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籍页 登录

第一节 蛇神崇拜起源问题的探讨

作者:林蔚文 | 发布时间:2013-07-18 14:09:12 | 字数:2670

福建崇蛇民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大致说来,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那么,这种充满原始宗教自然崇拜文化内涵的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能够延绵长流几千年而不消声匿迹的呢?关于这些问题,我以为正如一切原始宗教的起源一样,人们应当更多地从当时的原始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也许才能寻觅出比较贴切历史事实的答案。

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西北高山耸立,东南江河纵横,丘陵盆地交错其间。无论是西北的高山密林,还是东南沿海的丘陵盆地,古时都是草木茂盛,自然植被状况良好。由于福建早期历史中开发较迟,各地人烟稀少,生产力水平不高,因此,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各地的自然环境却相当原始和险恶。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由于闽越人屡有侵犯行为,汉武帝拟出兵征闽越,淮南王刘安却以闽越自然环境险恶为由,力谏武帝出兵事。据《汉书o严助传》载,刘安上书谏曰:“(闽越人)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阻险丛林弗能尽著,视之若易,行之其难……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呕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虽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此后他接着又强调说:“南方暑湿,近夏瘅热,暴露水居,蝮蛇蠚生,疾病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什之二三,虽举越国而虏之,不足以偿所亡。”

淮南王刘安在谏书中两次提到闽越之地多蝮蛇猛兽之害,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由于福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各种蛇类在江河湖泊乃至山间林中的生息繁衍条件十分优良,因此,以蛇为象征物的古闽地,自古以来就是蛇的乐园和横行霸道之所。

据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学系现代调查考察的资料表明,现代福建全省共有蛇79种,隶属于6科35属,蛇的种数几乎占全国的一半,其中主要的有蟒蛇、两头蛇、黄链蛇、赤链蛇、锦蛇、玉环蛇、翠青蛇、眼镜蛇、蝮蛇、海蛇等等。在这些蛇类中,毒蛇共占27种,如游蛇科有5属8种,有绞花林蛇、黑斑水蛇、中国水蛇、铅色水蛇等。眼镜蛇科有4属6种,有金环蛇、银环蛇、玦环蛇、丽纹蛇、眼镜蛇、眼镜王蛇。海蛇科有4属5种,有青环海蛇、海蝰蛇等。蝰蛇科有4属8种,有白玦蛇、蝰蛇、蝮蛇、竹叶青、龟壳花蛇等。据介绍,中国现生的已知毒蛇有47种,福建的种类约占60%,可见其比例之大。

在这些毒蛇中,有性情凶猛的眼镜蛇、眼镜王蛇,也有剧毒的竹叶青、龟壳花蛇、金环蛇、银环蛇、蝮蛇等。这些毒蛇,多栖息于水滨林间,一遇人畜,就行攻击,福建各地居民对这些毒蛇历来都是十分畏惧的。如眼镜蛇,闽中地区称之为“五毒蛇”,闽南地区称之为“饭匙倩”,龟壳花蛇,称之为“烙铁头”等等。如被这些毒蛇咬伤,不立即救治,顷刻之间就有性命危险。

兹据《福建的蛇类》一书统计,将现代福建各地蛇类分布情况和同类蛇在省外各地的分布及区系从属情况列表如下:

归纳上表资料,见于闽北地区的有58种,闽东地区的有35种,闽中地区的有50种,闽西地区的有37种,闽南地区的有50种及近陆海域海蛇5种。普遍分布于全省的常见蛇类种计22种,其中渔游蛇、草游蛇、翠青蛇、中国水蛇、铅色水蛇等5种特别多。水赤链游蛇、台湾小头蛇、灰鼠蛇、滑鼠蛇、银环蛇、眼镜蛇、白唇竹叶青等7种次之。还有盲蛇、钝尾两头蛇、棱鳞锦蛇、黑眉锦蛇、锈链游蛇、乌游蛇、紫棕小头蛇、繁花林蛇、竹叶青等9种又次之。分布于省内部份地区而较罕见的有白环蛇、方花小头蛇、菱斑小头蛇、饰纹小头蛇、挂墩后棱蛇、福建后棱蛇、福建斜鳞蛇、崇安斜鳞蛇、纹尾斜鳞蛇、金花蛇、棱脊钝头蛇、黑斑水蛇、白玦蝰蛇、蝮蛇、山竹叶青、红点锦蛇等16种。

