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英年早逝 二

作者:曾纪鑫 | 发布时间:2018-06-29 10:03:23 | 字数:2209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二月二十四日凌晨,袁宏道与弟弟袁中道、妻兄李学元、儿子袁彭年等人出春明门离开京城,望南进发。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点点鲜花在路边绽放,这报春的使者给漫长的旅途,平凭了不少色彩与惊喜。越往南下,鲜花就开得越加灿烂,中郎一行感受着春天的韵致,不觉惬意极了。

一天晚上,行至河北涿州,得到科举放榜消息,小修再次落弟。他的友人,高中者不少,而荆州一郡,则全部落选,一个也没有考中。

中郎自然在一旁劝慰,小修笑笑说,录不录取,这么多年了,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话虽如此,可内心深处,他还是极望早日考中进士的。在当晚的日记中,小修说他得知放榜消息,“意颇不快,久之始定。舆中寒甚,怀抱甚恶,自念已四十余矣,常奔走场屋,劳苦不堪,舍之又不能,真是前生业缘。”屡考屡败,已是四十一岁的人了,却仍未有结果,欲弃不止,欲罢不能,无法斩断俗念,小修为此深深地苦恼不已。

他们一边赶路,一边不忘观赏沿途风景名胜,苏门山、百泉、九山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游苏门山、北泉时,但见桃李芳菲,麦苗青绿;泛舟百泉,心旷神怡,不觉诗兴大发,写下一首语言清丽、意境幽雅的佳作:“几点烟中树,过年雪后看。半山新草绿,一镜古湫寒。晴日摇幽翠,春风上粉丹。曲楼斜贮水,遶地碧琅玕。”

进入湖北,路过襄阳时,他们游览了诸葛亮的成长与隐居之地——古隆中。

袁宏道对诸葛亮的文才武略极为推崇,一直想到隆中看看,此次终于如愿。漫步其中,觉得这里山灵水媚,松篁交翠,幽雅宁静,真乃藏龙卧虎之地。而中郎最感兴趣的,还是与诸葛亮有关的一处处遗迹,一行人留连于三顾堂、六角井、古柏亭、躬耕田、梁父岩、抱膝亭、老龙洞、小虹桥、半月溪、野云庵等景点,久久不愿离去。等到走出隆中之时,天已黑下来了。此次游历,中郎写了《隆中》一诗:“云起数峰幽,谿光梦武侯。树深云鸟怪,村静细泉流。顽石虚龙卧,春花上貉丘。谁将日高睡,易彼鼎分愁?”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三月十五日,历经五十多天旅程,袁宏道一行终于回到了公安县城斗湖堤镇。

这时的斗湖堤,正被水患所困,政事纷乱,盗贼出没,城中萧然。往昔之时,石浦河边,垂杨依依,人来人往,生气盎然,如今却是死寂一片。

盗贼充斥,四处骚扰,他们不敢居住城内,小修及眷属仍住筼筜谷,中郎则搬到城外一座新居。

过了一段时日,县城仍然混乱,无以安居,加之夏天一到,洪水侵袭,防汛任务严重,时刻受到惊扰,中郎有心移居沙市。

中郎平日极喜楼居,便将城内旧宅卖掉,倾尽囊中所剩余款,在沙市的长江岸边,买了一座旧楼加以修缮,名为“砚北楼”。之所以称作“砚北”,是因为唐代文学家段成式在荆州居住时,也曾修过一座名叫“砚北”的楼房,曾说“杯宴之余,常居砚北”。段成式的砚北楼内,藏书丰富,他坐拥书楼,或阅读古籍,或编辑文稿,或挥毫创作,觉得“人生闲适之趣,未有过身在砚北”。袁宏道取其用意,也想购置万卷诗书藏于楼上,并就此隐居,寄身楼中,或与友人论道,或捧卷阅读,或著书立说,尽享闲适人生。

他对弟弟小修说,京城为官之时,夜以继日,形瘁心劳;游历山水,跋涉也苦;“中年以后,血气渐衰,宜动少静多,以自节啬。”

砚北楼修葺一新,中郎入住其中,果真过起了自己想过的那种适意人生。

如同柳浪湖隐居一般,他早起的第一件事,便是站在高楼之上,耳听澎湃的江涛之声,欣赏眼前的优美风景。但见江边垂柳成行,柔枝依依;江中轻舟点点,在奔腾的江流中起伏出没;越过波澜壮阔的江面远眺,松滋诸山,隐约可见,绵绵延延,融入远方的天际线。此等自然美景,仿佛置于几案,伸手即可触摸。与杜甫《绝句》所写,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期间,小修仍居筼筜谷。从公安到沙市,只有三十多公里,两地虽不甚远,但中郎还是邀约小修在沙市购房,同居一城。小修说:“我意在山中。”中郎道:“我与你渐渐老了,自兄长伯修逝世,我们就时常分离,不胜断雁之悲,如今又怎能分作两地呢?”

小修听了,就在沙市找房。找了数月没有合适的,听说大士塔下有房出售,地点稍偏,但通往那里的道路修得又直又平,且房子四周,种植花木,房后有一个开满荷花的池塘。小修一见,觉得不错,当即买下。这里树木苍翠,尤以金桂为多,因其花果皆为澄黄色,小修便将新购之房名为“金粟园”。小修请人稍加整理,清除瓦砾,剪除杂草,删除繁枝,马上住了进去。中郎初次进到金粟园,不觉惊喜地叫道:“清波绿树,何减深山,不是一处很好的隐居之地么!”

一日,中郎发现砚北楼前有块空地,又在这里修了一座小楼,楼檐直伸江面。站在这里眺望长江,又比砚北楼更为奇妙,大江奔涌,真如东坡诗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便以“卷雪”名之。

小修特作一文,题为《卷雪楼记》,状写登临此楼眼中所见之景道:“举江自蜀趣吴,奔腾颓叠,澄鲜朗耀,震荡大地,淹润河山者,悉归几席之下。凡巴西(汉郡名,泛指四川)之远峰,梦(指云梦泽)南之芳草,九十九洲,乍隐乍现。千帆竞举,惊沙坐飞;棹歌渔唱,接响互答;霁雨旦暮,烟景万状。”

农历七月初七晚,几位友人前来拜会中郎,他们坐在卷雪楼上观景,中郎诗情勃发,当即口吟一诗《七夕同黄竹石、吴长统、张伯含、毛遗民坐卷雪楼,得天字》:“秋在鸣蝉远树边,起看人影落樽前。闲云乍散风留月,小阁初凉水洗天。野衲叩门双袖石,晚樵归艇一帆烟。举头忽见黄姑渚,马上三峰忆去年。”此诗用语贴切,生动自然,意境优美,天趣妙成,实属上乘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