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四节 七夕、中元、中秋与重阳节

作者:林蔚文 | 发布时间:2011-10-14 16:13:18 | 字数:5101

一、七夕

《闽都别记》在108、109回分别谈到五代晋天福四年的七月七日,闽王到宝皇宫

拈香祭斗皇圣诞和庆乞巧节的事情。祭斗皇圣诞即祭祀北斗,乞巧节即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民间受这一古老而美

丽的神话传说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七夕节来纪念牛郎织女。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鍼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由于俗传这一天向织女乞巧,因此又称为“乞巧节”。闽中习俗,七夕之夜,各家妇女多在庭院陈设香案,参拜织女星。陈瓜果七盘,点香七支,用针七枚,取丝线七条,在月光下伏地穿针引线。穿得多、穿得快者,就“得巧”。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说:“七月七夕,妇女陈瓜果七盘,茗碗、炉香各七数,用针七条,取绣线于焚楮光中伏地,俄顷穿之,以能否卜得巧之多寡。又取小蟢子盛盒中,平明启视以成茧为得巧之验。”民间普遍将织女称为“七星奶”、“七星姑”等加以祭祀。明人王应山《闽大记》说“是夜儿女罗酒于庭,祝牛女二星,瞩拜以乞巧。”清《榕城岁时记》说:“陆启宏北京岁华记:七夕宫中最重,市上卖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之。吾俗谓之供七星奶。”

除了乞巧活动外,七夕这一天,还有一些青年男女祈求织女赐福,帮助找到如意的对象。“鹊桥”之说,在此很有吸引力。唐宋时期,闽中即有此俗。据《三山志》载,北宋时期闽县知县应廊就为此写下一首诗,诗云:

乌鹊成桥架碧空,人间天上此欢同。

仙槎逐浪浮银汉,青鸟传音到帝宫。

牛女佳期情不断,古今遗恨意难穷。

彩楼乞巧知多少,直到更阁漏欲终。

青年男女来到乞巧彩楼旁,仰望天河,牛郎织女星遥遥闪烁,人们想象乌鹊搭桥的美丽传说,也祈望牛郎织女为他们架设“鹊桥”,给他们以美满的姻缘。

七夕节日,闽中民间还有“分豆结缘”的风俗。所谓分豆,即指七夕这一天,家家炒或煮蚕豆,让孩童分赠邻里,一些孩童平时有争吵不和,通过赠豆活动,又和好于初,于是此举又称为“结和好缘”。《榕城岁时记》载:“帝京景物略:四月八日拾豆儿曰结缘。先是拈豆念佛,一豆佛号一声,有念豆至石者。吾俗七夕儿童以蚕豆相饷遗,亦谓之结缘。”可知此俗是由此演变过来的。

福建其他地方七夕风俗大致类似。清乾隆《泉州府志》:“七夕,乞巧,陈瓜豆及,小儿拜天孙,去续命缕。”闽南各地供奉“七娘妈”,一些彩纸糊成的“七娘轿”或“七娘亭”都要以七为数。当地一岁的孩童俗称“新契七娘”,十六岁的俗为“洗契”。在七夕这一天除供奉“七娘轿”、“七娘亭”等物外,还要买一个“七娘灯”挂在房门,蒸花包子馈赠邻里,以示七娘妈保佑平安。《漳州府志》:七夕“以熟豆相馈,谓之结缘。”《建宁府志》:“盒盛小蟢子,平明成茧,以为得巧。近现代,这些习俗仍多流传。近人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说:“福建俗例,是日陈瓜于庭以乞巧。其普通者,为蚕豆、苹果、藕、菱、黄皮果五种。其乞巧用蚕豆,亦不知用意何在。食时,或以猛火和砂炒之,名曰炒蚕豆。或以水和五香煮之,名曰五香豆……乞巧时供牛女二星,供毕,将果品分给儿童。儿童取之亦互相贻赠,谓之结缘。俗云乞巧曰结缘,此后即不致有兄弟墙之斗。是诚奇谈矣。”

二、 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中元节在上古当由“郊社”之祭演变而来。每年夏收夏种结束后,农民在农闲之际举行祭田祖活动,兼祭祖先鬼魂,实有祈年祭的内涵。汉晋之际,释道两家都以这一天为节日,佛教称此日为佛腊日、佛欢喜日等,寺院于次日作盂兰盆会,故又称盂兰盆节。盂兰是梵语,意为解倒悬,盆为汉语,为盛物品的器皿。全称意为此供具可以解先亡者倒悬之苦。由于《盂兰盆经》目连救母的传说,中元节实际上成为“孝亲节”。盂兰盆会期间,寺院除举行诵经法会外,还多举行水陆道场、放焰口等以施饭食救度饿鬼为内容的宗教活动。宋元以后,盂兰盆会又变成祭鬼节,寺僧于此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人。

