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一节 元旦、立春与元宵节

作者:林蔚文 | 发布时间:2011-10-14 16:04:47 | 字数:8232

一、元旦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元旦,今称春节。元旦为新年的第一天,故名。也叫元日、元朔、元春、三元、三朝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因此它又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节日。明代福建长乐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说:“正月一日谓之三朝。师古汉书注云: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谓之三朝。朝之义犹旦也。”民间一般称为新年,闽中民间俗称“做年”或“做新年”。

元旦来源于上古时期的蜡祭。一般认为,蜡祭是神农时代的岁冬大祭或称丰年祭。《礼记•郊特性》说:“天子大蜡八,伊耆氏(神农)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每当一年农事毕,为答谢农神等神祗,人们便于岁末举行农事祭,此俗经历代传承演变,之后就成了元旦新年节日。但岁末的农事祭,在国内的许多民族中至今仍有保留。

闽中地区元旦的庆祝活动,历代多有一些变化。福建古为闽越之地,及至魏晋南北朝中土衣冠南渡,才逐渐传入中原风俗。唐宋时期,始有定型。据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编纂的福州地方志《三山志》记载,唐宋时期闽中新年的主要祝庆活动有祈年、饮屠酥酒、序拜、却荤食、上冢、入学六项内容。所谓祈年,即致祭神祗,以祈一年之福。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说:“元日祈年,洁屋宇,陈设酒醴焚楮帛以承灵贶。”清咸丰《榕城岁时记》也说:“元旦三更设香烛酒果,供于天地前,五更家长率合家焚香,祈答上帝。致祭平日供祀神祗,以祈一年之福,案即今之供年饭。”饮屠酥酒,是饮用一种药酒,取意消灾去邪,祛除百病。唐宋时期,元日饮屠酥酒已成一习尚,如陆游《除夜雪》诗云:“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至于屠苏,一般认为是一种草药名,将它浸泡酒中,饮而防瘟疫等疫。福州地区民众在除夕曰,将类于屠苏的药物浸于井中,元旦一早汲上井水调合黄酒,一家老少各饮一杯,据说亦可避瘟疫。另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上古正月初一还有画鸡悬苇饮椒柏酒等习俗,但早已不传。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卷2说:“元旦古人有画鸡、悬苇、酌椒柏、服桃汤、食胶饧、折松枝之仪,今俱不传矣。惟有换桃符及神荼郁垒尔。”

序拜即拜年之意。乾隆《福州府志》说:“少长序拜,戚友相过贺,三日市不列肆,谓之节假。”一般而言先在家中按辈份向家中长辈拜年祝贺,然后再出门到亲戚朋友家中拜贺新禧。路上遇人则互相拱手庆贺。乡邻多集于里社进行“团拜”。明何乔远《闽书》:“元旦贺礼,乡里公相约聚拜……邻里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者推一人具酒案。今俗里社祠堂犹行此礼,谓之团拜。”

却荤食,是说正月初一这一天不食荤菜,全都素食。据说南宋绍兴年间,闽北农民起义军范汝为起兵,福州郡守程迈以“盗寇未平,榜谕郡民,是日禁屠”,于是百姓都不食荤菜。大约在明代期间,福州地区民众正月初一开始吃“太平面”。面即线面,寓意长命、长寿。“太平”即福州民俗中的鸭蛋,福州方言称“鸭蛋”为“压乱”,时值倭寇入侵,民心惶惶,以鸭蛋之谐音“压乱”,寓意平倭压乱,太平长寿。因此,延至今日,福州人仍将鸭蛋视为“压乱”之物,以线面加鸭蛋煮成“太平面”,寓意祛乱避邪,长命百岁。正月初一食此“太平面”,自然求得好彩头。此后,这一习俗中还有一些变化,如在太平面中加上红头菠菜,寓意升官出头。另外,吃面时第一口要先吃面,不能先喝汤,传说先喝汤,这一年中出门要遇雨添麻烦,等等。

