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五节 饮食杂俗

作者:林蔚文 | 发布时间:2011-10-26 09:13:30 | 字数:8895

原始社会时期,福建地区处于荒蛮落后的原始生产状态。当时的人们或捕猎野兽,

采集野果,或水上渔猎,捞取贝类,饮毛茹血,过着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闽侯昙石

山、溪头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大量贝壳堆积,反映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还是沿江

沿海的水产品。秦汉时期,这种原始落后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变。当时农业相对

得到较大的发展,稻米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之一。但各种兽类、野果和鱼类、贝

类等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传统食物。《史记•货殖列传》在描述中国南方民众当时的生

活情景时说道:“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这

种情况同样符合福建地区。汉代以后,随着中原汉族人民的大量南来,中原先进的生

产技术和饮食风俗逐渐在福建各地传播开来。从此以后,福建民间的饮食生活开始迈

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唐宋以来,各地的饮食生活逐渐丰富多彩,饮酒、饮茶成风,

菜肴烹调技术日渐进步。明清时期,以福州菜为代表的闽菜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闽

中、闽南、闽北等地的民间风味小吃,也以花样品种丰富和地方特色鲜明而闻名海内

外。伴随着饮食生活的不断发展,各地民间相关的饮食习俗也在不同程度地流传,许

多习俗至今为止依然影响巨大,流传广泛。

明清时期,闽中等地的饮食习俗,在《闽都别记》中同样也有大量的描述。据统计,全书涉及此类习俗的大致有第6、9、11、34、39、67、78、88、103、106、127、136、139、152、161、163、164、187、188、199、232、265、292、301、319、334、352、366、372、377、391、392、399等章回。可谓内容庞杂,数量众多。除了日常饮食外,许多章节还分别提到民间闽菜、闽中风味特产如光饼、红糟、魺仔以及菜头、金瓜、糟盐五味等;提到酒店、老酒、行酒令、猜拳对饮等饮酒习俗。这些民间风味食品及饮食习俗,不少延续至今,影响久远。

闽菜又称“福建菜”,是福建地方风味菜肴的总称。其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

菜系组成,又以福州菜为代表。闽菜的主要特点是以海鲜为原料制作菜肴,一般常见的原料有各种海鱼和海蟹贝类等,其如黄鱼、海鳗、鱿鱼、墨鱼、虾、海参、红蟳、梭子蟹、蛏、蛤、海蚌、牡蛎等等。闽菜以炒、煎、溜、煨等烹调法见长,素以烹调技法精细、色泽鲜美、口味清淡爽口而着称。经过长期的传承提炼,现代一些著名的闽菜已经跻身于中国名菜之列。如佛跳墙、鸡汤汆海蚌、白炒鲜竹蛏、鸡茸金丝笋等,都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名优闽菜。

传统闽菜的烹调技艺有四大特色:一是刀工精巧细腻,运用片、切、剞等精刀法,

使菜料大小相等,厚薄均匀。不论其质地是否坚硬、酥烂脆嫩,都可以达到沁深融透、

生熟表里如一和外形美观的效果。如爆炒香螺片等,刀工多达到十分精湛的程度,成

盘出来,给人以美的感受。二是汤料讲究原汁原味,保证菜的味道和质量。一般闽菜

多采用海鲜做原料或汤料,通过精选各种主、辅料加以烹调,适当加入姜、葱之类的

调味品以除腥苦味,同时又可使各种菜肴保留它们的本味,因此闽菜有一汤十变的说

法。如羊肚炖蛏干、海蚌汆鸡汤等,都是味道鲜美,不腥不腻,汤水喝后让人感到十

分舒心。第三,闽菜的调味比较独特。闽菜一般比较偏重于甜和酸,同时又讲究清淡。

闽菜的用糖是其特色之一,如着名的荔枝肉、糖醋鱼等,都以用糖而着称。与此同时,

用醋又是闽菜的另一特色,如醋溜鱼、笋丝滑蛏汤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菜肴。虽然糖