道教以天官司上元,地官司中元,水官司下元,道家称之为中元节。《道经》云:“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俱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及与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一切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若非如斯,难可拔赎。”由此而来,不管佛道僧尼,都把中元变成超度亡灵的鬼节,七月十五日在民间也地地道道地成了一个“鬼节”。

唐宋时期,闽中中元节已有盂兰盆会、焚纸衣及游神光寺等活动内容。《三山志》卷40载:“中元,盂兰盆会。州人以是日严洁厅宇,排设祖考斋遥逐位荐献。贫者率在寺院标题先世位号供设。焚纸衣。前中元一、二日,具酒馔享祭,逐位为纸衣焚献。游神光寺。寺有佛涅般像,旁列十弟子,扪心、按趾、哭泣、擗踊、出涕、失声之类。是日盂兰盆会因怪象以招游人,遂盛虚市,相传谓之看死佛。”明清时期,除游神光寺活动废止外,盂兰盆会及焚纸衣等活动依然盛行。明人谢肇淛《五杂俎》记之犹详:“闽人最重中元节,家家设楮陌冥衣,具列先人号位,祭而燎之。女家则具父母冠服袍笏之类,皆纸为者。笼之以纱,谓之纱箱,送父母家,女死婿亦代送。至莆中则又清晨陈设甚严,子孙具冠服,出门望空揖让,罄折导神以入,祭毕复送之出,虽云孝思之诚,然亦近于戏矣。是月之夜,家家具,馄饨楮钱,延巫于市上,祝而散之,以施无祀鬼神,谓之施食。贫家不能办,有延至八、九月者。此近于淫,然古人仁鬼神之意,且其费亦不多也。”明清时期,闽中地区的焚纱箱,施食等风很盛,其中的“上座施食”之风更盛。谢肇淛在《中元词》中有过咏叙,意谓中元节阴间放假,阎王让所有鬼魂回家享受子孙的致祭。此时十八层地狱也一一洞开,所有厉鬼、饿鬼及孤魂野鬼都纷纷拥向人间索食。这些既馋且凶的鬼魂逼迫世人为之施食,一些富有之家为行善事,还特地搭起高台,延僧道念经诵佛,为之超荐,称为“上座”。此外民间还有演傀儡戏及儿童迭“坎片塔”等习俗。傀儡戏目多为目连救母之类的题材,有些地方连演几天几夜,观者如云。“坎片塔”则为儿童嬉戏娱乐的活动,中元之夜,乡童聚集街头巷尾或村口,用许多陶片(俗称坎片)逐层迭起成一塔状,呼“坎片塔”。内点灯或燃柴火,也很有趣。《榕城岁时记》说:“小儿聚瓦石作七层塔,巧致可观。每长街一望许则堆一塔,夜则张灯一盏。自十三至十六凡三日夜始毁去。”如逢瘟疫流行年间,民间还要举行送瘟神“出海”的活动,此俗至近代仍有流行。

近代以来,闽中称中元节为“七月半”或“普渡”等,乡间各地焚纸衣等习俗仍

可见到。其间各家又自定七月的某一日为“做半段”节日,届时广请宾客,连吃几天,

十分热闹。闽南各地称中元节为“普渡”,泉州早分三十六铺,从初一至三十日,每

日数铺作盂兰盆会,陈馔焚帛,鼓吹不歇。或演傀儡戏等,热闹非凡。近人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对近世福建的中元“普渡”之俗有详细的记述:“溥度亦名

普度,每岁七月中元,无论城乡各集,必举行一次。其经费则沿门募集……谚曰:

“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渡不出力,矮爷要来接。”当举行普度时,搭一极大

之彩台,台中列桌无数,陈设古董玲珑及种种希奇之物……本境神道高坐其上,长

爷、矮爷偶坐于下。于是僧尼念经,道流礼忏,钟鼓镗镗,震耳欲聋。……普度七日,

乃举行出海之典。”

三、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重大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又名仲秋、月夕、

清节、秋节等。时逢仲秋望日,秋高气爽,月明星朗,气候宜人,一轮明月高挂碧空,让人生出无限遐想,因此古人很早就将中秋节视为团圆节。那一轮明月,正是人间芸芸众生祈求的家庭幸福、合家团圆的象征。因此,较之鬼神充斥压抑的中元节,中秋节给世人带来的是更多的欢乐、喜庆和团圆的气氛。

闽中各地中秋节有中秋赏月、宴月、拜月、馈赠月饼、礼塔、排塔、祈嗣、忏斗等习俗。每逢中秋佳节,合家欢聚一堂,于庭中陈设瓜果糖饼,举行赏月、宴月及拜月活动。闽俗云:八月十五看月华。传说是夜洁身后行赏月、宴月和拜月礼仪后,静坐一夜,或可看到天上的“月华”。故老传云,月华难得一看,但是一旦见到,即刻剪下,置于米仓米满仓,置于钱柜钱满柜,于是人人盼望见月华。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曾自我调侃似地说:“人言八月望有月华,或言夜半,或言微雨后……余自少至壮,彻夜伺之者十数,竟不得一见也。”馈赠和分食月饼是各地常见之俗,此俗延续至今,其风仍盛。