上冢是指祭扫祖先坟墓的活动。宋代福州民间多在正月初二、初三上山扫墓祭祖,此风延至清代仍然。《三山志》说宋时“州人坟莹尽在四郊。岁节之二、三日,华门大姓率携家拜扫。虽贫贱市贩,亦盛服靓妆,竞出城东西北郊之外。”乾隆《福州府志》亦说:“节内外旬日拿筐往四郊墓祭,清明重九亦然。”大约在清代后期,正月祭墓之俗逐渐取消而并入清明节中。但是在闽东等地一些偏僻山区,至今为止仍有正月初四上坟祭祖的习俗,当地民众称为“送太公”。

入学,是指正月初五日入学弟子拜见老师的习俗。宋代闽中等地兴学之风很盛,史称多向学,喜讲诵,好为文辞,登科第者尤多。宋浙江人吕祖谦慕名来福州求学,留下了“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这首脍灸人口的诗句。学生择师多在年前选定,议定聘期。初五日学生持礼物到老师处行贽见礼。礼毕先生即登堂宣布堂规和开学日期等。将正月初五拜师日列为新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古人尊师重学之致。宋以后,此俗逐渐消失。

除了以上几项内容之外,唐宋前后元旦常见的习俗还有放爆竹、挂桃符等活动。放爆竹的来历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庭燎活动。庭燎是插在院里燃烧的火炬,汉以后改用竹子燃烧,取其烧爆时的爆裂之声。《闽都别记》有关郑唐过年“烧火爆”的故事,实际上就显示了这一古老民俗的真实内涵,这种竹爆也就成了名符其实的“爆竹”。宋代发明火药之后,改用纸卷火药的爆竹,叫爆仗,即今之爆竹,闽中民间至今仍俗称“炮仗”。闽俗过年,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这一活动有庆贺新年,辞旧迎新及驱灾祛邪等含义。自除夕之夜起,广大城乡爆竹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直至元宵节过后方息。挂桃符的习俗,据传源于《山海经》之载,说古有神荼、郁垒二神,专司镇鬼,黄帝将二神画于桃板上挂于门前以驱鬼。东汉以后,民间开始流行除夕挂桃符之俗。五代后蜀民间不再在桃板上刻画二神,只写二神名字或写上表示吉利的字句,此即楹帖。后来楹帖又从桃符中分离出来,脱胎成为楹联,此即春联。明代以后,春联在民间广为流行,贴春联成为新年约定的习俗之一,这在《闽都别记》中也多处提到。元旦期间,福州民间还忌扫地,谢肇淛《五杂俎》说:“俗不除粪土,至初五日辇至野地,取石而返,云得宝,则古人唤如愿之意也。”除不扫地外,清代前后民间还有不挑担、不洗衣、不洗澡等禁忌。春节期间不能向人讨债。新年要穿新衣,讲吉利话,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压岁钱或桔子等,寓意吉利。初一至初三,例不经商营业等。许多地方举办城隍庙会,各个戏班接连几天搭台演戏,热闹非凡,亲戚朋友互请“春酒”,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福建其他地区的元旦习俗大同小异,如清乾隆《泉州府志》记泉州风俗说:“鸡初鸣,内外咸起,贴门帖及春联,设茶果以献先祖,拜祠堂及尊长,戚友相过贺。日午,复献馔于先祖……是日,人家皆以柑祭神及先,至元宵乃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人王安石著名的《元日》诗,大体上也可以体现唐宋前后福建各地的元旦风俗。