醋幷用,但是厨师都会把握用量,做到甜而不腻,酸而不涩,兼之甜而去腥,酸而去

腻,使菜肴达到味道完美的境地。此外,闽菜还注意使用红糟、沙茶等作料,如红糟

鳗鱼等,都具有闽菜的独特风味。第四,闽菜的烹调讲究火候,注意保留原料的原形,

做到色、香、味、形具佳。烹调的技术主要有溜、爆、炒、蒸、炖、焖、煨等。只要

做到选料精细、泡发恰当、调味准确、制汤考究、火候适宜、烹调得体,不论是佛跳

墙等名菜,还是普通菜肴,都可以做到色香味美,形味具佳。据统计,流传至今的闽

菜菜肴已多达1000余种。

由福州百年老店聚春园首创的闽菜之首佛跳墙,集山珍海味之大全,是一道誉满

中外的福州传统名菜。民间传说,聚春园的创始人郑春发原为清代福建按察司官府的

厨师,经过长期的官厨生涯,逐渐掌握一手好厨艺。据说,郑春发在一次官府宴会上

向人秘密学到一道传世名菜的制作方法,后几经调炼,终于烹制出闻名中外的佛跳墙

名菜。佛跳墙选用上等海参、鲍鱼、干贝、鱼翅、鸡肫、猪蹄筋、火腿、鸭肉、羊肘、

鸽蛋等多种考究的原料,佐以花菇、冬笋、绍酒、冰糖、桂皮、姜片、白萝卜等辅料。

烹制方法比较复杂,先将几十种主辅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分批分层放入绍兴酒罐中,

用荷叶盖口封密,再盖上一个小碗,然后把酒罐放在木炭炉上,用文火慢慢煨制数小

时即成。佛跳墙把几十种原辅料煨于一罐,既混合各味之精华,又保持各自的特色。

其味独特鲜美,吃起来柔软嫩润,浓郁芳香,油而不腻,各料互相渗透,味中有味,

营养价值极高。品尝者对这道美味佳肴莫不称赞有加。据说这道菜原名“福寿全”,

此后有一名儒在品尝后赋诗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于是佛跳

墙之名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福建民间各类副食品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幷以花色品种多、荤素兼具、味道鲜美独特以及制作精细等特点而名扬海内外。肉类方面,猪肉除了传统的红烧、炖、焖、炒以及熏制成腊肉、腌肉等外,还可以制成肉松、肉燕等特色产品。清代福州著名的鼎日有等名牌肉松,即以其选料加工精细、味道鲜美而闻名中外,至今依然。各种鱼类的烹调方法也不少。一般大鱼如鲢鱼、鲤鱼和海产的黄瓜鱼、鳗鱼等,民间有红烧、油炸、炖或盐渍腌制成咸鱼等做法。一些小鱼由于数量多,各地渔民一般多晒干或以盐渍腌制成咸鱼,晒干的即《闽都别记》所说的魺仔。各种螃蟹,一般多鲜活蒸煮或烹炒而食,红蟳等海蟹成为公认的补品而价格不菲。沿海滩涂各种数量很多的小螃蟹,福州人统称为“螃蜞”。以这些螃蜞腌制的螃蜞酱,是闽中等地风味独特的下饭小菜。一些老华侨回乡后,都要寻来螃蜞酱下饭,重温故土乡情。各类虾以及蛤、蛏、牡蛎等贝类水产品,一般以鲜食为主,余下的晒干。各种蔬菜以及香菇、木耳、竹笋等是民间常见菜肴。以芥菜、包菜和萝卜、黄瓜等腌制的各种酸菜、腌菜、酱菜和萝卜干等亦是常见的农家菜。《闽都别记》提到的红糟,以古田、闽清一带所产最有特色。当地人喜用芥菜晒干加盐,再以红糟腌制,制成四季可食的糟菜,风味

