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五节 冬至、祭灶与除夕

作者:林蔚文 | 发布时间:2011-10-14 16:23:11 | 字数:5146

一、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把这一天定为冬至节,又称冬节。古人把冬至看为节气的起点,视为大节,福州民间亦有“冬节大如年”的说法。宋《三山志》说:“冬至,序拜,州人重此节。节前邻里族戚更相馈遗,上冢祭享。至节日,则序拜如献岁之仪。”明清以来,许多地方上冢祭祀之俗不见,代之而起的是各地广见的“搓丸”活动。明人王应山《闽大记》载:“冬至日,粉米为丸,荐拜祠堂及粘门楣间,取其丸以达阳气,民间不相贺。”清施鸿保《闽杂记》载:“今福州俗于冬至前一夜,堂设长几,燃香烛,男女围坐作粉团,谓之搓圆。旦以供神祀祖,并馈送亲友。”清咸丰《榕城岁时记》:“冬至夜,州人舂米粉为丸,谓之搓圆……陈芳蕤搓圆诗:匆匆岁序成吾老,葭灰欲动风光好,四邻砧杵响舂声,纱笼飏飏雪花轻。……南浦秋波录:冬至诸娘家舂米成粉,糁糖为圆……且取团圆之义也。……搓圆夜,奉一丸于火盆中烧之,谓之烧圆,预卜熊羆之兆。林芳诗:大妇奉一丸,多男占吉卜。”近人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云:“冬至节时,福建有搓丸之俗。前数日,用糯米磨粉,置日中晒之,佚冬至前晚,备烛一盒,桔十枚,桔上各插一纸花,箸一双,蒜二株,陈列盘中置桌上。然后将糯米粉(俗称为粸)用开水调成糊,合家老幼,用粸制成银锭、银元、饽荠等形。当初作时,必先搓小丸,俗称搓丸。冬至早晨,将所制糯米食品,用红糖拌匀,祀神祭祖后,合家分食。”

搓圆定在冬至的前一天晚上进行。其时先在祖先神主龛前陈列三盎簪花寿面,插烛焚香,花瓶中插有“水党菊”或“金桔”,以示吉祥。堂中列一圆桌,桌上放一只大竹箩,箩中盛有糯米磨成的粉棲,点缀有福桔、红箸、四季花和泥塑孩儿一对,俗称“孩儿花”等。如果家有新婚媳妇,则由她主持搓圆(或称搓时)。俗认为时搓得越多,则预示着今后孩子生得越多。搓圆时,一家老幼洗净手,穿上干净衣服,围坐大竹箩周围,边搓边歌,表达了祈子的意思。其中比较流行的歌谣如:

搓圆齐搓搓,依奶疼依哥。

依哥讨依嫂,依弟单身哥。

依嫂得身喜,爹妈齐欢喜,

孩儿段(掉)落脚桶下,依哥此刻做郎罢。

搓圆搓好的粉丸,在第二天一早就可以煮食。煮好的汤丸在掺糖的豆粉中滚几滚,又叫做“时”。民间还有将时粘在门楣上的做法,这和王应山记载的明代习俗相同。

闽中民间冬至搓圆时,屋内还陈列一种特制的泥烛台,称“回进宝”。回进宝取义于“回回进宝”,此称由来已久。宋元时期闽人就与阿拉伯商人有着广泛的商业交往,明代尤盛。这些商人多信仰回教,福州人称之为“回回人”。当时凡与回回人有商业往来者,大多发财致富,于是民间有了“回回进宝”的俗语,以此借喻财神。“回进宝”烛台,原来是塑一对笑嘻嘻的胖娃娃,胸围红肚兜,手抱聚宝盆,盆上可插烛。烛与祝谐音,寓祈祝之义。其后这种烛台还塑有“和合仙”、“麻姑晋酒”、“刘海钓蟾”等等,分别祈求和睦、长寿、发财等等,但仍统称为“回进宝”。这一充满民俗文化气息的小烛台,摆在冬至搓圆的场合上,也增添了民众祈求各种美好愿望的节日气氛。泉州等地民间冬至习俗类同。乾隆《泉州府志》说:“冬至州人不相贺,祭祠堂。舂米为圆舖之,谓之添岁,仍粘于门。”