此外,民间据东方朔占书所言,认为农历初一至初八分别为鸡、狗、猪、羊、牛、马、人、谷生日,初九则为玉皇生日。谢肇淛《五杂俎》说:“岁后八日,一鸡二猪三羊四狗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此虽出东方朔占书,然亦俗说。”在这些日子中,民间以人日最为重视,正月初七古人或剪彩为人,或吃七菜羹以为吉利,晚后还有吃长寿线等习俗。明人何乔远《闽书》说“泉人以是日取菜果七样作羹,名七宝羹。”可知这种早在南朝《荆楚岁时记》中提到的习俗,在福建地区流传甚久。正月初八谷神生日,各地民间也多有祭祀。初九日传为玉皇生日,福州、泉州、厦门等地的民众对玉皇诞也很重视,民间男女多涌向寺庙,烧香拜祭。总之,从正月初一起直至元宵节止,民间可谓日日有节,天天过节。直到元宵节过后,一般才认为新年渡过了。这种传统习俗,直至近代依然如此,由此可知元旦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二、 立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曾将其做为春节。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古人将一年365天分为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变化。当太阳处于黄经315度时,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此日即为立春。《礼记•月令》载说:“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神句芒……是日也,以立春……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候、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这足证古人对立春的重视。先秦以来,立春的各种活动有行春文、迎春、鞭打春牛、迎芒神、挂春幡、做春盘、咬春等等,各地历代或多有异同。但闽中等地至近代仍保留迎芒神、打春牛等传统的习俗。芒神一般以纸扎成人形,高三尺六寸,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其形状衣着还有不少规矩,如立春之年时值寅辛巳亥,芒神则饰为老者,子午卯酉,则为壮年,辰戌丑末,则为幼童。如立春日为子日,属水,土克水,芒神着黄衣,如为土日,木克土,芒神着青衣,等等。土牛以桑柘木为胎骨,象征春草萌动。身高四尺,象征四时。长三尺六寸,象征三百六十日。头至尾长八尺,象征八节。尾长一尺二寸,象征十二时。鞭用柳枝,长二尺四寸,象征二十四节气。以本年天干为头、角、耳、地支为身,纳音为蹄尾肚。如甲子年干属木,头角耳皆青色,支属水,身为黑色。纳音属金,蹄肚尾即为白色,等等。

唐宋前后,福州等地就有传统的迎芒神打春牛活动。宋淳熙《三山志》说立春日鞭打春牛,家家吃蔬饼即春饼。南宋张所南《游宦纪闻》说:“三山之俗,立春前一日,出土牛于鼓门之前,若清明自晡及旦,倾城出观。巨室或乘轿旋转,相传看牛则一岁利市。”明清以来,古书方志仍多有记载。如明人王应山《闽都记》说:“忠懿庙本王审知故宅,在庆城寺北,历代以来,每岁有司必牲、醪,取祠下土为春牛。”清人周亮工《闽小纪》:“会城迎春土牛必于闽忠懿王庙前乞土始成,曹能始(明人曹学铨)有迎春诗:马从太守分骖去,牛向前王乞土来。”清乾隆《福州府志》亦说:“立春前一日迎土牛,州人聚观……是日啖春蔬春饼。”《闽都别记》第55回也记述道:“忠懿庙,在城内庆城寺北,本闽王审知故宅,有唐侍郎于兢撰琅琊王德政碑……唐代以来,每岁有司必牲、醪,取碑下土为春牛。”五代闽王王审知治闽期间,与民休息,广辟草莱,促进农业生产,使闽国前期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后世为纪念他的功绩,特地将他在福州城内庆城寺附近的故宅辟为闽忠懿王庙,春秋祭祀,每年立春前制春牛,按例都到忠懿王庙前乞土一丸掺和制春牛,象征弘扬其遗德。至今为止,闽王祠内仍立有明代镌刻的“乞土胜地”石碑一方,供人瞻仰。

迎春牛、芒神的仪式,各代大致相同。清咸丰《榕城岁时记》说:“立春前一日,郡守以彩仗迎春牛于行春门外。闽部疏:迎春日多陈百戏,盛亭台之饰,坐婴儿高槊上,儿皆惯习,了无怖惧。千夫百骑,绕堂皇而出,唱呼跳舞,劳以历书。”清乾隆《福建通志》卷14记载迎春仪注时说:“有司预期塑造春牛并芒神于东郊外春牛亭。立春前一日,府州县率属俱穿蟒袍补服至春牛亭。通赞导至拜位,唱就位,各官俱就拜位,上香鞠躬拜兴。初献爵,再献爵,三献爵。读祝文,读毕,通赞又赞两礼拜毕,花,上席酒三巡,属官长行长官次之,春牛随后迎至府州县头门外,土牛南向,芒神西向。”鞭春仪注是:“本日清晨备牲醴果品,府州县率属俱朝服。通赞导至拜位……导至土牛前,各官俱执彩仗排立两旁。通赞曰长官击鼓,遂擂鼓鞭春,各官击牛者三,揖平身。通赞导至芒神前,揖平身,礼毕。”这算是完成了迎春鞭牛礼仪。