独特。《闽都别记》提到的光饼,以福清县所出为最。光饼不但是闽中地区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食品之一,同时还包含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故事。闽中民间传说,明嘉靖年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部追击倭寇到福清的牛田镇,为了赢得时间,戚继光命令官兵随身带上一种以面粉烤炙的小圆饼。这种圆饼或干而有咸味,或松软而有甜味。士兵以草绳穿过饼中的圆孔,数十个饼就背在身上当干粮,边走边吃,不误战事,最终歼灭了倭寇。后人为纪念戚继光的功绩,就把这种饼叫做“光饼”或“征东饼”。百余年来,多少海外乡亲漂泊归来,总要先尝尝久违的福清光饼,以解思乡之苦。把光饼掰开,夹入蛏、韭菜、紫菜等佐料;或将蛎饼夹入光饼,成了风味独特的蛎饼夹光饼。在光饼中分别夹上肉、辣菜或苔菜而成的肉夹饼、辣菜饼和苔菜饼,也是闽中各地民众爱吃的小吃。旧时福州等地民间常见穿街走巷的小贩叫卖光饼的吆喝声:“提菜饼,辣菜饼,猪油渣夹我福清饼。”声声叫卖,乡音嘹绕,令人痴醉。

与光饼齐名的闽中民间传统特色食品,还有鱼丸、蛎饼、鼎边糊、线面、芋泥等

等。旧时福州南台下渡一带,在三月迎大王等乡间祭祀时,家家户户都要煮鼎边糊。直至二三十年前,福州等地街边鼎边糊小吃店仍然比比皆是。许多海外华侨回来都要尝尝故乡的鱼丸、蛎饼、光饼和鼎边糊,这些传统特色食品成了寄系乡情的一根特殊纽带。线面即长条线面,闽中各地制作的线面以优质面粉加上盐等发酵后精制而成。

其质地柔而韧,线条匀而细,入汤不糊,易熟好吃,配以料汤,或煮或捞,都很方便。闽中各地民间对线面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其面丝如线而长,寓意着长命百岁。因此民间无论做寿庆、结婚、小孩满月等喜庆活动,都要吃一碗线面以示圆满或长寿。亲朋好友出远门或有客人来,旧时也要煮一碗线面,加上两个太平蛋以祝平安。至于寿宴、婚宴和满月酒等宴会,也一定要有线面以饷主客人。每逢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煮食线面,以祝福家人健康长寿,这种习俗至今仍然。福州的线面长可达一两米,因此做面师傅在扎面时会在面头上扎上红线。民间对面的称呼多种多样,祝寿送线面称“寿面”,结婚订婚送线面称“喜面”,小孩满月送面称“满月面”,亲友出远门或归来也要煮上一碗线面,另加两个太平蛋,称为“太平面”。这种饮食风俗,已把单纯的吃面与意念中的祝福联系在一起了。

《闽都别记》在不少章节中反复提到酒店、老酒以及行酒令、猜拳对饮等饮酒习

俗,对清代福州等地的酒铺和民间常见的饮酒猜拳等习俗有许多生动的描述。这些描

述不但反映了当时社会饮酒风气的盛行,同时也揭示了民间饮酒习俗的多姿多彩。福

建民间酿酒、饮酒的历史都很悠久。现代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汉代的一些墓葬遗址中,

