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四节 有关问题的讨论

作者:林蔚文 | 发布时间:2013-07-18 13:51:22 | 字数:4397

福建南平樟湖坂镇的崇蛇民俗,不但有明代的文献记载,而且还有保留至今的蛇王庙、游蛇灯、赛蛇神庙会以及一批珍贵的民俗文物,因此,其民俗文化内涵比较完整、真实。这在于福建境内乃至中国南方其他地区已极少见,因此其研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著者对樟湖坂地区进行多次田野民俗追踪考察期间,福建省内外的一些研究学者也开始对樟湖坂民间的崇蛇民俗引为重视并进行考察。如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的汪毅夫研究员等人也在当地做了深入的考察工作。在学术交流中,我们对此问题都有共同的认知。从樟湖坂崇蛇民俗的有关文化内涵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从而也可以从中探讨不少问题。

一、樟湖坂的崇蛇民俗,是以蛇王庙为轴心,加上每年正月元宵节的游蛇灯活动和七月初七的赛神庙会活动,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崇蛇民俗文化体系。这三者之间,互相联系,关系密切,始终是围绕着蛇神崇拜这一中心而展开的。就以游蛇灯活动而言,虽然时至今日的这种活动在某些形式上掺杂了一些现代的文化色彩,如灯笼上的熊猫剪纸图案及“人民万岁”口号式文字等,但其主体仍不失为崇拜蛇神活动的再现。如以蛇头、蛇身及蛇尾构成的蛇灯队伍,从其文化深层而言,自然是寓意中的蛇神再现,因此当地人最忌从灯板(蛇身)上跨过,如有冒犯,被认为会触犯神灵而引起众怒。这一流传已久的禁忌,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另外,如果有人说这蛇头模型像龙头,当地人就会不假思索地说,这是蛇头,不是龙头。同样,当地民众一直称这种灯为“竹蛇灯”,从来不会与中国民间司空见惯的舞龙灯活动混为一谈。

赛蛇神的活动更是如此。其筹备活动及最后的酬神演戏活动不但都要在蛇王

庙中进行,同时蓄养的活蛇也要由蛇王庙中的庙祝收发。“连公”等蛇神塑像更是赛神活动所必须抬出亮相的。游行时人蛇共处及其亲切感,也充分表达了人们对蛇神的虔诚崇敬。另一方面,每年春秋二季的游蛇灯及赛神庙会活动,对于巩固和增加民众的蛇神崇拜意识,无疑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等运动之后,蛇王庙中一批珍贵的崇蛇民俗文物仍能完好地被民众长期秘密地保存下来,单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蛇神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此外,当地人对蛇神还存在很深的敬畏心情,他们忌在蛇神面前称蛇。如称蛇王庙为连公庙、福庆堂等。明知庙中供的是一只蟒蛇精,但从不敢直呼其为蛇,而只能恭敬地称之为“连公”、“连公菩萨”或“连公圣爷”。赛神时人手一蛇,也是或握或缠,任其在身上缠梭,并且认为它们很温驯,不会咬人,等等。更有甚者,蛇王庙中的庙祝,人们私下称之为“蛇爸”,公开场合多呼为“契爸”即义父之意,把介于人蛇之间的庙祝也抬到了很高的位置,爱鸟及屋,其情可嘉。至于蛇王庙石柱上“登斯台莫潦草拜几拜,履此地试仔细思一思”的对联,在野朴之中也蕴藏着对蛇神的几多崇敬之情。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现在蛇王庙中恢复的神像及其侍神设置等,确实有些道教文化的色彩,如所谓的“九天行雷法主”等称号,与蛇神原貌风马牛不相及。民间现在的一些有关“连公”的传说,或多或少也受到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表面上看,蛇王庙及蛇神似乎蒙上了一层道教文化的色彩。但是,从深层次的实质文化观察,樟湖坂蛇王庙及其有关崇蛇民俗活动等等,仍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早期原始、古朴的崇蛇内涵。其一,明人谢肇淛直呼其为蛇王庙,并记庙中蓄蛇及七月赛神活动等事例,这些状况至今未变。其二,当地民众众口一辞,认为“连公”是一只蟒蛇精,而没有说是“九天行雷法主”等“法名”。至于庙中的有关民俗文物,如蓄蛇瓮以及铁花瓶上的蛇首附耳雕塑,都是十分典型的崇蛇民俗文物,足证“连公庙”是蛇神庙无疑。其三,当地流传至今的游蛇灯及七夕赛蛇神庙会,始终都以蛇神祭祀为实质内容,其保留的崇蛇文化内涵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尽管近现代民间抹以一些道教文化的色彩,但其原始真实的崇蛇文化内涵并没有因此而被遮盖。相反,樟湖坂的蛇王庙——游蛇灯活动——赛蛇神庙会——以及当地民众强烈的崇蛇意识等四个要素,已经构成了比较完整、原始的崇蛇文化内涵。而这四大要素的共同存在,恰恰是当今福建及中国南方各地此类习俗所极少发现的,因而其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损失。