二、祭灶

灶有灶神,民间俗称“灶王爷”,此俗由来已久。晚后道教又说灶君为女神,尊号为“九天东厨司命九天元皇灶君感应天尊”,民间俗称“灶王奶奶”。俗传灶神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上天向玉帝禀报人间善恶,于是每家每户在灶神上天日都要备甜果甘糖等物“收买”灶神,让他嘴巴甜甜,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平安。《闽都别记》第50回说罗隐之母用箸敲打灶台骂人,结果被灶神直奏天曹,害得罗隐被天帝罚为“皇帝嘴,乞食身”。灶神不可惹,由此可见一斑。

闽中民间祭灶之俗历史悠久。谢肇淛《五杂俎》说:“俗皆以十二月二十四祀灶,谓灶神是夜上天以一家所行善恶奏于天也……今闽人以好直言无隐者,俗犹呼曰灶公也。”明代福州人陈荐夫《祭灶行》诗云:“人家腊月祀灶王,二十四夜朝紫皇。善恶条陈明如镜,贫富穷通我司命。盘中有饴凝作脂,愿神口舌甘如饴……”《榕城岁时记》亦载:“今俗以腊月二十四夜祀灶……别具上糖饼奉灶君(按今俗谓之灶饼)。具黑豆寸草为秣马具,今俗以是草散于屋瓦上,谓之马草,亦为灶君秣马意。”清代前后,福州民间祭灶日期有“官三、民四、科题五”之说,即官家十二月二十三日祭,民间十二月二十四日,水上疍民十二月二十五日祭,反映了富贵贫贱的等级划分。一些民间还有祭荤灶和祭素灶的做法。二十三日祭荤灶,鱼肉美酒尽量供奉,并以红酒糟涂在灶门口,谓之“醉司命”。清人曾元炳《醉司命》诗云:“一杯二杯斟不停,十杯百杯神忘形……叨叨絮絮期神听,免灾祈福热心肠。”二十四日夜祭素灶,用瓜果、甘蔗、花生、豆、金针菜、香茹、木耳、饽荠、菠棱菜、红枣、柿饼、红豆干以及灶糖灶饼等供品。此外,还是贿神、乐神之举,让灶神上天言好事。福州民谣云:

祭灶祭胡涂,灶前一个铜香炉,

元宝是奴褙,金库是奴糊。

灶君上天讲好话,灶妈落地保佑奴,

保佑奴爹有钱赚,保佑奴奶有钱长,

保佑奴哥讨兄嫂,保佑奴读书变聪明。

乾隆《泉州府志》说:“祀灶,或二十三日。俗谓灶神是夜上天,以一家所行善恶奏于天也。又言以此日百神有事上帝,画舆马仪从于楮,具牲撰,焚而送之,至正月四日乃迎而复之,如送之礼。”泉州民间于是日备酒果送神,贴灶马于灶上,抹酒糟于灶门,谓之醉司命。闽西等地祭灶前数日,有僧人挨家送“灶札”,以供灶君上奏玉帝之用。祭灶时将这种以黄纸制成、印有奏文的“灶札”连同纸钱同时焚化。富者有用三牲合香烛、糖果、瓜枣诸物致祭,不一而足。

《闽都别记》对福州民间的祭灶习俗有不少生动的描述,如第232回“郑性之画马祀灶神,猪急使讨肉结仇怨”,讲的就是著名的“急避巷的传说”。故事说南宋年间,福州安泰桥边有一巷叫急避巷,其得名源于一段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传说宋时本巷有一秀才叫郑性之,家贫如洗。有一年腊月二十四日即送灶君上天之日,郑性之向巷口一屠夫猪急使妻郭氏赊一斤半猪肉准备祭灶之用。谁知猪肉已落鼎去煮了,猪急使仍窜上门来讨还猪肉,并将郑性之羞辱一番。郑妻大哭,性之长叹良久,画马一匹并随手题诗四句云:“一匹乌骓一只鞭,送君骑去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题完,点香烛向灶前焚化,夫妻垂泪同拜。此后,郑性之得中状元,衣锦还乡,找隙杀了猪急使等人,报了此仇。由于杀人太多,故民间畏进此巷,因称“急避巷”。这则民间传说是否真有其事,现已无从稽考。但其重要的在于通过郑性之画马祀灶神这件事,把南宋年间福州民间的祭灶习俗如实地显示出来。通过这则传说,人们可以透过历史的帷幕,依稀看到七、八百年前福州民间祭祀灶神的风俗,其情其景,恍若昨日。千百年来古老的祭灶习俗,透过这本传奇小说,又鲜活地再现在后人的面前。

