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二节 拗九、寒食、清明与上已节

作者:林蔚文 | 发布时间:2011-10-14 16:07:12 | 字数:5349

一、拗九

农历正月二十九日,闽中地区民间称为“拗九节”。其来历有送穷、至孝等不同

说法。当天早上,家家都要以红糖、红枣及各种杂果煮糜并分赠邻里及娘家,此俗至今仍然。关于拗九节的记载,自明人谢肇淛起屡见记载。如《五杂俎》说:“闽中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窈九,谓是日天气常窈晦然也。家家以糖枣之属,作糜餔之……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为穷九,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唐人亦以正月晦日送穷。韩退之有送穷文。姚合诗:“万户千门看,何人不送穷。”清乾隆《福州府志》载:“正月二十九日杂饴果煮糜餔之,俗云食之却病。四时宝鑑:高阳氏之子好衣敝食糜,是日死,世作糜粥破衣祝之巷,曰除贫,此乃其遗俗也。”《榕城岁时记》则引有多种说法:“正月二十九日为窈九节。五杂俎:闽中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窈九,谓是日天气常窈晦然也。按方言亦云孝九。相传目连以是日供母,非是。天中记:是日谓之穷九。四时宝鑑:高阳氏之子好衣敝食糜,是日死。世作糜粥破衣祝于巷,曰除贫,此乃其遗俗也。南浦秋波录:正月二十九日福州俗以为窈九节,杂饴果煮糜相馈遗。而南台向年此夜烟火最盛,诸娘家亦以糖枣作糜馈遗姐妹,曰咬胶粥。”除煮拗九粥相遗赠外,当日民间还放鞭炮以示过节,除此之外,近代没有其他庆祝活动。闽中一些地方还将二月二称为“拗九仔”即小拗九,实是寒食遗俗。

拗九节的含义,除送穷之外,至近世仍有不少人将其视为孝敬父母长辈的节日。凡是已嫁之女,当日一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为此民间也称之为“孝九粥”或“孝子粥”。清施鸿保《闽杂记》说:“福州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窈九,人家皆以诸果煮粥相馈,如吾乡十二月初八僧尼所送之腊八粥,俗谓目连僧救母之遗,故亦称孝子粥。”清人叶梦吾有诗云:“怀桔蒸梨意不同,一盂枣栗杂双弓,年年报哺同乌鸟,此意榕城有古风。”对这一孝敬父母的好风俗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据《荆楚岁时记》正月晦日送穷之说,拗九节可能最早是源于送穷之俗,其后有所衍化而已。闽俗正月初九称上九,十九称中九,二十九称后九,闽方言后、窈、拗同音,拗九当得名于此。晚近,福州等地民间还将拗九与“过九”联系在一起。凡父母长辈年龄恰逢九如49、59、69岁等,称为明九。凡逢九的倍数如54、63、72、81等,称为暗九。晚辈均要“送九”。除送拗九糜外,还要加送猪脚、鸭蛋、线面等物,以示“做九”。祝长辈顺利“过九”,太平长寿。一般人“做九”。当天也要吃“太平面”,以示顺利过九。福州人认为人的寿命中九最难过,一些人时运不济,往往逢九夭亡,过不了九,因此民间最重“做九”,认为“做了九”,就可以祛灾避邪,通过“九关”,长命百岁。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看法而已。

二、寒食

寒食节的历史很悠久,《周礼•司烜氏》说:“促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是

谓寒食之滥觞。后来相传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禁令在介子推死日生火煮食,称作寒

食禁火。唐宋前后,一般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或一百零六日定为寒食节。南朝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唐

人元稹《送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古时寒食节有乞新

火、门前插柳、头上戴柳、打球、荡秋千、造饧大麦粥和镂子鸡等习俗。

闽中地区的寒食节在唐宋时期已很流行,《三山志》卷40记载福州宋代寒食节有

开花园、荡秋千、游山和墓祭等活动,颇合古风。还有“采野菜为,亦唐人杏粥榆

羹之意”当时的游山祭墓活动,实则踏青春游。《壶中录》:“闽中以二月二日为踏

青节。”清乾隆《福州府志》亦引《三山志》说宋时有秋千竞渡诸戏,秋千地在春台

馆内外等。泉州等地风俗类同,乾隆《泉州府志》说:“贵家开园圃,供游人赏玩。

又东湖北山多亭馆,士女如云,行乐相望。”近世此俗渐逝,除了民间或学生的春游

活动外,已寻觅不到当年“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节俗情景了。

三、 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肠。”杜牧这首千古传诵的清明诗,将人带进

了那杨柳吐翠、细雨纷纷的仲春清明好时节。清明原为二十四节令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后称这一节气之始日为清明节。时值仲春,春意盎然,春风荡漾,百花萌动,柳暗花明,到处是一派春光明媚的新景象。值此佳时,人们就将清明与寒食连在一起,郊游踏青,赏花游园,荡秋千,放风筝,伴随着还有祭扫祖墓、门前插柳等行动,可谓多姿多彩。