《闽都别记》第14回说唐五代时期,节度使率众于中秋节到定光塔(今福州市内白塔)礼塔,其时,“钟鼓齐鸣,音乐接奏。影动龙蛇,光摇日月,”热闹异常。礼塔、排塔之俗延至近代仍存。清人董平章《中秋写怀》诗注云:“闽俗中秋夕,寺僧于塔上张灯,人家儿女亦设土木小塔,香花供佛群罗拜,称为‘礼塔’。”清乾隆《福州府志》说:“中秋士女登乌石山进香,夜燃神光塔灯,是夕妇女连臂出游,谓之走百病。”明清以来,中秋夜除了大放鳌山,家家张灯结彩外,儿童还成群结队在街头巷尾搬砖头、拾瓦片垒瓦塔,中燃柴草,还夹鞭炮。在熊熊火光中,孩童们高唱“太平歌”,气氛十分热烈。福州城内外做外祖父母的老人,在中秋节前都要买好一座泥塔或陶塔,连同月饼及“土人仔”等物送给外甥孙做“喜习”,此后年年都要赠送,直至小孩长大成人。当地习俗,送塔寓意塔高,少年步步登高。福州南后街的塔市,每逢中秋前夕,挤满了选购泥塔及泥人的人群。自八月十一日开始,每家每户都要在厅堂搭盖梯形坪架,最高一层陈列宝塔一座或三座,其次分别陈列三宝如来、十八罗汉、观世音、弥勒佛、四大金刚或太上老君、八仙、寿星、麻姑献酒、东方朔偷桃等人物塑像。外公外婆送的塔及泥人等,亦有摆在其上。其中必不可少的是置一对禾秧盆景。这些郊乡农民节前赠送的谷种,主人在七月上旬就要培育,至八月十一日左右,要长到三寸之则,摆在塔间,象征五谷丰登。入夜点燃蜡烛,满屋喜气洋溢。排塔活动一直持续五个晚上,直至十六日才收藏起来。

忏斗、祈嗣之俗均见于《榕城岁时记》之载:“八月十五日,家家备果酒牛乳诸物,延道士禳醮,曰忏斗。”又载:“古者天子求嗣于高禖,见礼记月令……吾闽大家妇女以中秋夜往奶庙注香祈嗣。林芳诗:半亩丛祠起暮鸦,夭桃浓李竞喧哗,请灯私带宜男草,望月先飘桂子花。”

闽南各地习俗类同。乾隆《泉州府志》载“中秋夜以月饼、番薯、芋魁祭先及神。前一二日,亲友以此相馈。”晋江、厦门等地也有玩“状元饼”及“烧塔仔”等活动。闽西、闽北等地有赏月、宴月、拜月等活动。旧时各地还有建醮活动,晚后已与古代的墓祭活动一并废止。

四、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重阳或重九,亦曰九日、上九、

登高节、秋节、阳数节等。《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至唐代,时人已将之视为登高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著名诗句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宋时期,民间有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宋人金盈之《醉翁谈录》卷4云:“重阳,以酒果糕等送诸女家,或遗亲识。其上插菊花,散石榴子、粟黄……每糕上作小狮子形数个,或为泥鹿。是日,天欲明时,以片糕搭儿头上,乳保祝祷之云:‘百事皆高’。”此时之糕已与高寓合一意了。

汉唐以来,闽中民间重阳节亦有登高等习俗。《三山志》说“重阳登高,饮菊酒,可以延年。茱萸以僻恶气。州人率以是日登高临赏。旧记九仙山亦名九日山,无诸王是日于此凿石樽以泛菊。石樽可盛三斗,犹存。”《闽都别记》228回亦借林仁翰之口说,古时有何氏九兄弟在福州于山修炼,闽越王无诸时,“每年若逢重九时,集群臣宴会此山。”宋元间,一些达官文人在九月九日多登越王山和乌石山,饮酒题诗唱和,不亦乐乎。明清以来,此俗仍存。乾隆《福州府志》:“九日登高饮茱萸菊酒,啖栗粽。”《榕城岁时记》:“吾俗州人以是日登乌石山……屠本畯诗:九日三山会,登高更爽然,萸囊将作佩,菊醑荐嘉筵。”又载:“清明前后,儿童竞放纸鹞……闽俗以八九月放之……重九节人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标以彩旗。吕公忌: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额,祝曰:愿儿百事俱高。”近代福州市上多售“九重馃”,上插有五色三角纸花旗,家家在重九日都买“九重馃”给小孩吃,意也在“百事俱高”。

福建其他地区重阳节习俗类同。乾隆《泉州府志》说:“九日登高,饮茱萸菊酒,唯士人间行之。”南安的九日山亦以衣冠南渡的晋人重阳登高祭祀而得名。闽西客家人称重阳节为“九月节”,各家插茱萸于门首,一些人家还有祭扫祖墓的活动。登高、放纸鸢等俗也与各地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