就已经发现有酒杯、酒壶等遗物随葬。唐宋以来,福建民间饮酒习俗已经出现多样

化。民间每遇喜庆或宾客临门,主人总要把酒相迎,闽北、闽南等地自古就有“无

客不提壶”的说法。清代福建人梁章钜《浪迹续谈》说:“浦城土物以红酒为最,

浦人最珍惜之,饷客以此为敬。”各地好客的传统在酒具上也可见豪气,如闽北、

闽东及闽西山区农民饮酒待客多用海碗。沿海农民和渔民也很好酒和豪爽,每有客

至,往往以大酒杯盛酒款待,让人一醉方休。唐宋以来,福建各地民间酿造的酒多

种多样。明清前后,闽中地区就有青红酒、花酒、竹叶青等,闽北有邵武老冬、浦

城红酒和政和金樱子酒,闽南有泉州老烧、漳州国公烧等。清人周亮工《闽小纪》

卷1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自浦城至延平,如玉带春、梨花白,品类杂出,

实皆腊白耳。会城独多佳酒……以曾家之莲须白为最。莆人以重九日采草为曲,郊

外儿女如蚁归,则和米捣成如弹丸大。重酿,莆酒名,似三白。玉带春,建酒名。

莆人以长至前合酿,入夏不坏。襄陵,酒名,其曲夜则欢露,昼复晒之,味严洌,

纵量大者,饮不过五斤。三山以蓝酒、直益为最,又有莲须酒、冬白老……白甜,

即官白酒,又有麻姑酒,新醅酒。短白,即延平之水酒。延人至今犹用宋钱相贸易,

呼为老钱。顺昌酒出本县者佳。酒未酿日生烧,顺人取药和之,埋地中,至隔年出

之,则藏以小罐,盛以竹筐,运他处蔸之,亦曰五香烧。建宁有梨花春、河清、西

施红、状元红。以河清为冠,味沉厚。……潭阳有赛京华、健步、驻颜。九种兰。九

种兰,经春、夏、秋三季,每过一月则易一种兰香。唯李家延宾则九种次第而陈,

玉液琼浆,不足喻矣。”

福建民间称喝酒为“吃酒”,往往喜欢将酒置壶中在沸水或热水中温热,称为“烫酒”,尤其在冬季温酒祛寒,助人酒兴。各地均有在酒桌上劝酒的习俗,饮乐时好请拳行令,以增强气氛。酒令行猜与全国各地相仿,以数字令为多,再配方言和地方小调,更见情趣。在现代地方,主人喜为客人斟满酒,口称“满上”,表示敬酒者诚心诚意,饮者则也须尽心尽意。闽南一些地方还有“七分茶,八分酒”之说,即喝酒只到八分,留有余地。旧时各地民间的酒铺往往在店前树有酒旗,上书“酒”或“酒库”等字。

酒肆里跑堂“酒来”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充满民间酒饮的古老情调。近代闽东霞浦等

地民间还流传一首《酒店谣》,歌谣充满了昔日民间酒肆淳朴的乡土情调:“满脸红

红杜康客,清心透凉八宝茶,客人吃我陈年酒,一年四季脚手轻,风头雨尾没你份,

凶神恶煞靡兜身。客来客去不离我,大事小事我做前,请佛要我三杯酒,除邪也要酒

三杯,有钱人客我不欺,没钱的客不欺人,均月吃酒晓得意,不做醉鬼倒地人。”

至于其他饮食习俗,各地大同小异,互有特色。福建古称“海滨邹鲁之乡”,广大民众素来知礼而好客。凡见亲朋好友或接待客人,一般都是一请喝茶,二请点心。福州等地待客的点心主要有线面、扁肉等,吃了线面,就意味着长(常)来长(常)往。各地民间在新年时一般还用柑橘、糍粑、蜜饯等款待客人以示热情,同时也以此寓意主客生活甜美,万事如意。在待客礼俗中,各地最有特点的食物就是请客人吃鸡蛋或鸭蛋。福州等地待客一般要煮线面,另加两个鸭蛋,谓之太平面,民间因此有“吃蛋讲太平”的俗语。闽北、闽西等地每有客至,也要请吃一个染红的鸡蛋以示吉利。闽南一带民间在春节期间待客,要煮一碗加糖的红枣鸡蛋,俗称“甜蛋”。甜蛋一般是两个或四个,当地习俗,客人不能全部吃下,至少须留一个。因为当地方言称鸡蛋为“鸡春”,“春”又与“神”谐音。留下一两个鸡蛋,以作为“留春”的彩气。类似习俗在省内其他地方也能见到,如福州民间在相亲时请客人吃蛋,碗上盛有两个蛋。如果相亲者有意,就只能吃一个,留一个。如果无意,则不要吃蛋。在一些民间,蛋的数目还有各种含义。如闽西等地请客人吃一个蛋,寓意一路顺风或一切如意。有的地方请吃两个蛋,寓好事成双。有的地方方言“三”与“生”谐音,因此在过生日时要吃三个蛋,以寓生生不息,长命百岁。六有六合或六六大顺的彩头,因此各地民间多以此数馈赠客人。九有久长之意,十象征十全十美,这两个数目在结婚喜庆等场合比较常用。送人12个红蛋,一般多用于祝寿,表示一轮甲子之数。