清代后期福州的迎春活动仍很热闹。春牛在立春前塑好,立春日开始迎春活动。当日,近郊各乡都选派代表进城会集知府衙门前,组成一支迎春队伍。队伍例由太守率领,骑马走在前列。前面彩旗飘扬,鸣锣开道。队中间杂笙箫鼓乐和梨园百姓,如《闽部疏》之载,十分热闹。农民们抬着春牛殿后,从府里沿鼓楼前、南街、南后街、东街等街道浩浩荡荡游街行进。最后由东城行春门出城。游行队伍所过万人空巷,男女老幼争相观看。后街等地还陈列有泥塑小春牛和版画春牛图等供人选购。

迎春牛队伍出东门,在桂香街迎春亭稍事休息,接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和款待。之后转到当年特定的某个乡村举行鞭春仪式。所谓鞭春,就是太守亲自带头耕田。当春牛迎入里社后,村中家家户户都要来上香礼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时一年轻力壮的农民手持彩鞭在春牛屁股上轻打三下,然后奔向田间,太守等人也跟着前去。田间早已备有一头健壮公牛,身拖铁犁,角披结花彩帕。随着鞭炮声响,农民举鞭鞭牛,太守手扶犁耙约走二十来步,就算率领农民“春耕”了。清光绪以后,知府不再亲临“鞭春”,此后连这一礼仪形式也逐渐取消了。

汉唐时期,中原各地有挂春幡即春旗的习俗,即于立春日将春幡插在头上或挂在树枝上以示迎春,此俗闽中近未流传,但买春牛图或泥塑春牛的习俗当有存在。至于吃蔬饼、春饼和请春酒等习俗,自唐宋以来至今仍存。《闽都别记》232回就记述有当时乡间请春酒的习俗。闽中民间原来还有的接春仪式,原是在立春日举行。即各家在立春日陈设瓜果、米饭、窗花、铜镜及花瓶烛斗等物,焚香燃炮,朝天迎拜春神来临界。香炉边多列有“春到吾庐”、“万象回春”等吉利字句的红纸条。此俗后来并于正月初一与祈年一并举行。

福建其他地区的立春习俗和闽中地区大体类似。如《榕城岁时记》引《瓯宁志》说“立春先一日,迎芒神土牛于东郊,至期欣然放纸炮,名曰接春。”又引《建阳志》说:“家具春饼,饮酒。及时燃炽炭发炮于庭,曰接春。”民国25年《漳浦县志》卷三则载:“立春前一日,有司备仪礼迎春于东郊……男女阗塞有不远数十里而至者。次日立春,有司鞭土牛,磔之以毕寒气,人家争取牛土,投豕牢,祝豕肥大如牛。”这种将土牛击碎人争取之并投之猪栏,祝猪肥壮如牛的习俗,在闽中地区似较罕见,这也是百里不同风的一种例证。

三、 元宵

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又称上元、元夕、元夜等,是继元旦之后的又一盛大节日。人们刚刚过完元旦新年,又逢元宵,节日的喜庆气氛愈加浓厚。《闽都别记》用不少篇幅记述当年民间的元宵盛景。如第292回说郑唐在元宵节卖菜头(萝卜)灯的故事:“时值元宵节,无处不灯火辉煌。郑唐遂于板桥头搭一灯棚,以菜头削雕为木笔灯,周围悬挂。后之菜头灯自此始也。……因菜头用得多,各处菜头船都赶集来卖。迨元宵已过,无做灯卖,其菜头船亦常集此贩卖,自此板桥遂名菜头桥矣。郑唐结此灯棚,每夜台上换挂一对联灯,以时人所为之新闻笑话,写成双关两意之灯联,与人观看来笑也。”

