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六节 蛙神、灵龟与螺神

作者:林蔚文 | 发布时间:2011-09-28 10:32:34 | 字数:6043

一、蛙神

闽中民间的崇蛙习俗,在《闽都别记》中也可寻到一些线索。如《闽都别记》第38回描述少妇黄罕,得知其夫投水死,回家后梦有蛤蟆跳在身旁,于是去石缝中找到一只蛤蟆,对其说:“你是我夫危而亨,可跳三跳。”那蛤蟆闻言果然跳三跳,于是黄罕大哭不止,视其为夫的化身,以美味伺之,夜间亦同床共眠,随身不离。此外,在第264回说长乐县芝山有一水潭,潭边有一水鸡(青蛙)精,常变为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个矮,头仰,目圆,口阔,腰大,前绿后青,肢长手短,赤身裸体。自说家在水中,一遇人路过,即跳入水中不出。当地有一乡童叫刘鹤龄,因误吞了水鸡精的土丸,自己也变成了水鸡精,并能水遁潜入京城骚扰帝后。为此永乐皇帝令张天师降之,后封其为青蛙神,颁敕为江浙等地城隍土地庙配神,等等。此外,《闽都别记》在37、135、244、265、268、269、365等章回中,还分别谈到水鸡(青蛙)精的有关故事或传说。

从福建乡土民俗文化的背景看,《闽都别记》的这些描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各地民间流传的蛙神崇拜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有关资料看,福建的蛙神崇拜习俗主要流传于闽北、闽中等地。考古资料表明,在闽侯黄土崙商周文化遗址以及闽北武夷山崇安汉城遗址出土的个别陶器中,在器物耳部等处曾有蛙形堆塑,如崇安汉城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盘,外表耳部就塑有蛙形嘴脸,比较形象。这些资料反映了先秦秦汉时期早期闽人对青蛙的熟悉、友善或崇仰之情,但目前尚无更加确切的文字和文物资料表明先秦秦汉时期闽人曾经崇拜蛙神的事实。唐宋前后,随着各种民间宗教信仰在闽地的滋长蔓延,蛙神崇拜在闽北、闽中等地始有比较广泛的流传,这种民间信仰在明清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闽北、闽中一些地方的民众乃至官府官吏,对蛙神的崇拜几乎达到五体投地、十分狂热的程度。在这些官吏及民众眼中,小小的青蛙神灵异常,它不但能未卜先知,予人祥瑞,同时还能使人升官发财,甚至能御兵匪于城门之外,简直无所不灵。于是官民之间传得神乎其神,烧香跪磕、演戏酬神、立庙祭祀等活动随之兴起。清人施鸿保《闽杂记》卷5曾对当时闽北等地官民狂祀蛙神之事有生动的记述:

延平府城东且有庙。又闻神宅在府学泮池旁……其形时大时小,所至之家,必多喜庆。若止庙社官衙,亦主地方安稔……巳酉改馆光泽,斋在二堂西偏,庭窄甚,并无茎草勺水。友人胡超亭遗白凤仙花一盆。仲夏二日,徐少府左三过谈,予偶就盆侧见叶上一蛙,大如顺、康钱(注:指顺治、康熙朝的铜钱),背色绿润若可鉴,腰间金纹一缕,灼烁有光,腹下红白色如雨后桃花,然目眶亦有金圈,睛如点漆,灼灼瞪视。时叶生甫匝月,长不二寸,茎甚弱,蛙坐其上,不稍下垂。予时忘为神,爱其形纤色丽,掬置卧室茶盂中,恐其逸,以盖盖之。出语左三,矍然曰:“此青蛙将军也。”……然犹有就门外焚香燃烛许各愿,并有求降其家者,夜久方止……丙辰夏,偕延宝田太守来汀,晤分守幕友王砥斋,为予述癸丑在延平府幕,永安、沙县土匪猝起,环攻郡城,城内兵单饷乏,困守月余,溃可立待。郡人计无所出,惟日祷神庙及府学泮池旁神所宅处。一日,朱沁石太守巡城归,猝见神止署前新竹枝上,乃拜延入署,朝夕临祷,甫二日而神去,而胡怀江观察适自省率大兵至,匪众遂解围遁,城赖以全。太守乃倡建神庙,郡人子咸来集,不日落成,即今岿然在延平府城东者也。予因砥斋言,证以前此闻见,益信神之果灵,不得疑为附会矣。