二、樟湖坂的崇蛇民俗与古代百越民族的崇蛇习俗有不少共似之处。百越民族山居水处,长期以来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因此,越人以蛇神为祖先图腾的同时,也兼有为水上保护神者。樟湖坂的崇蛇民俗在近水及视蛇神为水上保护神这两方面,与百越崇蛇之俗有着十分相似的内涵。

首先,从蛇王庙的选址来看,尽管樟湖坂镇方圆数十里,也不乏丘陵山岗,但是当地这座唯一的蛇王庙却选择建造于濒临闽江的水边。这种选择在宗教意识浓厚的古代,不能认为是无意识的。应该说,蛇王庙择址于水际,这与蛇神——水上保护神的这一神性完全有关。有例可举的如福建沿海各地到处可见的妈祖庙一样,由于妈祖是人们信奉的海上保护神,因此除了少数山区内陆外,其他地方大多选择在濒临海边水际的地方建庙,这也是神性之使然。另外,在游蛇灯及赛神庙会活动中,也可以发现蛇神与水的密切关系。人们在游蛇灯活动的高潮中,

也就要集中于闽江水边狂欢旋舞,蛇头蛇尾模型也必须在闽江边上焚烧以送神上天。赛神活动开始前,人们将蛇交给“蛇爸”,“蛇爸”则要用水细心养蛇。赛神结束后,无论大小活蛇,都要全部放归闽江水中。这些都十分明显折射反映了蛇与水的密切关系。

樟湖坂的蛇神,其主要神性就是水上保护神。樟湖坂地处南平与福州的中间,这里历史上水运发达,至迟在宋代就是北通南平闽北各地,南达福州省会的重要水上枢纽和水运货物集散地。清同治年间立的《水陆平安》碑,碑额的“水陆平安”四字已十分明确指出了船工们崇祀“连公圣爷”的真正目的。在调查考察中,当地许多老人对蛇神就是水上保护神的说法有一致的认同。据陈学金等老人介绍,40-50年前,当地行船放木排的人很多,一有人遇到触礁翻船等灾难,遇难者的家人们就纷纷赶到蛇王庙内烧香跪拜祷告,祈求蛇神拯灾救难,保佑人员安全。除了蛇王庙外,当地还有不少佛教寺庙乃至天主教堂,但人们在此时都选择了蛇王庙而不进其他庙堂,这也十分明确揭示了蛇神做为水上保护神的事实。

当然,近现代一些人为求消灾祛难,或求发财致富等,也找上了经常“显灵”的蛇王庙,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它并不影响蛇神做为水上保护神的传统固有神性。

樟湖坂的蛇神之所以充当水上保护神的角色,不但与当地长期传统的水上劳作有关,同时也与百越(闽越)人的近水及崇蛇遗风有关系。千百年来,闽江流域的崇蛇之俗源远流长,早期闽越人的崇蛇之俗对它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位于闽江之滨的樟湖坂自然也不会例外,此容后述。

三、关于蛇王庙的建造年代和庙产问题。由于谢肇淛《长溪琐记》的明确记载和《万寿无疆》碑的碑文记载,我们对这两个问题可以有个大致的认识。谢肇淛生于明代前期(1602年以前),明万历年间中了进士,官至广西右布政使,对故乡的风土民情十分熟悉。在其众多的著述中如《五杂俎》、《方广岩志》、《长溪琐记》等,都有较多的篇幅记述福建的风俗民情。《长溪琐记》明确记载樟湖坂有蛇王庙,因此我们就可将樟湖坂蛇王庙建造年代的下限定在明代前期,易言之,也就是说,至迟在谢肇淛撰写《长溪琐记》期间,这座蛇王庙就已建成了。