唐宋时期,国内各地元宵节观灯夜游的习俗已蔚然成风,福州等地的元宵灯会亦热闹非凡。宋淳熙《三山志》卷40载:“上元旧例官府及在城乾元、万岁、大中、庆城、神光、仁王诸大刹皆挂灯球。莲花灯、百花灯、琉璃屏及列置盆燎。惟左右二院灯各三或四,并径丈余,簇百花其上,燃蜡烛十余炬,对结彩楼,争靡斗艳。又为纸偶人,作缘竿履索,飞龙舞狮之像,纵士民观赏。朱门华族,设看位东西衙廊外。通衢大路,比屋临观。仍驰门禁,远乡下邑,来游者通夕不绝。”宋代福州太守蔡襄(一说刘瑾)为此还引出轶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66说:“蔡君谟守福州,上元日令民间一家点灯七盏。陈烈作大灯长丈余,大书:‘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君谟见之,还舆摆灯。”元宵灯会盛况至明清时期仍愈演愈烈,明人谢肇制《五杂俎》卷2甚至说:“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者。”“自十一夜已有燃灯者,至十三则家家灯火,照耀如同白日。富贵之家,曲房燕寝,无不张设,殆以千计。重门洞开,纵人游玩。市上则每家门首悬灯二架。十家则一彩棚,其灯上自彩珠,下至纸画,鱼龙果树,无所不有。游人士女,车马喧阗,竞夜乃散,直至二十外薄暮市上。儿童即连臂宣呼,谓之求饶灯。大约至二十二夜始息。盖天下有五夜,而闽有十夜也。”闽山庙的鳌山灯会,百彩纷呈。《榕城景物考》说:“闽山庙在会城文儒坊内,每年上元十三至十五,驾鳌山,玲珑飞动。人物、花果、禽鱼,裁缯剪彩为之。高挂异样奇灯,萧鼓喧腾,煎沸道路。”

闽中元宵节期间,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如著名的南后街灯市、天官赐福活动、送灯添灯活动、转三桥、悦神及食芋活动等。南后街在福州鼓楼前,明清以来一直是福州著名的灯市区。清《榕城岁时记》说:“吾闽后街,自正月节假内即开市买灯。夜间灯火辉煌不减京物略所云。光影五彩,照人无妍媸。烟冒尘笼,月不得明,露不得下。”其间各种各样的彩灯花灯,异彩纷呈,吸引了无数的买灯人,元宵盛况,至今依然。此外,元宵节在道教中称上元节,是为天官赐福之辰,因此,“社首以红纸印上元天官赐福等字,贴置各家之壁,因而敛钱。”此外,福州方言灯与丁同音,因此民间也将送灯、添灯寓为送丁、添丁之意。谢肇淛《五杂俎》:“闽方言以灯为丁,每添设一灯,则俗谓之添丁,故家家元宵必买灯。”《榕城岁时记》则说:“凡妇女未举子者,灯节娘家必送灯。黄铨诗:明灯送自阿娘家,八宝光围白藕花,花里吉祥云一片,观音大士抢乌哑。”闽俗呼初生子为乌哑,因此添灯、送灯又与添丁、送丁民俗连在了一起。民国《滕山志》也有类似的记载:“元宵,女子已嫁未生男者,母家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谓之送丁。已生男者,母家送以各式的灯,谓之添丁。”这种送灯习俗在漳泉等地同样流行,如当地有新嫁女,元宵节前女家要送一红一白两盏莲花灯,如花灯为烛火所焚,叫“出丁”,象征会生孩子。一些已婚未育的妇女,为求添丁,还去鳌山灯棚下钻来钻去,叫“钻灯脚”。