闽中地区清明节活动唐宋时期已蔚然成风,《三山志》等已有记述。明清以后更为热闹。清乾隆《福州府志》:“清明祀先祖,屋檐插柳枝,俗云以祓除不祥。”《榕城岁时记》说:“吾俗以清明日郊外结群闲步,曰踏青。”又说:“清明日秋千节,戴柳枝于鬓。”清明日“扫墓有不祭者,曰压纸”,“祭墓毕,折松枝放担子归来,谓之压青。”该书还记述了福州水上疍民清明祭墓的活动:“曲蹄,台江渔妇之统名,其祭墓多以清明日。是日红妆艳饰,实借名游山。淡菇子诗:‘曲蹄纵枝浓妆出,夹道绕山挈榼回,我作参军本蛮语,娵隅佳语忝诗才。’南浦秋波录:‘诸娘葬所异坟而同山,在挂榜山上下,俗曰舸黎山,又曰上渡下渡。又清明前后相率上坟,有用鼓吹者。’”

清明节闽俗还蒸“清明馃”,即用糯米磨成米浆,内加糖或萝卜丝做成的馅,表皮染上青或红色而成的一种米馃,此俗宋代即有。《三山志》卷40说:“任椙公取叶染饭,闽俗效之。”明清以来,福州各地以清明馃、光饼、豆腐干及各色菜肴等祭扫祖墓,扫墓成了清明节的主要内容之一。祭墓时除供奉酒菜,烧香烧纸钱跪拜外,还要清扫坟墓,锄草培土或植树,以示纪念祖先。这种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使清明祭墓之俗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仍无改变。

泉州等地习俗略同。清乾隆《泉州府志》说清明泉州俗“插杜鹃花,祭祖先。有以鼠曲(注:一种青草,可食。)和米粉为之,绿豆为馅。明日,扫墓培土挂楮币。”闽北一些地方略有不同,周亮工《闽小纪》说:“闽将乐、归化人以三月为小清明,八月为大清明。展墓者间小废,无敢大废者。予庚寅中秋过其地,火焰山下,壤皆正赤,纸钱遍野,雪如霞如。”

《闽都别记》对闽中民间清明节祭墓之俗亦有描述。如第40回说危而亨“时值清明,至福州备办几件礼仪,雇人挑去黄山致祭祖坟。思及宁波本行旧伙计李都茂祖坟亦在黄山,只在本祖坟之前山,早年同至祭过来。人既不知去向,祖坟必亦多年失祭,可顺便与代压纸。”在这一回中还描述李九故意祭错墓的故事。说当地有一个叫李九的人,十年前衣食难周,后见一风水先生说黄山李祖茂祖坟风水很好,李九便以同姓认祖宗,年年冒祭,后来果然“财发至数万,儿孙满眼,在黄山为一户。”闽人历来看重祖墓和风水,认为祖墓风水好,可以丁财两旺。因此清明上山祭墓、除了追思祖先之外,还含了保护祖墓、保护风水以让祖先灵魂保佑子孙后代人丁兴旺、发财致富这一层意思。《闽都别记》所说的故事,也真实反映了闽人清明祭墓的民俗内涵。

四、 上巳节

上巳节亦名元巳、三巳、上除、除巳等,是中国古老传统的节日,其源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先秦时期。一般说来,其早期包含了祓禊、祭高谋、男女郊游野合等内容,晚后则增加了祈年以及划龙舟、打秋千和斗百草等娱乐活动。三月上巳日,人们都要到河边沐浴,举行消灾祈吉仪式,此即祓禊。《论语•先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蔡邕《月令•章句》:“《论语》‘暮春浴于沂’,自上及下,古有此礼,今三月上巳祓于水溪,盖出于此也。”《周礼•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云:“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浴以香熏草沐浴。”高谋即生育之神,人祭之多为求子。《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玄鸟为商人图腾,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契”之说。《月令•章句》析高禖曰:“神名也,高犹高也,禖犹媒也。吉事先见之象,谓人之先,所以祈子孙之祀也。”《周礼•地官•媒氏》又说:“媒氏掌万民之判。……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此即男女私会野合之俗。汉晋之际,上巳节修禊事中有了曲水流觞等内容。王羲之著名的《兰亭序》就记述了这一活动:“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亦载:“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唐宋以来,福州等地的上巳节大体上保留了传统的禊饮等俗。宋《三山志》说宋代福州上巳节有禊饮、竞渡和食青饭等习俗。并载当时修禊宴集的地方有南湖禊游亭、东禅寺秉兰堂、圣泉寺曲水亭等处。宋代古籍《夷坚志》同时也提到福州城南有禊游堂。每逢上巳节,太守率达官名流宴饮禊游堂,效兰亭韵事,行“曲水流觞”活动。所谓曲水流觞,就是选一条浅溪,宾客散集水边,溪池上放置觞(酒杯),住其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守的那一曲,谁就要饮下这杯酒,同时还要吟诗一首答谢。数年前,我曾在王羲之当年曲水流觞处参加了这一活动,浅水流杯,饮酒吟诗,其乐融融。明人王应山《闽都记》载:“桑溪在金鸡山下,有茂林修竹之胜,相传闽越王无诸修楔处。”此引《三山志》旧说,西汉闽越王在此禊饮似当存疑。不过唐宋以来达官贵人在桑溪等处禊饮于史有据。明人徐勃《陈金凤外传》说:“三月上巳,延钧修禊桑溪,金凤偕后宫衣文锦,列坐水次,流觞娱畅,穷日而返。”桑溪在今福州东郊金鸡山下,其源出青鹅山,流至登云路山下,溪涧纡徊曲折,水清见底,名为曲水,确是当年禊饮好去处。宋以后荒芜多时,至明代,著名学者徐勃、徐通兄弟寻到遗迹,进行修复,并于上巳日会同当时名流学者谢肇淛、曹学佺、邓原岳等人在此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修禊活动,参加者都留下了许多感人的诗篇,徐勃《桑溪禊饮序》曰:

东郊桑溪,距城十里而近,故闽越王无诸流觞之所也。世代既遐,胜游久废,虽逝者如斯,沧桑未改,而吟迹罕至,榛莽可悲。万历巳亥,祓除之日,和风初扇,晴旭乍开,遂集诸贤,禊饮其上。泉声琮琤,石势盘曲……列坐不拘,浮觞无筭,临流此笔,酒载诗成,以咏以游,穷日而返。

除了桑溪外,唐宋以来东禅寺、南湖禊游亭等处亦有禊饮活动。宋人王逵《上巳游东禅诗》曰:“紫陌破清晨,雕鞍映画轮,因修洛阳禊,重忆永和春。”明人曹学佺在西湖修禊时亦有诗曰:“胜友依辰集,长筵就水宽,美人从后至,春色未应阑。”

除禊饮外,闽俗上巳节还有插柳、悬荠菜于门、竞渡及食乌青饭等俗。竞渡与乌青饭见《三山志》之载。他俗明清方志有载,如清咸丰《榕城岁时记》说:“上巳日悬荠菜于门。……琐录:三月三收芥花,置床席,辟蚤虫。月令广义:上巳士又必芥花,云辟虫蚁。”《闽产录异》卷4载:“荠荠菜,即荠菜,三月三日,福州采悬于门,妇女簪之,谚曰:不带荠荠菜,小鬼拖裙带。”福州民间还有三月三插懿旨菜的传说。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日早朝,他接到安徽巡按一本奏章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马皇后故乡,近来流传一首童谣:‘平胶女子当皇后、痢头乞食称帝王’。”帝大怒,即派中使奉旨到安徽,要杀绝乡人,扫帚过刀,鸡犬不留。这个奉旨的中使是马皇后家乡的外甥,出京前来见马后,请示有否他事吩咐。马后知道后对中使说:“我马家族人为朱家江山,献出许多生命,立过汗马功劳,他们是忠心皇上的,决不会唱这种歌谣。世上那有父母兄弟在背后败坏自己子女姐妹之理?因此,凡我马家族人,一律特赦,不得错杀一人。”中使要马氏写懿旨,马后随手摘了阶下一株蒲蒲草,曰:“凡门前悬有此草者皆我族人,一概不杀。”中使去,马后即遣千里马日夜兼程赶到钟离马家村,告诉乡亲把此草插于门口。到了三月初三,中使带刀斧手奉旨到,见家家门前插有此草,遂未杀一人,回朝复旨。此时,明太祖已经查明,此童谣是元兵奸细散布的。元兵因不甘失败,故派奸细到处散发谣言,制造童谣,达到明朝君臣、官民互相残杀的目的。帝正在懊悔,中使回,奏明马皇后悬蒲蒲草于门前,未杀一人的经过。帝大喜,接过一株蒲蒲草,却不知其名,信口说:“此草好象懿旨,沁香可爱,堪称懿旨菜。”据说蒲蒲草上面的花籽原是椭圆形的,因皇帝金口玉言,此后都变为三角形和懿旨形状相似,后人呼之懿旨菜。从此,每年三月三,家家门前插懿旨菜,说是可以消灾避邪,化凶为吉。闽中等地民间三月三也有插懿旨菜以辟邪的习俗和传说,或曰“插青”。此俗还有流传至今的福州民间歌谣《三月三插懿旨菜》为证:

三月一到三月三,

田里秧仔青又青。

家家门插懿旨菜,

户户辟邪保平安。”

《闽都别记》第9回多次提到三月三上巳节插青等习俗。如说五代时建福州新城,由管城丞周启文督造。“是日乃三月三上巳节歇工,公馆内办酒十余桌,与正副首匠犒工。”可知当时上巳节工匠亦放假歇工,官民均有聚会宴请之俗。同回另一处说癫僧法济酒醉后在新城遍插树枝,有小工去拔,匠首林保喝令不许拔,并说:“三月三,谁家不插青,此新城不该插耶?”此后不久,突发大水,惟新城经法济插青之处,片瓦块砖不动,丝毫无损。由此可见,三月三插青之俗在唐五代时期就已流行。近代以后,三月三上己节在各地民间逐渐淡化,一些的古老习俗及其遗迹亦渐湮没,不为后人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