福州地区所祀的蛙神,民间一般称之“青蛤将军”,“青蛤”即福州方言青蛙之意。宋淳熙《三山志》卷42说:“蛙,背青绿者,方言谓之青蠖,其声矍矍,然亦有背作黄文者,名金线蛙。”近代福州城内的水部地方,仍有一座称为“蛤埕菴”的蛙神庙,所祀的蛙神称为“振威将军”。水部临河,据说以前蛙神庙前停放有端午竞渡用的木舟二艘,舟的首部做蛙形,色绿,其与当地祀蛙神之俗当有关系。当地民众还有根据青蛙的不同花纹颜色,分别将其称为“铁线将军”、“金线将军”等。20世纪30年代前后,福州民众仍多有祀“金线将军”者。

除了闽中、闽北流传崇蛙之俗外,闽东闽南等地也可见到些许遗迹。如民国14年《霞浦县志》卷11载:“雨蛙,一名寒蛤,亦呼花鬼。形似蛤蟆,天将雨则鸣。性善攀木,常栖树上,人或称为绿袍将军,辄以酒饲之。”晋江《安海志》卷8引明清时期田家岁时农谚占验有“三月三,听蛙声”之说,当地民众认为,农历三月初三日,蛙鸣可卜田熟情况。午前蛙鸣高田熟,午后蛙鸣低田熟。以蛙鸣之声来卜农事丰歉,蛙也成了预卜先知的神灵。

这里还有必要谈谈蛤蟆(蟾蜍)的神性。蛤蟆与蛙类似,都属于水陆两栖蛙类动物。上古时期,蛤蟆已被蒙上许多神秘色彩并赋予种种神性。如《抱朴子•仙药篇》载说:“肉芝者,万岁蟾蜍。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四万岁。”在福建省博物馆收藏的一级文物中,有一件南朝时期的蟾蜍形瓷器。此器于1960年出土于福州洪山桥老鼠山的一座南朝墓中,属于随葬品。此器下部为一只四脚伏地作爬卧状的蟾蜍,双眼圆睁,身上印有十三排圆圈纹样。蟾蜍背上坐着一个高鼻深目之人,其左右手各抱一个小童。三个人的头上共顶一块平板,板上竖有两个并列的圆形插管。关于此器的用途,尚未有确切的解释。不过伏卧的蟾蜍,我以为即是传说中的神蟾,其与古人崇仰神蟾以延寿和纳吉迎祥等意念当有一定关系。

在古代,蟾蜍被民间认为是一种具有灵性的神物,《闽都别记》135回有“三脚蟾乃神物”之语,福州等地民间至今仍认为三脚蟾蜍是神物之化身。由于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中有月宫蟾蜍之说,于是蟾蜍又被人视为月宫乃至于嫦娥的化身,民间常有“蟾宫折桂”之说。明清前后,福建各地民间宫庙、民宅等处,常见有雕刻描金的“蟾宫图”木雕,其形为一只前两脚前倾,后仅单脚伏地的“三脚蟾”爬向远处的月宫。此外,清代施鸿保《闽杂记》还记述了福州城中女娲庙内五色蛤蟆颇具神性之事:“省垣督中协署后巷,名‘能补天’,以有女娲庙也。相传庙有五色蛤蟆,大径尺许,每年端午日一见。色赤则主省中多火灾,青则多疫,白则旱,黑则潦,惟黄为丰年之兆。”这里的五色神蟾,成了可以预示灾祥的神灵。女娲庙今不存,但“能补天”巷名至今尚在。后人有说女娲即蛙神,此似一例证。