福建的毒蛇已知有17属27种,约占全国毒蛇总数的60%,兹列简表如下:

汉晋以来,古籍方志对福建各地的多蛇和蛇患有不少记载。晋人干宝《搜神记》中有关闽北巨蟒吃人的记述,应是事实。唐宋以后,这些蛇患仍很剧烈,各种古籍方志之载几乎连篇累牍。如宋代古籍《夷坚志》甲志卷20载泉州葵山之大蛇云:“泉州之葵山,去城四十余里,山多蛇。墓人张元者,养羊十余头,往往为所吞噬。元操割镰出迹捕,正见大蛇擒一羊。蟠束数匝,先咬肤吮血,已乃喷毒其中。羊渐缩小,软若无骨,始吞之。元旁立伺隙,奋刃而前,蛇昂其首,高五尺许,摇舌鼓怒为搏人之势。元投以刃,刃坠。元奔归呼其子,别携刀往。蛇犹在故处未去,迎刺之,断首而死。尾有两歧,利如钩。秤其肉,重六十斤。背皮至阔一尺五寸。守冢僧曰:‘此特其小者耳,一窟于山者,身粗若瓮,每出时,大木皆振动云。’”

清乾隆《福州府志》卷5载:“金蟒穴,宿猿洞之东,后唐天成间,大石穴中有巨蟒,鳞甲如黄金,蟠屈六七丈。”

清光绪《平和县志》卷1载:“蛇洞,中有蟒蛇,其大如轮。”

民国14年《霞浦县志》卷3载:“(明)成化二十年以后,连荒,邑市蛇伤豕畜亦伤人。”

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卷34载:“隆庆六年八月,文斌里西冲院有大蛇出吞鹿,人不敢捕,遥视蛇腹下有字。”

民国18年《建瓯县志》卷23载:“青竹蛇,牙最毒。大小不一,与竹同色,

喜绿木与竹,凡被蛇咬者,急服麻油一盅,以鸡卵钻口掩其疮孔,须臾鸡卵尽黑,换之凡四五换则愈。”

除有关县志府志记载外,清人施鸿保《闽杂记》对此也有不少记载,兹引几例:“大田县多蛇,夏夜常上人床共睡,无灯夜起,每误触之。”

“豚蛇……如豚白色,目不能视,早伏草内,吐痰在外,有触其痰者,直即窜出咬之,无论人物,被咬立死,虽竹木瓦石之类,亦自裂折,其毒乃于虺腹。弹子蛇最毒,漳泉海滩上,夏日暴雨后常有之……咬人立死。被其咬者,必即剜去咬处肉,以雄黄末敷之,方可救。剜去肉投水水沸,置地地坟,顷刻黑爛,其处经年尚不生草,其毒可畏。”

以上这些记载,足见福建古代蛇患之烈。因此,无论从古籍资料,还是从现代科学调查资料看,福建古今多蛇多蛇患都是事实。这些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蛇类,自古以来就对闽人产生极大的威胁。在这样的一个生态环境中生活,古人们在原始宗教思想意识的强烈支配下,就十分自然容易地产生了崇拜蛇神以祈求它保佑不为害的原始动物神崇拜习俗。

早期的闽人多山居水处,长年累月生活在多蛇患的自然环境之中,为了避免毒蛇的伤害,人们最初将其幻为始祖之神,视为图腾物加以崇祀。其后,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蛇神崇拜的文化内涵也发生一些变化,但像疍民一类的居民,仍将其视为始祖神,原始图腾崇拜的痕迹并无全部消失。

要之,福建的崇蛇民俗起源于多蛇、多蛇患的自然环境和缺医少药、原始宗教气氛浓烈、人们思想意识和生产力水平都比较低下的人文社会背景之中。由于这两大要素的存在,因此崇蛇之俗才得以发生并长期地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