福建各地民间设宴多称为“办酒”。各种宴席大致可以分为婚宴、祝寿宴、满月酒、上梁酒、岁时节庆宴席、待客宴、敬神宴席、丧宴以及其他宴席等。婚宴、敬神宴等宴席一般规模比较大,年节宴席和待客宴范围较小,其他的一般视情而定,不一而足。明清以来,各地宴席的情形大同小异,如清雍正《永安县志》卷9说:“宴会向来所用之物价最廉,今则山珍海味其价数倍,年节酒席俱裁革不行。”民国以来,各地宴席攀比之风渐盛,其俗更趋奢华。如民国《政和县志》卷20说:“宴客原用八簋,近渐尚华美,富民宴饮多用四小碗、八大碗、四点心、十小盘。又以麦面为之殿。肴蔬则以油腻煎炒,殊属奢靡。”民国《同安县志》卷22说:“通常酒食或十大碗,或八大碗,添二海碗盛甜汤(如糖莲、杏酥类)。稍丰者四海碗,亦有杂以中碗又果碟者。近则日趋奢侈,用燕窝、鱼翅、烧烤猪鸡鸭鱼。多有一席所费不下数十金者。”

各地的宴席习俗既有共性,又互有特色。闽中地区的宴席素以福州为代表。福州民间婚宴、寿宴、满月酒等喜庆宴席一般称为“大席”,多为晚宴,比较隆重。宴席的菜肴约有十余道,选料不外乎各种海鲜和山珍。出菜次序一般先上四炒盘,随后而上的为六大件或八大件,民间通常称为“大菜”。高级大菜有鱼翅、燕窝、大蚌等,普通大菜则有全蒸红蟳、清炖河鳗、清炖鳖裙、四宝菜、十锦火锅、炒香螺片、椒盐鳝鱼、明煎大虾、香菇炖水鸭等。大席菜肴上齐后,通常还有糕点和甜汤等。在福清、长乐等地,有的地方婚宴从结婚前晚一直办到婚后次日早上,多达五六餐。最丰盛的是结婚当晚的酒宴,一般有20道菜,多者达30道。若是寿宴,必有寿面,俗称“太平面”,点心中必有红色的寿桃包,以示祝寿。满月、做晬等酒席一般只请至亲好友,规模较小,席中多上红桃包、太平蛋面等以寓祈祝。凡婚喜宴,开席前或席中均要鸣放爆竹以示庆贺,气氛热烈。闽南各地的喜庆宴席总的风格和规模与福州各地类似,惟其菜肴不及福州的甜与酸而更注重味道的鲜美。泉州等地婚宴一般为24道菜,多者达36道,其中多备全鸡、全鸭等以示十全十美。现在许多城镇宴席大多追求高档,讲究气派,菜肴一般以海鲜水产品为主。除婚宴外,一般喜庆筵席也多在14道以上,最后以甜水果收席,以示结果圆满。生男孩满月、四个月或周岁宴,则备油饭和线面,以祈祝健康长大。旧时闽北民间的大席也有八大碗、八小碗、四点心之类的规格,邵武等地的宴席名菜有当地产的田鸡、鲶鱼头和鹧鸪等,独具山乡风味。南平民间的喜酒又分进门桌与三折水。结婚当日之席谓“进门桌”,酬亲友之席谓“三折水”,也称“谢酒”。出有四炒盘、八大碗和两点心。当地还有一种叫“亲母酒”,是专门为请亲母所办的,又叫“满汉席”,富贵人家出有鱼翅、燕窝等十几道名贵菜,很为讲究。闽西各地民间办筵席大都重于质好量多,幷不讲究色味。宴席大致有八热食八大碗、六热食八大碗或四热食八大碗等规格。一般以各种肉类为主,如武平等地的宴席最后一道菜就为红烧扣肉。永定等地民间的满月、周岁宴席或亲人聚庆时,一般要上红汤丸以示喜庆团圆。筵席中鸡头摆设应朝向首席,以示尊敬,但不食用,否则会被视为失礼。

