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三节 闽西南等地的崇蛇习俗

作者:林蔚文 | 发布时间:2013-07-18 13:46:05 | 字数:3494

闽西南自古多蛇,各地的崇蛇之俗亦不少见。宋开庆元年(1259年)编纂的《临汀志》载说,长汀县南百八十里有灵蛇山,“山旧多蛇,下有佛庐及蛇山庙。”此外该志还载长汀有灵蛇庙多处。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8载上杭县灵蛇山,“峭拔凌空,旧传山有巨蟒出没,人过其处必祷之,故名。”另据清《长汀县志》卷26载,清代长汀西门外罗汉岭有蛇王宫一座,宫内祀有蛇王菩萨像。蛇王形似僧人,青面獠牙,面目可憎,手执一鎚,足下缠一蛇,其左右两侧还分立二侍者。神像以木雕刻,形态逼真。20世纪30年代,由于战乱,该神像被四处转移,最后终为厦门大学有识之士妥加保护收藏,神像今藏厦大人类博物馆。至于长汀的蛇王宫在20世纪40年代尚存,但今已废。

福建南部大致从惠安县以下经厦门、漳州直至与潮汕交界等处,皆可称闽南。唐宋以来,闽南的漳州、平和、厦门、永春等地,也有一些崇蛇遗俗流传于世。如清代人施鸿保《闽杂记》卷12载:“漳州府城南门外有南台庙,俗称蛇王庙,其神是一僧像,府志及龙溪县志皆不载,不知其所自始。相传城中人有被蛇噬者,诣庙诉之,其痛自止,随有一蛇或腰断路旁,或首断在庙中廊庑间,俗谓蛇王治其罪也。惟林野间被噬者,诉之不验。”据此可知明清前后,漳州建有蛇王庙,当地民众对蛇神信奉乃笃,以致将蛇神的灵验传得神乎其神。

另外,在漳州及平和等地,当地人民至今为止仍信奉一个称为“侍者公”的神灵,实际上“侍者公”也就是蛇神。据清光绪《平和县志》卷12载:“三平寺,山水佳胜,唐义中大师自芝山来三平,其夜众鬼魂师投百丈际,缒石沉之。还,见师晏坐自若,由是敬服,乞为架院,愿闭目七日,师许之,未五日,师忽开目,则院已成,惟山门未就。众鬼皆走,其走不及者化为蛇,中一大魅,师戏擒住令随从指使命,曰毛侍者,每着灵异。师示寂后,显应异常,凡游人拜谒,欲观侍者,但一默祷,则有蛇虺应念而至,攸忽甚众,不解从来。或有不诚,辄为之祟,或许愿未赛,家内每现侍者。宋时寺坏,吏部尚书颜颐仲家居,一日砚池内忽见一蛇,攸然而大且有异质,骇问左右。有认知者,日三平侍者也,尚书遣人到寺占之,则寺已就颓,乃捐金营建,复田租。寺外有侍郎亭及卓锡树,内有颜尚书像。”该卷还载:“蛇侍者,义中禅师所擒住邪魅也,其蛇无毒,不噬人,顶起金色,攸忽有无,随念隐现”,说得活灵活现。

漳州、平和等地民间的“侍者公”传说,和《平和县志》上引内容大同小异。传说1000多年前,当地有一蛇妖作祟,危害人民。唐会昌五年(845年),有一僧人杨义以法力制服蛇妖,蛇妖从此改邪归正,成为杨义和尚的随从侍者。久而久之,由于这位侍者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得以成神,于是大家就塑其神像,称之为“侍者公”。

漳州、平和等地的“侍者公”庙甚多,如漳州浦头文芙楼边有一“侍者公庙”,庙内供奉一蛇神,民间传说此蛇神头为八卦形,因此不会伤害人。在漳州往三平祖师庙的途中,距三平寺约5公里,有一侍者公岭,其上有一“侍者公庙”,庙内供奉四尊蛇侍者神像,个个青面獠牙,手执一蛇,蛇身缠绕至项上。该庙前有亭名“大歇困”,其石柱楹联为:

道分三平宁镇侍者,

亭当十里用憩行人,

三平分镇神威显赫,

峻岭称尊庙貌巍峨。

至于平和县三平寺,更是“侍者公”的出世地,至今人们仍诚祀义中禅师及“侍者公”。三平寺位于平和县文岭乡三平村,距漳州市约30公里,是闽南一所著名的千年古刹。据方志记载,“登者必历三阴三平,乃至岩顶”,方可到寺,因而寺名三平。现存的三平寺是清末重建,近现代屡有修葺。寺倚山而建,坐北朝南,前低后高,沿一条中轴线建有大雄宝殿、祖殿、塔殿及僧房等建筑群,主次分明,结构严密,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具有宏大的气魄和规模。

祖殿即广济大师(义中禅师的谥号)的享殿,此殿在义中禅师圆寂一年后亦即唐咸通十四年始建(873年),殿中供奉广济大师金身塑像,两边侍立四尊青面獠牙的侍者,这也就是“侍者公”了。

从上述记载及传说分析,不难见到“侍者公”蛇神的真面目。只是人们先把它列为蛇妖或鬼魅,经禅师的降服后造福于人,最后始被人们尊之为神加以崇祀。这其间较之“九使”蛇神等似乎走过了更加曲折的道路。但这当然也是蛇神崇拜在这里的折射反映罢了。不管前面如何变化,最终“侍者公”的面目仍是蛇神而已。不过,其较之祖先崇拜内涵,当又是另一种文化类型了。