三、除夕

古时一年中最后的一天叫岁除,因此岁除的晚上就叫除夕,除为布旧除新之意。一年最后的一天,人们忙着准备各种过年的物品,以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古代除夕的习俗主要有驱傩、吃团年饭、守岁、放爆竹、挂桃符钟馗像等。驱傩就是演傩戏以驱逐疫疠之鬼,与晚后的驱瘟神等俗有类似之处。《吕氏春秋•季冬纪》注云:“前岁一日,驱傩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傩。”吃团年饭的习俗也由来已久,《荆楚岁时记》载:“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除贫取富也。又留此饭,须发蛰雷鸣,掷之屋扉,令雷声远去。”宿岁饭即在吃团年饭后有意留下剩饭,以示富足及去故纳新之意。除夕夜守岁、放爆竹之俗自古有之,汉代东方朔《神异经》说:“西方深山中,有人长尺余,犯人则病寒热,名曰‘山魈’。人以竹著火中,烨朴有声,而山魈惊惮。”这就是民间俗称的烧火爆。此后人们沿袭此俗,成为除夕和元旦必具的活动之一。《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和近现代仍存的除夕守岁至凌晨然后大放鞭炮的习俗如出一辙。书桃符、挂钟馗像的活动古已有之,至晚后则演变为贴春联之俗。

闽中民间的除夕,在宋元时期还保留许多古老的习俗。据《三山志》卷40记载,南宋时期福州的岁除之俗还有以下内容:

“驱傩。乡人傩古有之,今州人以为打夜狐……今闽俗乃曰打夜狐。盖唐敬宗夜搏狐狸为乐,谓之打夜狐。闽俗岂以作邪呼逐除之戏与夜搏狐之戏同。故云抑作邪呼之语讹而为打夜狐欤。

馈岁、别岁、守岁。岁晚相馈酒食,相邀达旦不眠,盖闽蜀同风。

火爆。荆楚岁时记云:山臊恶鬼犯人则病,恶爆竹之声。李彤云:元日爆竹于庭辟山臊鬼恶。今州人除夕以竹著火烧爆于庭中,儿童当街烧爆,相望戏呼达旦,谓之烧火爆。

宿岁。荆楚岁时记云岁暮家家具肴馔为宿岁之储,以迎新年相聚酣饮。闽俗亦然。又于除夕留宿岁饭,谓之隔年饭,为节假内之备。

桃符钟馗。书桃符置户间,挂钟馗门上,禳厌邪魅,今州人岁暮画工市之。”

明清以来,除了驱傩之俗逐渐消失、桃符钟馗为春联所取代外,除夕的其他习俗仍基本得以流传。谢肇淛《五杂俎》说:“傩以驱疫,古人最重之。沿汉至唐,宫禁中皆行之……今即民间亦无此戏,但画钟馗与燃爆竹耳。”但在一些地方,驱傩之俗演变为小孩戴假面壳之俗。如《榕城岁时记》载:“儿童未出痘疹者,除夕带花面壳避邪魔。”有的地方甚至在祭灶前一、二天,就由外公外婆买来连同灶糖灶饼送给外甥孙,小孩一直把花面壳玩到拗九节,才和花灯一起烧掉。清末林祖焘《花面壳》诗云:“绿眼红颜面假威,庐山面目已全非。痘神疹妈如相见,应怕狰狞下种稀。”由于古时医药诊治落后,小孩出痘疹是一大关,因此民间就制作出许多面目狰狞的假面具让小孩戴上,以恐吓“痘神疹妈”。这种习俗,实际上与古代驱傩以辟疫疠的做法类同,因此也可以说是驱傩的一种遗风。除此之外,岁除期间的各种习俗,《榕城岁时记》有比较详细的记述:

谢年。岁晚里社敛钱祀神,群聚而饮之,曰谢年。

馈岁。除夕前数日,亲友各以牲羞相饷,谓之迎岁,又曰馈岁,今曰送年。鹤汀私抄:闽俗腊冬豪门富室争相馈岁,有一僧立寺门口占云:“残年节礼送纷纷,尽是豪门与富室,惟有老僧阶下雪,始终不见草鞋痕。”

烧火爆。……今州人除夕以竹著火烧爆于庭中,儿童当街烧爆相望,戏呼达旦,谓之烧火爆。

团岁。吾俗曰团岁,取合室团圆意。

守岁。……古来除夕阖家团坐达旦,谓之守岁。闽书:除夕黄昏,门外爆竹其焰薰天,焚香张灯,老幼团席据炉以待曙,谓之守岁。

压岁钱。除夕分儿女钱,曰压岁钱。

贡烛。岁时杂记,除夕作贡烛,以麻籸浓油如庭燎。今俗腊月三十夜,市不闭肆,燃烛以照,谓之风烛,谓能经风不灭。

隔年饭。闽俗又于除夕留宿岁饭,谓之隔年饭,为节假之备。

近代以来,闽中民间岁除习俗仍沿袭清时做法,其中有辞岁、馈岁、团岁、守岁、烧火爆、分压钱、隔年饭等内容。福州人俗称过年为“做年”,年三十夜为“三十暝晡”。岁除前几天,几乎全家人都忙着准备过年的工作,如打扫卫生的“筅堂”活动;购买年货、亲友互相送礼的馈岁活动等,因此民间有“年暝兜(年终)没胶(脚)灯马都会跑”之说。除夕日,民间要把蒸好的白米饭贮于饭甑中,供于堂前,谓之“供晦卞”。晦即除夕,此即辞岁饭,又称隔年陈。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0所谓的“饭兼数日之炊,曰宿岁饭,又曰隔年陈”即此。由于元旦家人都庆贺嬉乐,这些隔年饭及菜肴正是《三山志》所说的“为节假内之备”的食物。但民间也有人认为隔年饭的留存,还表示旧年有余饭,寓意年年有余。民间供岁饭,一般要用鱼、蟹或猪羊等供奉祖先神明,家贫者用猪头代替,俗称“猪头谢天地”。除夕前夜,一家人小聚宴饮,称为“过小年”。除夕夜则合家团圆大宴,称为“团岁”。宴毕大放火爆鞭炮,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晚辈分压岁钱。此后一家秉烛,“围炉守岁”,嗑瓜果通宵达旦,谓之“守岁”。

在《闽都别记》中,有不少有关除夕习俗的描述,如福州民间广为流传的“郑唐烧火爆”的故事,在第290回中就有生动的叙述。书中描述明代福州民间著名的滑稽才子郑唐,因平时好嘲弄人,为此得罪了不少人。有一年除夕夜,郑家父子正在烧火爆,突然有人指使棺材店的伙计抬来一部大棺材,两部小棺材,意在倒霉郑家父子。郑唐见状笑道:“我一家都平安,无人死。是那两个去买的要用,你们抬错至此,我亦不与汝白去,有红包送你等,出门赶抬去寻讨那说价交定之家便是。”此时抬棺的见其家无人死,不斥骂便万幸,复有红包得之,敢不抬回去?郑唐父子各抓盐米一把共摔之,喝曰:“新春斗柄回,进棺连进财,郑家烧火爆,除死无大灾。”此后闽人尤常言:“郑唐烧火爆,除死无大灾”,即谓此也!明清以来直至近现代,郑唐烧火爆的故事在福州民间广为流传,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由此引出“郑唐烧火爆,除死无大灾”的俗语,也自然地将人们引进几百年前那个到处烧火爆辞旧岁的除夕之夜,一幅古朴浓郁的乡土民俗画卷,悄然无声地展现在后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