福建各地民间的丧宴大多比较简单。福州冥席中的饭菜,专供午宴之用。此类筵席一般比较简单,不大讲究菜肴的质量。福州郊县丧家办酒称“息罩”或“出棺饭”,第一道菜用豆腐或大块肉以区别其它酒席。闽中丧家办酒席,相沿成俗都要出羊肉这一道菜,俗称“羊肉袋”。民间俗认为羊吃奶时都是双脚跪地,由于羊懂哺乳之恩,因此丧宴上食羊肉有不忘哺乳之恩的含义,或称“食羊肉表孝心”。旧时闽南各地民间办丧事,多以干饭配鱼脯款待吊丧亲友,俗称“鱼脯饭”。近年筵席之风渐开,有的多至20余道菜。当地办丧事,主家不得操办,概由亲戚主持。平和人办丧事,开宴每桌必备鸡,因当地鸡为宴席第一道大菜。酒虽备但不多,一般不设椅,大多站着或蹲着进餐,以“食平安图吉利”。闽北民间丧事酒宴传统以素菜为主,佐以大块猪肉和少量羊肉,俗称“吃大块”。南平樟湖坂一带民间丧宴要吃三两重的大肥肉,这种食大肉之俗,疑是远古时期食亲习俗的孓遗。

福建各地的宴席礼俗多讲究席位的排列。桌次客席大小排列的通例是,桌列应面向大门(或厅口)从左到右排列,以一厅6桌为例,厅左上角为首桌,右上角为次,左中为三,右中为四,左下为五,右下为六。上厅多为全席桌,下厅多为普通桌。旧时男女一般分桌坐,现在不大讲究。客席座位每桌一般为10—12人,东为大,西次之,北又次之,南最小,故司酒者一般坐南方,类似于现在酒楼宴席“买单”者的位置。一席中,居东方靠北的一位为最大,俗称“东一位”或“首位”。东一位的客人一般都要由地位或辈分较高者入座,全席客人均视其行动为准,其举止言谈须适时得体,还应知晓宴毕何时退席为最佳,以免砸席。民国《长乐县志》卷16说:“设席之家,多鸣锣里人,召众人饮。首座者必着衣冠,宴毕,首座者未离席,众不敢起。”凡大规模宴席,都定有席次,即首席、次席、三席及普通席。喜庆筵席,首席为“娘亲”坐本席。第二桌(次席)为新郎祖母亲戚(舅公等)坐席,其余各席,按亲戚亲疏远近排列,朋友、邻里或按辈份大小坐各余席。闽中有些地方婚宴首席大位要让座于媒人,新房落成的筵席首席大位为地理先生。各地民间办满月酒等酒宴,首席则要安排给外公、外婆。此外,各地宴席上还有其他一些规矩,如客人落座后,由司酒员视察时宜,即行斟酒,把酒一般由主人或晚辈代替,斟酒也按位次大小而分先后。敬酒时,位卑者应向位尊者行敬,受敬者也应回敬。不能饮者,如遇人敬酒,不可拒绝,宜举杯饮少许,以示礼到,口称歉意,反劝对方痛饮,这样才算尽礼。席间谈吐须轻声,以对方听到为好,待大家酒酣行令猜拳时方可纵情。如须中途退席,应向同席者或主人说明理由,幷示歉意,不可贸然而退。

