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辛亥首义 五

作者:曾纪鑫 | 发布时间:2018-07-16 14:34:22 | 字数:2355

昔日的湖北省谘议局、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如今已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它座落在蛇山南麓,掩映在阅马场北端的绿荫丛中,因楼房外表呈红色主调,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红楼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仿照了西方国家行政大厦的建筑形式。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一座普通的西式楼房,而是纪录中国历史变迁的一个符号,是近化化艰难历程的一个象征,是辛亥革命的一座纪念碑,是古老帝国融入世界文明潮流的一个见证。

湖北谘议局诞生于清廷的立宪声中,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在北京设资政院、各省设谘议局,以分别作为中央和地方的谘询议事机构。红楼于1908年筹建,1910年建成,是当时武昌城内首屈一指的著名建筑。

其实,清廷的立宪不过是一块装饰专制统治的屏风,并未达到真正的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目的。但立宪派仍希望以此为契机,使中国走向类似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道路。以汤化龙为首的湖北立宪派在清廷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政治活动,提出了《禁种洋烟案》、《禁止缠足案》、《整顿湖北吏治案》等反映民意的议案,来往京师发动请愿要求速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在保路运动中抨击盛宣怀出卖路权媚外肥私……

然而,清廷却无意于真正的改革,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玩弄假立宪的手段欺骗、迷惑广大民众。他们所想的不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专制统治。种族矛盾,是横亘在改革面前的一道无法跨越的障碍。改革一旦深入,自然会触及满清王朝的皇权统治,慈禧曾赤裸裸地说过:“宁与外人,不与家奴。”他们宁愿做洋人的工具,丧权辱国,也不肯放手民众富国强兵。

原本忠于清廷的立宪派人物想求得一点有限的权力而不可得,他们逐渐认清了清廷的专制与假立宪面目,由失望而愤怒,不得不同情、附和、响应革命,走向了清朝的反面。以汤化龙为首的湖北立宪派领袖在武昌首义后很快就与革命党联手,共商大计,担任要职,一变而成为满清王朝的掘墓人。

立宪行不通,才有革命党兴。压制愈甚,反抗也就愈烈。 是满清自己一步步将自己逼上了绝路,从而结束了二百六十多年的中原统治。

我常想,如果没有1644年的满族入主中原,统治者仍是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汉族,也就不会如此神经质地害怕国内的民族矛盾,恐怕早就顺应历史潮流,赞成立宪,开放党禁,拥护民主,走上了类似英国的女皇制、日本的天皇制那样的君主立宪道路,中国的近代历史,或许也就不会出现令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屈辱、黑暗与无序状态吧?

其实,只要满清皇朝真正推行立宪,民族矛盾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长久之计,应是启发民智、开放党禁、推行民主、实施法制,只有这样,政治才会清明,社会才能有序,经济才会发展,国家才会富强。这也是整个世界不可逆转的文明潮流。一味采取专制、高压与愚民政策,只会将人民推向它的反面,而这样的政府,必定是一个短视、反动而短命的政府,历史无法假设,满清王朝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反动。

满清王朝的落幕与消失还不到九十个年头。九十年,在漫长的中华历史长卷中,实在是太短暂了。稍不留神,我的思绪就回到了风雨如磐的清朝末年。于是就想,设若我碰巧置身其中,做了满清皇朝的一个臣民,那该是一副怎样的情景呢?如果我是一个男人,前额一定剃得光光,后面必定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走起路来,总是滑滑稽稽地左甩右摆;如果我是一个女人,我的嫩脚从小就会束上一根又长又臭的白布,裹成一双变异的纤纤小脚限制着我的行动,在三从四德的束缚中了此一生;如果我是一名太监,我从小就得遭受阉割,一辈子做一个畸型人;如果我是一个大臣,晋见皇上我将三跪九磕诚惶诚恐,面对下属我将厉言疾色狐假虎威……想来想去,不管我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一个变异的可怜角色,得不到半点幸福,见不到半点希望。这时,一种恐惧的颤栗,总是无法抑制地掠过我的全身,透入我的骨髓。

于是,我就更加仰慕辛亥革命的伟大,仰慕那些不惜抛却头颅、舍弃身躯的仁人志士,如果没有他们的献身革命,封建皇权是决然不会自动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

步入红楼,面对恢复原貌陈列的军政府礼堂、谋略处、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地方以及当时使用过的步枪、大炮及信函、照片等革命信物,辛亥革命的硝烟,便不知不觉地在我的眼前袅绕弥漫……工程营发难打响第一枪,各路义军汇集楚望台,民军奋勇攻打督署,汉口、汉阳新军起义反正,民军以民房为掩护坚守阵地打退清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广大民众踊跃支援革命,湖南援军赶赴汉阳,民军渡江反攻汉口……

一幕幕,生动而鲜活,仿佛一切发生在昨天。其中最让我感佩的便是彭楚藩、刘复基、扬洪胜三烈士的牺牲场景。彭楚藩的公开身份是一个宪兵小头目,抓获审问时,参议官铁忠有意为他开脱递话:“你是宪兵,何得在此?是去捉革命党的吧?”如果彭楚藩顺水推舟,即可逃出魔掌,可他却大声叫道:“我就是革命党,我就是要为祖宗报仇的!除了满奴汉奸,所有的都是革命党,你们杀也杀不完!”杨洪胜临刑前怒吼道:“好,只管杀,你们的末日就要到了!”而刘复基就义时则疾声高呼:“同胞们,大家起来革命!”

对此,后人有诗赞曰:“龟山苍苍,江水泱泱,烈士一死满清亡,掷好头颅报轩皇,精神栩栩下大荒,功名赫赫披武昌。呜呼三烈士兮汉族之光!永享俎豆于千秋兮,与江山而俱长。貌清而洁,骨侠而烈,促革命之动机,贡牺牲于祖国。湖湘钟灵兮,孕滋三杰!共和成立兮,千秋万岁永纪念夫鄂州血。”

每当我的脑海里浮出三烈士慷慨就义的悲壮,就禁不住热泪盈眶,他们这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英雄主义精神永远激励后人前仆后继。

为了缅怀辛亥先烈志士,除军政府旧址被辟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外,武汉三镇还有三烈士亭、黄兴拜将台旧址纪念碑、辛亥革命首义纪念碑、伏虎山辛亥革命烈士陵园、辛亥首义烈士墓、起义门、武昌起义指挥机关、打响第一枪的工程营、楚望台军械库等多处纪念旧址及建筑。

目录
目录

作品相关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默认
行 间 距 默认
保 存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