元宵期间,福州民间有一劣俗,即“闯神”。清《榕城岁时记》说:“新正月夜,木偶摇兀街衢,谓之闯神。各以所主之神为尊大,每相逢争道竞斗,最为恶习。”清人林春溥《榕城纪纂》也说:“又有木偶像摇兀而行,谓之闯神。前列长炬,纵金伐鼓震耀耳目。城市村镇庙社俱有之。每出或至争道相竞斗,近奉禁止其风乃息。”由于各乡镇里社各奉有神,元宵期间迎神赛会,道路相逢,各不相让,这样就酿成斗殴等事,是为恶习。这一习俗,在《闽都别记》中也有反映,如该书第331回说:“福州崇祯十七年上元,依旧无处不衢歌巷舞,迎赛纸札故事。……一夜,北院迎赛一座纸札,先行五个道士,头上冠皆歪斜……便有人详讹刺为乌石山道山观之道人。于是乌石山之乡人忿为报不平,不迎纸札,只闯神去冲撞抢打。是夜北院不意被其冲撞物毁人伤,次夜亦闯神与斗。自此乌石山与北院结大衅,彼此斗闯。”据此可知,《闽都别记》所言是确有其俗的。

正月十五元宵夜,又是妇女们盼望已久的节日,因为此时无论贵贱,都可出门观游。这对于久居闺中的许多妇女而言,的确是一次短暂的解放。由于平时男女接触不易,这几天又成了青年男女相会谈情的好日子。宋人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著名诗句,就是为此而写的。这种习俗,在闽中的元宵盛会中也隐约流存。《五杂俎》说其时“大家妇女,肩舆出行,从数桥上经过,谓之转三桥。贫者步行而已。”至于悦神、食芋等习俗,《榕城岁时记》有载。“元宵节庙社敛钱聚饮,曰悦神。邓原岳诗:十户齐轮敛福钱,元宵风景乐新年。神前灯烛光如许,忙杀村童夜不眠。”又说:“上元夜人家煨芋,就灯下食之。本灯影记,造郎君芋,食之宜男女。”此时还有一些传统食品,如糖馅元宵丸等,家家户户必备煮食,至今仍有。

清末近代以来,福州地区的元宵节除了保留传统的灯会如“闹花灯”、“排鳌山”以及迎神赛会、演戏等内容外,同时还有踩高翘、舞龙灯、打狮马、奏十番游行等娱乐活动,总称之为闹元宵,盛况不减当年。至于家家盛宴过节和放鞭炮、点灯等,更是流传久远,至今不衰。

唐宋以来,泉州等地的元宵灯会也很出名。清乾隆《泉州府志》说:“夜张灯,以米圆祭先及神,或以酒馔祀祠堂,谓之祭春。又,上元内外赛会迎神,乡村之间或于二月,谓之进香。”府治西畔双门前作灯市,有新嫁女,女家例要送灯。各种花灯、灯谜,五彩缤纷,吸引了城乡内外无数游人。泉州元宵的灯谜,尤具特色,这在《闽都别记》中也有专门的描述。如第394回说许参将之孙许豹略在泉州,“值元宵佳节,豹略常出看灯……两边街有长乐、福清人开光饼店,亦有连江、罗源人合开老酒店,古田人开红曲米店,汀洲人开烟店。至夜各店或挂灯谜与人猜,或出对与人对。那夜长乐人与连江人对猜灯谜,长乐贴一张:

关老爷卖马,周仓不肯画号。(打物二)

连江人便猜曰:‘弓(跟)箭(占)’。遂准着,拆去看,槟榔食了。……

长乐人既去,连江人曰:‘长乐伙已去,今来与福清对挂对准。’福清人曰:‘我不出谜,来出对。’连江人曰:‘就出对,句我先出’。即写贴于灯笼上:

古田兄缚甑,做福清糕,炊长乐果。福清人即对,亦写贴灯笼上:汀州拐打刀,剖连江鸡,教罗源猴……

这一灯谜以谐音字入句,寓意明白,互相嘲讽,可谓妙趣横生。闽中地区民间至今仍俗呼福清人为福清哥,长乐人为长乐拐,连江人为连江鸡,罗源人为罗源猴,其中虽有些贬意,但一般人听了不会去计较。这些称呼经《闽都别记》的描述,句句入对,十分有趣。由此不但可以想见当年泉州元宵灯会的盛况,同时也可见《闽都别记》的描述,是建立在多么深厚的闽俗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