各地与宴席有关的禁忌也不少。如福州等地,遇寿庆客人要抱拳对主人说“祝寿”,其他的喜庆一般均说“恭喜”。惟丧宴,客人以肃然不语表示哀痛为佳,至多说一声“保重”。宴会上,主人劝酒说“请多用”,客人则说“吃好了”而不说“吃完了”,以免涉嫌不吉利。福州的寿宴和喜宴必有一碗太平燕。太平燕谓“大菜”,出大菜要放鞭炮,放过鞭炮后还要等待主人来敬酒,在这之前不能动筷。最后一道全头鱼,主客都不能吃,因为全头鱼“有头有尾”,象征有余,由主人收起。各地在婚丧两种宴席中,菜盘碗碟都忌重迭相放,以免触犯“重丧”或“重婚”的彩头,这种禁忌在丧席上尤甚。

各地民间还流传许多饮食禁忌。如民间都忌浪费粮食,因此在吃饭时一般都忌乱丢饭粒或饭碗内残留米粒。闽中、闽南等地都有“糟蹋粮食会被雷公打”的说法。一些民间俗传,平时吃饭不吃干净,小孩长大后会麻脸或娶到麻脸婆。这些习俗虽然幷不完全科学,但其宣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从小培养人们珍惜粮食的道德观念,可谓一大良俗。旧时福建各地农民对耕牛都心存感激之情,因此不少地方的人都忌食牛肉,认为牛助农耕,食之者不祥。闽中、闽南等地忌小孩食孵过小鸡的老母鸡肉,民间认为食老鸡母的肉,孩子会常患病或变得愚钝。忌让孩童吃鸡爪,认为吃了鸡爪后手会颤抖,拿不住笔,福州民间俗称为“病颤公”。各地民间一般忌吃饭时看镜子,俗信吃饭时看镜子,以后讲话会口吃。闽南民间吃饭时忌换座位,尤忌女孩换位,认为这样该女日后结婚后会有再嫁之虞。闽北邵武等地山区吃饭时大人小孩均禁止讲话,当地民间认为话多会破财。闽南一带俗称“饭神皇帝大”,因此吃饭时随便讲话或吵骂,有亵渎神灵之嫌。各地民间在平时吃饭时还忌用筷子敲碗,俗认为只有乞丐吃饭才这样做。吃饭时,忌用筷子指人,认为这是失礼之举。各地民间在过年或婚娶、相亲时,都忌打破器皿,尤忌打破碗,民间认为此时如打破碗会预兆不祥。因此无论大人小孩都要小心翼翼,不敢破碗。

各地民间还有一些有关丧葬的饮食禁忌。如在平时忌把筷子插在饭上,因为民间

认为死人吃脚尾饭才有此举。闽南等地忌用一根筷子挑或叉食物,称若如此,日后婚嫁会丧偶。忌折断筷子,俗信此举兆示家中要死人。忌饭后倒扣碗,认为倒扣碗乃祭祀神鬼时的举措,以示弃碗给鬼神,与之阴阳隔绝,一刀两断。闽中、闽南等地民间忌吃饭时呼“捧饭”。福建民间丧俗,人死后每七日作一次旬,称“祭旬”或“做七”。在这期间,丧家要早晚以饭菜祭灵,幷举家号哭,请亡灵吃孝饭,俗称“捧饭”,所以“捧饭”渐成丧家专用话。福州民间骂人的话有“捧盳捧饭”之句,就是指此类事。

福建沿海的渔民和疍民也有一些繁杂的饮食禁忌。如一些渔民吃完鱼,不能把筷

子放在碗沿,而要用筷子在碗上绕几周,而后放下,这主要是出于怕船搁浅的心态。筷子绕碗几绕,表示渔船绕过暗礁和浅滩,可以安稳停泊。沿海各地渔民在煎鱼和吃鱼时都忌讳把鱼翻过来,认为鱼翻身会意味着出海翻船。闽南沿海渔民至今还有不准把碗筷丢下海的习俗,他们认为让碗、筷掉入海中,就意味着会丢掉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