二、灵龟

《闽都别记》第270、315、316等章回,谈到民间崇拜灵龟的故事传说,这与福建各地的灵龟信仰习俗也有密切的关系。龟属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四灵之一,同时又是四灵中唯一实在的动物,因此在上古时期就为人们所崇拜。《书•传》曰:“龟之为言久也,千岁而灵,禽兽而知吉凶者也。”《抱朴子》:“千岁灵龟,五色具焉,如玉如石,变化莫测,或大或小,游于莲叶之上,或伏于枝叶之下。”福建地区至迟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灵龟崇拜,如在距今约3000年的“武夷山船棺”中,曾发现一件木质龟形盘。这件船棺中唯一的随葬品,被雕成龟形,四足而立,引颈向前,中间凹下如龟背,整体造型古朴形象,栩栩如生。古代越人原始宗教气氛浓烈,在这形同舟船的特殊葬具船棺中陪葬着唯一珍贵的木龟盘,其神龟崇拜的原始意念十分明显。汉晋以来,人们依然对灵龟的神性、灵验、祥瑞以及长寿等崇仰不已。如宋淳熙《三山志》卷36载:“高盖山名山院,平盖里,文德元年置……室前有一石龟,旱祷必应。”明代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0、地理类记顺昌县有一龟石:“在县北仙源郡,初隐于沙中。宋崇宁间,有术士云:‘石龟见,朱紫满’。大观初,洪水推积沙而石龟见,自是邑人登科出仕者寖然。今沙壅石又隐矣。”石龟显灵之事被宣传得活灵活现。福建有些民间对石龟鸣叫等异常现象十分迷信,认为其为吉祥之兆。如清代施鸿保《闽杂记》卷7载:“德化美山下有巨石,酷肖龟形,人呼龟石。能自鸣,鸣则县人有登第者。国朝雍正丁未,山下群闻山中有吹螺声者数日夜,是年邓启元中榜眼。”民国10年《南平县志》卷24还记载了一件更新奇的事情:“宝龟山,乡或以山形名之,而不知实有一灵龟也。世传门前田前有灵龟,上下无定,人不能见。偶脚踏之,俨如活龟,用手捉之居然石也。农民有踏之者必暴发数万家资。百数十年来悉数之,辄验不爽。”灵龟之吉,莫过如此。

由于受佛教影响而产生的神龟崇仰,此类传闻在一些方志中也有记载。如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说清流县灵龟岩,“旧传有僧见大龟于岩下,而心异之,因创菴以居。”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卷1云:“龟山……山如龟形……绍熙志曰:僧无了山行,遇六眸巨龟蹑四小龟俯首作礼者三,遂作菴于此。名其地曰龟洋,山前有六眸池。”又如民国14年《霞浦县志》卷24云:“龟湖寺,唐光启三年僧惟亮建。旧志载寺前有湖,水与海潮通。忽有大龟浮菴,诸僧有所之,龟载以行。后惟亮见饿虎舍身饲之,龟化为石。”佛教东传后,灵龟报恩的各种传说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如明弘治《长乐县志》卷3,寺观条在记述光岩寺的始创缘故时讲到了此类传说。“光岩禅寺,在县治东十三都,晋建元年间建。先是乡人严光之子恭商贩扬州,次江浒,遇渔人鬻鼋,恭市五十枚,放之。光在家忽见有披黑衣者五十人送缗钱五万,曰:‘君之子恭扬州所附者也。’及恭回,光询之,云未曾有所附也。于扬州放鼋五十枚,黑衣附钱无乃是耶,于是舍宅为寺,因名光岩寺。”龟鳖古有黑衣使者等称呼,此处之披黑衣者五十人即指严恭在扬州放生的五十只鼋龟。佛教文化中善有善报、因因相报的说教,通过这类传说,在各地民间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也正由于佛教文化中的因果报应等教义的宣传,民间百姓视放生龟鳖等活动为善举,相信因此会得到善报好报。厦门南普陀、莆田广化寺、福州西禅寺等著名寺院均有放生池以供人放生龟鳖。

自古以来,龟作为长寿之象征很早就为人所崇仰。古人所谓的“千岁灵龟”、“寿蔽天地”等赞美之辞,既有对神龟的赞誉,也有对其长寿的向往。现代动物学研究的结果表明,龟确是动物中的长寿者。据体外细胞培养的研究结果反映,乌龟细胞可繁殖90—125代,据此测算,其寿命可达300—400年左右。由于龟的长寿,于是人们就希望仰助龟的灵性,祈求自身生命的延长。因此民间祝寿中最常见的贺辞就有“龟寿延年”、“龟龄鹤寿”等吉祥语。福建民间许多地方在做寿诞时,有将木刻龟形印模印做时粿,称为“龟桃”以分送乡邻的习俗,其含意十分明显。莆田、漳洲、厦门等地民间男孩满月,外婆家要送来一种用白米粿做的龟形粿,称“送龟”,以祝孩童健康长寿。父母做寿,已嫁女要送龟形粿来祝寿,祝龟龄长寿。父母预做棺材,女儿也要送“龟粿”祝贺。晋江、石狮等地至今仍有“龟甲坟”,墓体形同龟甲,俗称墓龟,民间以其象征子孙后代兴旺发达。此外,一些地方民间在建造房屋乃至安置新床时,都有将活龟埋于房基中或垫在床脚下的习俗,其用意也在于祈祝主人吉祥如意,健康长寿。此外,龟在闽南语中的发音与贵谐音,于是民间还将其视为象征“福禄寿喜财”的吉祥物加以崇仰。至于各地广见的玄武神灵信仰,也因龟蛇同道而深受世人膜拜。

