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余音绕梁 一

作者:曾纪鑫 | 发布时间:2018-06-29 10:04:17 | 字数:1914

袁宏道病逝后,弟弟小修帮着一同清理遗物,家中所有积蓄,仅得三十两银子。一位重权在握的吏部郎中,众多官员争相巴结的对象,只要稍微利用一下手中职权,何至于如此寒酸?就连小修也不知道兄长如此贫穷。中郎与伯修,都是为官清廉的楷模。没有办法,只得借钱当物,买了一副棺材,移尸入柩。

中郎英年早逝的消息一经传出,“海内闻而痛哭者,不可指数。”亲戚、朋友、追随者、仰慕者,还有无数读者,纷纷前来悼念。

当中郎略微睡睡、坐脱而去之时,袁中道急呼不应,只觉天崩地裂,当即哭倒在地,恨不得与兄长一同逝去。过了好久才苏醒过来,不得不强打精神,料理中郎丧事。父亲袁士瑜听说中郎病逝,哀痛万分,难以自禁,病倒在床。小修又匆匆赶回公安,安慰老父。见到幺儿,父亲马上止住眼泪,装出一副无事的样子。而当他只有一个人时,就暗自啜泣。小修见状,深知父亲的良苦用心,不觉倍感悲痛。

连日的劳累与痛苦,使得小修染了血疾,每天早晨起床,都要吐血数口,且腹部鼓胀,不思饮食。请来医生,却又误诊,药中放入干姜、半夏,夜半时分,害得他燥热难耐,无法入睡。小修一病如此,深感不安,倒不是担心自己性命,而是害怕老父无法忍受连丧二子的哀痛!于是,便用意念强迫自己放松心情,平复苦痛,并延请名医诊治,服药不断,终于有所好转。

袁宏道身后留有妾三人、子二人、女二人。

三名小妾分别为李氏、韩氏、王氏。

王氏年龄最小,育有一子岳年,于中郎病逝前两天出生。她为扬州人,中郎逝时只有十七岁,守节抚养遗孤,供他读书,将其培养成人。五十岁那年遭遇动乱,与儿子一同逃往江陵龙湾躲避。贼人突然窜出,王氏跑得慢,被贼人抓住,欲将她掳去,遭到王氏拒绝,并大骂不止,结果被害。

李氏慈爱端庄,随养于正妻李氏所生长子彭年,活了六十多岁,卒时正值袁彭年在粤东任职。李氏死后,袁彭年为她披麻戴孝、持服发丧,视同自己的亲生母亲。

韩氏历经艰辛,七十多岁时善终。

中郎病逝时,儿子彭年(实为次子,长子开美八岁夭折)只有十三岁。崇祯七年(1635年)考中进士。满清入关,北京城破,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袁彭年在南明王朝任职,先后当过淮安府推官、礼部主事等。后降清,任广东学政署布政使。不久参与反清复明活动,任南明左都御史。清军攻占广州,袁彭年感到复兴明朝无望,遂又降清,六十四岁卒。

幼子岳年两岁时,为照顾遗孤,中郎友人苏惟霖将女儿许配给他。

中郎两个女儿,长女嫁苏惟霖第二个儿子,小女嫁苏惟霖弟弟长子。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中郎逝后一年,小修将其灵柩从沙市走水路运回公安,一直运到他的出生之地长安里长安村,停柩于乡,并未下葬。

中郎病逝,年迈体衰的老父袁士瑜遭此打击,万念俱灰,家中一应事情,听之任之,放手不管。于是,就有人乘机打起了主意,将袁家历年所积几千两银子、六七千担稻谷转移一空。事后追查,竟无从查处。小修平时就不甚过问家事,对此也莫可奈何。家大业大,难以管理,见此情形,亲友们便劝袁氏分家。中郎分得的田产银两,折合在一块,约三千两银子。因他家没有什么积蓄,这些银子倒可以缓解一下遗属的生活困难。

万历四十年(1612年)三月初八,袁士瑜于七十古稀之年逝世。所有丧事、后事,都由袁家的顶梁柱小修负责料理。

小修虽比中郎小两岁,但两人小时一同发蒙念书,长大后一同出游,一同居处,无论在生活,还是学识、创作等诸多方面,中郎都给予小修无私的关爱与帮助。小修对中郎感情格外深厚,之所以停柩在家,是想择一吉日,运往他生前极其喜爱的风水宝地——郑公法华寺安葬。

一次出游回到长安里,他请来负有盛名、极懂堪舆的风水先生谢响泉,卜得法华寺前的一块吉地,定下移柩入葬的良辰吉日。

万历四十年(1612年)十一月十八日,宝方等僧人在袁宏道灵柩前举行拜忏仪式,晚行祭奠之礼。

十九日深夜子时收拾丧车,载着袁宏道及妻子李安人的灵柩在乡人的帮忙下,于寅时出发,沿小路艰难前行。郑公法华寺与长安里长安村,一为公安县西南,一为公安县东南,两地相距二三十公里。陆路不畅,但县域之内,沟汊河流密如蛛网,走水路十分方便。棺木十分沉重,这年公安水患,稍低的路面,到处都是积水,小修一路张罗照应,嗓子差不多都叫哑了。好不容易运到河边,黎明时分上船,从小河口进入之字湖,晚上抵达法华寺岸边。

二十日黎明,将灵柩移到法华寺前面的坟茔之地,用砖稍稍封固,以备安葬。这里紧傍洈水河,旁有白鹤山,山青水秀,田畴广阔,风光明媚,幽雅宁静,是一个适于长眠的好去处。

万历四十年(1612年)十二月初二,中郎的葬礼在小修的操持下正式举行。他刚满十五岁的儿子彭年以及众多亲友前来吊唁。凌晨六时左右,袁宏道与夫人李安人合葬一处。

中郎姐姐嫁至郑公,生有三子,家住这儿不远。逢年过节,会有外甥前来烧香、培土、祭扫,想来不会过于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