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三节 城隍、土地神与阎罗鬼叉

作者:林蔚文 | 发布时间:2011-09-28 10:31:28 | 字数:1613

城隍中国古代称城邑的护墙为“城”,绕城的护城河为“隍”。城隍神原是守护城池之神,据说最早是由《周礼》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庸衍化而来的。福建最早的城隍庙是建于晋太康三年(282年)的福州城隍庙,旧称“省城隍”。该庙在今鼓屏路口,至今依然香火旺盛。唐宋以后,福建城隍庙陆续增多,福清、古田、崇安、永春、建宁、莆田、福安等县城隍庙皆建于宋。明代,朝廷将城隍庙列入祀典,规定州县官员必须定时祭祀城隍,城隍庙祀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以至许多卫、所、要隘都建城隍庙,如莆田平海、涵江和惠安崇武等地亦建有城隍庙。唐宋以来,城隍神除了担任城池保护神之外,还逐渐演变增加了司民事和兼管孤魂野鬼、主山川坛等神性,民间许多疑难之事都到城隍庙祈祷,城隍神成为冥冥中的父母官。宋以后,一些有功德的地方官吏或乡贤死后被奉为城隍神,于是城隍神便有了姓名。旧时新官上任要去城隍庙参拜,每年城隍神诞辰要举行祭典。在民间,城隍神祭典常与庙会结合。清末民国初,福州等地的城隍庙会规模很大,许多商会、行会出面筹庆,连台献戏,时间长达半月甚至一月有余。福州民间至今尚有“城隍顶看戏”的俗语。福州迎城隍在农历十月初一日举行,当日出游城内,翌日从公馆出发游南台。八人大轿抬着城隍神,轿前扮有执香童子和鬼判之类,最后是仪仗队和乐队,仪式十分隆重。各地迎城隍抬神出游的活动今已废除,但到城隍庙烧香礼拜者仍不乏其人。《闽都别记》第40、135、140、258、269、292等章回,多次提到城隍及其相关习俗,反映了当时社会崇拜城隍神的一些状况。

土地神是由中国古代的社神演变过来的。明清近现代在各地民间仍然广受崇祀。不过在后来,土地神的神职管辖权限不断缩小,仅为管理某一境、铺或乡村的小神。各地的土地庙一般都很小,庙中的土地爷多为泥塑,其身穿长袍、慈眉善目,是一位长须飘洒、道貌岸然的白发老翁。有的地方同时供祀土地奶奶。福建民间俗称为“土地公”、“土地婆”。尽管土地公是一个小神,但是广大民间对他还是相当崇敬的,每逢朔望或其他年节,民间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每逢建屋动土等涉及土地公“管辖”范围内的事,一般民众也要事先祭祀,请其保佑和关照。每逢新年,民家多在神龛上贴“福德正神”神位。闽南民间俗语说:“得罪了土地公,连鸡鸭都养不活”,也就是这个道理。《闽都别记》第15、21、28、67、208、232、233、269、359、360等章回,多次提到土地神,反映了民间对他的广泛信奉。

此外,旧时福建各地民间每一村落、境铺或街道一般都奉祀一个或数个特定的神衹,作为本境的保护神,即境主神。俗称“境主”、“社公”等,也有称大王者,其性质与土地公有类似之处。民间一般在公共场所建一小庙,内置境主神,以供祭祀。闽南泉州的境主神最富特色,旧时泉州城分36铺94境,每境都有小宫庙供奉境主,庙中各路神仙应有尽有。境主或铺神的信仰者只能在本境或本铺范围内将境主或铺神出游,不能超出本境或本铺地界,否则会引起境与境、铺与铺之间的纠纷甚至引发械斗。现在此类奉祀习俗在许多地方已经不见或少见。

阎罗鬼叉古人很早就认为现实中存在三个世界,即天界、人间和阴间。阴间是人们死后的去处,是鬼的世界。在阴间有十八层地狱,凡是在阳间干过坏事的人,死后在地狱都要受到诸如上刀山下火海等刑罚。阴间地府里还有各级管理者,如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鬼叉,十殿阎王、东岳大帝以及最高统治者地藏菩萨等,其中最有实权和影响最大的就是十殿阎王。《闽都别记》第36、56、111、124、128、129、135、257、379、380等章回,分别描述了这些鬼怪和阴间世界,反映当时人们对他们信仰的一些状况。旧时福建民间普遍相信阴间世界和十殿阎王等鬼神,在各地民间的一些寺庙中,往往有阴森森的鬼魂世界的布局,其如阎王殿、奈何桥、无常鬼、长哥、矮伯等等,令人毛骨悚然。人们虽然畏惧他们,但是又要崇祀他们,在矛盾中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其用意无非就是讨好他们,以免于死后在阴间遭到虐待。现在民间除了少数迷信者外,一般人很少再去祭祀阎罗王等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