另外,从《圣德延绵》等碑中,我们也可看到当年蛇王庙由于香火兴盛和频置庙产的一些情况。从《圣德延绵》碑文看,该庙置产的最早年代约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距今已352年左右。从《圣德延绵》及《万寿无疆》这两方碑文看,连公庙的庙产添置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增的。如崇祯十四年仅买苗田一段,此后至康熙、雍正、乾隆朝,置田受租数量渐多,庙产收入颇丰。这些收入,都用于庙事,如碑文所谓的“准醮资”及“住持香灯之用”等。另外,《圣德延绵》碑及《万寿无疆》碑分别记载康熙三十四年信女张氏求神显灵应喜而充苗租一石、乾隆十五年蔡介夫士舍苗田于蛇王庙以及雍正八年三保内捐银买山田等事,和道光年间陈官三捐献铁花瓶、烛台以及光绪年间乡人捐拜台、石柱等物一样,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民众对蛇神崇祀之热烈,以致于拥有这么多的信徒捐钱捐物乃至捐田地。至于碑文所记的一些地名,当地民众说至今多仍沿用,因此石刻内容是可信的。

由于《圣德延绵》碑提到该庙最早的置产年代在崇祯十四年,这为该庙建造年代的下限也提供了一个佐证。因为一般寺庙就通常而言只有在建立一定的时

间、规模和产生一定的影响之后,才有可能有资金添置山田庙产。反过来,庙产的添置,又为蛇王庙的长期存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经济保障。

四、关于蛇王庙的有关文物。在几次考察中陆续发现的有关崇蛇民俗文物,是樟湖坂崇蛇民俗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些多具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碑刻、花瓶、陶瓮等与崇蛇民俗直接相关的文物,在福建乃至中国南方各地都已极为罕见,因此其更具研究价值。

《万寿无疆》碑和《水陆平安》碑等,是研究明清该地蛇王庙祭祀、建置等情况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资料。陈官三捐献的铁花瓶,瓶颈所铸的蛇首形象等,是当地崇蛇民俗的又一“铁证”。造于光绪年间的蓄蛇陶瓮,难能可贵是其造型奇特、用途也异,并且刻有文字纪年。其对谢肇淛关于赛蛇神的记载是一件十分有力的实物佐证资料,因此更显弥足珍贵。

当然,樟湖坂的蛇王庙本身就是一个珍贵的民俗文化遗存,其中类蛇的斗拱装饰等,也显示了建造者祭祀者的用心。这座庙历经数百年屡经修缮而保存至今,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现在虽已搬迁,但其原物原貌仍在,因此其研究价值并无多少损失。

五、樟湖坂崇蛇民俗与疍民的关系。樟湖坂各村今日的居民基本上都是汉族,但在明清以前并非如此。宋明时期这里设有苍峡巡检司,是闽江水道的交通枢纽之一。当地人以摇船摆渡、放排梢及运载盐米货物等为生的为数众多,《水陆平安》碑文所说的“樟湖坂盐船”等内容也证实了这一事实。明清前后,这些在闽江上以船运为生,一生与水打交道的船民,大多是闽江水上的疍民。据调查资料,明清前后闽江流域水上疍民的分布区域,南至闽江出海口等地,往北则经闽侯、南平直至建溪、富屯溪上游等地。樟湖坂地处闽江中游,介于南平与福州之间,正是疍民出没之地,疍民在此漂泊聚集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据我调查,樟湖坂各地除了王、胡、陈三大姓之外,明清前后还有不少林姓和郭姓者。在福建历史上,由于疍民屡受歧视,因此疍民后裔一般都不愿承认自己祖先的真实身份,但林姓和郭姓,在闽江沿岸的许多地方多是疍民的姓氏,这也是证实樟湖坂确有疍民的一个佐证。

如上所述,福建水上疍民崇祀蛇神甚烈,除了祖先崇拜之外,也有将其视为水上保护神的。有疍民生活的区域,一般都有崇蛇民俗的流传,因此,樟湖坂崇蛇习俗的存在,不可能与疍民没有关系。

明清以后,樟湖坂的游蛇灯等崇蛇民俗还流传到南平的上游、太平乡等地。附近的尤溪口乃至北上的顺昌等地,也有这类习俗的流传,这些现象当与当地疍民乃至部份移民的直接传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