另据介绍,在三平村一带,生长着一种黑色的无毒蛇,一般有一尺多长。这些蛇经常出入于民宅居室,但不危害人类。因此当地人从不怕这种蛇,人蛇共处,习以为常。有时人在床上睡,蛇在床下爬,甚至还爬入被窝,与人共眠。当地人认为这种蛇就是“侍者公”,是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灵,家中有蛇,是家运昌盛吉祥的象征。“侍者公”在家里越多,就越吉利。因此都将其尊为神灵加以保护,从来不敢打杀它们。这些现象也反映了当地人民虔诚的崇蛇意念。

此外,在闽南一些地方,人们将蜥蜴称为“四脚蛇”而归入蛇神崇拜行列,他们认为“四脚蛇”也是善良之蛇。更有甚者,还有将被“四脚蛇”咬了的事情看作是对一生有久远影响的吉兆而大感高兴。至于闽南各地广为流传的“蛇郎君”的民间故事,无疑也显露其崇蛇遗风,这将在另一章中论述。

另据故老介绍,清代永春州(今永春县)曾有蛇王庙,但此庙早已不存。

闽北地区唐宋以来的崇蛇习俗也不少见,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载,宋绍兴廿九年(1159年),“建州政和人往莆田卖一处子,初云以为妾。既得,为汤沐,涂膏泽,鲜衣艳服置诸别室,不敢犯……所携唯一笼,扃钥乃固,每日暮,必焚香启钥,拜跪惟谨……过数日,用。黄昏时至笼前,陈设酒果,祷祀毕,明灯锁户而去……良久,一大蟒自出,蛇蜒迟回首,若有所畏,既而不见……”这里记述了闽北政和人买一女子拟祭蟒蛇的可怕情景,其与汉代李寄斩蛇故事中的人祭现象十分相似,反映了当地畸形的崇蛇内涵。

另据明嘉靖《建阳县志》卷7载,“宋陈升之将生,母荆国夫人曾闻卧榻有声者,累日索之,无所见。既产升之,其声即止,得大蛇脱于褥下,鳞甲首尾俱备,腹下脱一鳞。公既长,腹亦一鳞,可磨指甲,仕宋封秀国公。”这就是县志所谓的“灵蛇脱褥”,将蛇的神灵与人的出仕合为一体,蛇神崇拜可见一斑。

闽东地区的蛇神崇拜民俗,主要见于部分畲族居民及疍民之中。据介绍,畲

族传统的“二月二”歌会与蛇神有关。福鼎县双华村的畲民,每年都在这一天举办歌会,称之“会亲日”。相传当地畲民在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下令迁界时,他们的祖先从浙江苍南县的莆门和甘溪迁入福鼎县。一天晚上,突然狂风暴雨,在他们祖先开基的石洞中爬出两条赤黄、青蓝的大蛇盘在屋基上。人们两次将蛇放入水中,两蛇却一次又一次返回屋基上。至第三次,祖头公(族长)亲自把蛇送到水口去放生,并焚香祷告:“二位蛇仙,请入棠海,成龙上天。若恋热土,请留本境,形相莫现,起宫你往,年年‘做福’,保护‘山哈’(畲民)平安,风调雨顺,岁岁丰年。”当天晚上,这两只蛇没有回来,但祖头公在夜里却梦见一位红面和一位青面将军向他致谢。祖头公醒来之后,就召集众畲民,择二月初二日在水口盖起石板宫,塑红面和青面将军像以祭祀。这二尊神像,自然是二蛇的化身。从此以后,双华一带畲民人丁兴旺,亲戚遍及浙东和闽东各县。为此,祖头公就定“二月二”这天为“会亲日”,许多人聚集双华,唱歌会亲,祭祀二神。“二月二”从此也成了当地最大的节日,世代相传,至今不衰。

畲民崇蛇的另一资料,见于葛金烺的《畲女词》,其曰:“果然风俗是蛮方,地虎天龙别样妆,(葛注:髻作蛇形,名天龙,鞋作虎形,名地虎。)休向槃瓠论支派,本来女子叶蛇样。”(葛注:俗以畲女为蛇种,或云高辛公主之裔,未知孰是。)葛金烺(1837——1890年),字景亮,浙江平湖人,清光绪十二年进士,著有《传朴堂诗稿》,这首《畲女词》,比较清楚地描述了清代闽浙地区畲女的某些崇蛇习俗。关于畲民的崇蛇之俗,除此之外,较为少见。一般而言,中国的畲族和瑶族一样,都是信奉槃瓠为祖先图腾,这是公认的事实。畲民崇蛇实属少见,但在闽东等地,却又确实存在。据此,有的学者认为畲蛇音通,畲即蛇,蛇即越,因此,畲族就是古代百越民族的后裔。这一说法与畲、瑶同源于武陵蛮的观点截然不同,本处不讨论这一问题,但还是将畲民崇蛇的有关事例列出,做为福建崇蛇民俗的内容之一加以考察。

除畲民外,闽东沿海地区的疍民也存在崇蛇之俗。民国14年《霞浦县志》卷24载:“九使庙,原在道前街遵善境,今徙建于东郊,诞日里人祭。一在三沙一甲境,清乾隆间建,嘉庆十年里人倡捐建,九月初九日诞,里人祀之。”如本章一、二节所述,闽中等地广泛流传“九使”蛇神的传说,疍民等民众祀之乃诚。霞浦等地的水上疍民不但同样诚祀,而且还在三沙等地立庙,可见当地人民崇拜蛇神也是十分热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