狂污垢,人不能识。后来,他又看中武当山,潜心修炼九年,终于得道,此后便往来隐显于湘云巴雨之间。元亡明兴,他又重返武当。明太祖久闻其名,深为仰慕,多次派人求访,恭请入朝,屡遭拒绝。不久,张三丰离开武当山,不知所之。

张三丰自称张天师后人,因其行迹诡异,传闻也就格外地多。相传到了明成祖永乐十年,皇帝还在派人到处寻访张三丰。据有关史料记载,元仁宗时(公元1314年),张三丰年约六十八岁,而明成祖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他还活着的话,当为一百六十六岁高龄的老人了。也许,帝王们心中明知张三丰早就羽化,只不过是利用他这块牌子,有意标榜自己罢了。终明一代,朱姓帝王对他念念不忘,各种各样的头衔封了一大堆。

张三丰高标隐逸,儒道双修,他认为“儒是行道济世,佛是悟道觉世,仙是藏道度人”,三教虽各各有别,但都有一个相通的“道”字,“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而仙家特称道门”。因此,他极力主张三教合一。对于修炼方式,也不拘泥于形式,提倡“大隐市廛,积铅尘俗”,“在家出家,在尘出尘,在事不留事,在物不恋物”,并认为那种“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

张三丰对武当山的贡献,主要为融道入拳,创立了武当内家拳。

武当拳的基本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与少林寺外家拳并为武林两大流派。武当是道教武林圣地,嵩山少林寺为佛教武林胜地,武术界有“北宗少林,南崇武当”之说。关于两派拳技,黄宗羲曾比较道:“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以搏人,人亦得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

关于张三丰如何创立武当拳,历来有两种说法,一为“张三丰夜梦元帝(即真武帝)授之拳法”;二为张三丰受到蛇鸟等动物启发,与华佗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演“五禽戏”相仿而创立了武当拳法。

后一种传说显然更为符合情理,对此,南岳国师文静之编著的《太极拳剑推手各势详解》曾写道:“一日,有鹊急鸣院中,张氏闻之,由窗中窥见树上有鹊,其目下视;地上蟠有长蛇,其目仰视。二物相斗,历久不止。每当鹊上下飞击长蛇时,蛇乃蜿蜒轻身摇首闪避,未被击中。张氏由此悟通太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之理,因仿太极变化而命名(太极十三势)。此太极拳定名之由来也。”

打拳舞剑原为道士们健体强身的一项重要活动,张三丰将道教的清静无为、不争退让、养生全形的教义与凝神专息、意气互用等修炼方法融入其中,创立武当内家拳,达到自然内避、以柔克刚、后发先至的目的。

内家拳分为太极、八卦、形意、大成诸门,受击者当时并无什么异样,须待二十天后才感觉到体内之伤,且越加严重,很难救治。内家拳不唯徒手搏击,即使武当刀剑等内家器械技法,也犹重内功,必先炼内勇,后炼外功。武当技击主要在于御敌,非遇困危之境不发,一旦出手,则无隙可乘,所向披靡。

道与拳,由张三丰首创而融为一体,此后,武当拳便成了道士们修行悟道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武当之闻名,教义之传播,教派之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武当内家拳。后人为了纪念张三丰,在武当山供有张三丰头戴斗笠、脚穿草鞋的铜铸鎏金塑像。

今天,内家拳仍具有别致的生命活力, 全球各地练习太极拳的人们日益增多。太极拳将意念的运行与形体的动作合而为一,搏击一途消失殆尽,已衍化为纯“柔”形式,可收到健体强身、祛病御疾、延年益寿之奇效。

目录
目录

作品相关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