三、螺神

《闽都别记》第18、19回,用很大篇幅描述了白水素女螺神与侯官乡民谢端的传奇故事,使得这一美丽的民间传说更加流传。有关侯官(今福州闽侯县)田螺女神的传说,至迟在晋代就开始流传。据晋人陶潜《搜神后记》卷5载: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取妇,密著室中炊焚,而言吾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女。乃至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端立为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之,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这则神话记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距今千余年前,晋安郡侯官(今闽侯县螺州镇)有一孤儿叫谢端,他年少失父母,邻人相哺长大。其后,勤于劳作,不履非法,这样,便感动了天汉中的白水素女女神。女神变成一个大田螺,每天为之炊煮,俨然谢家主妇。螺女被发现后,只好归去,留下的螺壳却能贮米,取之不竭,称为神物。由于有了这一段神奇的经历,谢端及乡人便立神座,建素女祠,时节祭祀。田螺神女的神话及崇拜活动便这样流传下来。

类似的传说在任昉《述异记》中也见记载:“晋安郡有一书生谢端,为性介洁,不染声色。曾于海岸观涛,得一大螺,大如一石米斛。割之中,有美女曰:‘予天汉中白水素女,天帝怜卿纯正,令为君作妇。’端以为妖,呵责谴之,女叹息,升天而去。”任昉之载虽与《搜神后记》之述有一些差异,但谢端与螺女神相会这一主题相同。后来的一些古籍如宋代的《太平寰宇记》等,多从《搜神后记》之说。从时代背景、人物描述等方面分析,《搜神后记》之说似乎更接近当时的实际生活。

晋代以来,田螺神女的神奇传说在中国南方各地影响广泛,由此还衍生出一些类似的民间传说。在谢端的故乡闽侯螺州等地,田螺神女的传说及崇拜更是世代相传,深入民间。明代福州人王应山《闽都记》等书,对田螺女神在当地受到的崇敬多有记述。如《闽都记》卷14郡南闽县胜迹条载说:“螺州,又有螺女庙,录谢端事传会之。螺女江,在岜西,与螺州相去数十里。”同书卷21载说:“螺女江,在十三都……搜神记云闽人谢端得一大螺如斗,畜之家。每出归,盘飨必具,端疑而密伺之。见一姝丽甚,诘之,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天帝哀卿少孤,遣妾具君膳,今当去矣。留壳与君。端用以贮米常满,资给数代。故江以螺女名。旧有祠,今废。”

另据清同治二年《螺江志》载,当时螺州尚有螺女庙,民众祀之甚虔。该志引陈氏(佚名)的《螺江小序》曰:“干宝《搜神记》谢端遇徐女仙遗事以证之,今考徐女飞升之地在高盖山,有徐女峰遗迹。余家去高盖山不过三里,徐女专祠维吾乡虔祀已久。”今本《搜神记》无见谢端之载,亦无徐女仙之说,但陈氏乡祀之说,当是事实。另外,该志引林敏《螺江八咏》序说:“相传晋永和中,居民谢端有孝行,渔于川获苍螺而归,悉天帝素女之异,(螺江)因定今名。”田螺神女的故事,也使当地.山川名胜披上了神话的色彩。前些年著者到螺洲考察,看到当地乡民新建的螺女庙,香火依然旺盛。

福建东南沿海多水乡湖泊,池塘湖泊中田螺等淡水贝类动物生殖繁多,是古代人民日常近水捕捞辅食的常见食物之一。但象《搜神后记》记述的那样“大如三升”的田螺,却十分罕见而容易让人引发许多神奇的联想,田螺神女的神话故事大致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孕育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