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自豪地走向刑场,到了东华门,他抬头仰望着高高的城门,眼冒金星,差点儿摔倒。
黄道周停下了脚步,定了定神,闭了闭眼睛,晃了晃头,问道:“到哪里了?”
押解的兵丁没好气地回答道:“东华门。”
黄道周抬头看了看远方,大声道:“这是应天府的东华门了,这里离孝陵多远?”
士兵道:“这里是金陵的东华门,不是应天府,这里最近了。”
黄道周很高兴,大声说:“那我不走了,就在这里受刑吧。”
黄道周整了整衣冠,遥对着孝陵行三跪九叩之礼,哭道:“洪武皇帝啊,臣黄道周向您辞行了,臣无能,不能为圣上恢复大明江山,若有来生,臣定不辱使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黄道周身上的镣铐随他一上一下,不断地发出声音,如一首悲叹歌,又如敲响的丧钟。
黄道周礼毕,坐下,再次眼冒金星,人像是要虚脱了似的,气息很微弱,魂魄被挤出了躯体了。
清兵见黄道周坐下不走,急忙报告监斩官洪承畴。
黄道周坐在地上,一阵阵的头昏袭来。他知道,这是绝食带来的后果。他摇了摇头,用手揉揉太阳穴,他感到天上飘下了一朵朵黄花,满天的黄菊花,向着他飘落下来,在他身边缓缓地落下,落下,然后发出一声声的叹息,落在他的身上,头上,周围的地上。黄菊花慢慢地把他包围起来,他仿佛在花海之中,只露出个头,花香把他熏醉了。
黄道周看到一只美丽的凤凰在黄花丛中飞翔,凄婉地哀叫着,那美丽而凄婉的叫声,把人心都给叫碎了。他的身边全是云雾,云的海把他紧紧地包起来,他一下子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了,仿佛是在仙境,他驾着一朵大白云,仿佛是在天宫,他眼前出现了林氏、蔡玉卿、顾眉,和他的儿子们,她们向他款款地走来,呼喊着他,他却渐渐地驾云而去,渐行渐远地远离而去,他们奔跑着,呼喊着他,他慢慢地飘飞起来。身后一支绵绵而幽魂般的乐曲响起,那是佛乐还是儒乐,怎么如此动人心魄……
黄道周又看到屈原、岳飞、文天祥、冯梦龙、倪元璐、徐霞客、袁崇焕从黄花里挤出来,他们怎么在一起呢,他们都在唤我,……
1.祭黄道周
清顺治三年三月五日(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午时一刻。天空飘移着几朵乌云,乌云很沉重,像是心事重重似的。太阳躲在乌云身后,不敢出来,像是害怕什么似的,颤抖个不停。
黄道周坐在那,昂着头,风轻轻地吹拂着他凌乱的头发。旁边围满了身着蓝布衣服的百姓,个个衣服打着补丁,额头剃得青亮青亮的,留着长长的辫子,乌黑乌黑的,像是一个个女子。
人群中有人高喊:“黄阁老!”
黄道周张眼望,看不见唤他的人,只有一片青亮青亮的头颅。“换天了,换天了,明天换成清天了,到处飘满了长长的辫子啊。”黄道周心里叹息道。
声音过后,黄道周看见远远的,有一人挤出人群,是个未被剃发的男子,也穿着蓝布长衫,还有人未被剃发,黄道周内心不由得有点儿安慰。
未剃发的男子提着个篮子,慢慢地走来,他来到黄道周面前,放下篮子。给黄道周作了一揖,道:“黄阁老,我是江苏江阴徐霞客之子徐屺,阁老你不认得我了。”
黄道周怔怔地看着他,仔细搜索自己的记忆,他想起了徐霞客,又辨认一下,才模糊地认出他来。
黄道周恍恍惚惚地道:“贤侄啊,是你,家人可好?”
徐屺擦了一下流下来的泪,上前作揖道:“劳阁老挂念,都很好。崇祯十三年(1640)我去京师探望阁老,当时家父已经病重,我带回书信,将阁老在监狱中所受的非人遭遇告诉家父,家父听你带着镣铐,全身是血,手不能执笔,依然咬牙写了回信。他读着回信,痛哭流涕,倚着床栏,哭喊道,石斋老弟,你太惨了,我无力救你出狱,惭愧啊!之后,家父悲痛欲绝,不食而卒。您出狱后写的挽诗,我字字在目:天剪凤翎到塞鸿,远游负锸尔终穷。昨传独往来脂习,一旦卧游失次宗。知我未凋犹强饭,闻君临萎遂推篷。十洲五岳齐挥泪,屐齿无因共数峰。”
徐屺读完挽诗,从篮子里拿出酒杯和酒壶。
监斩士兵走过来,蛮横地问:“干什么?”
徐屺赔笑道:“军爷,我是来奠酒的。”
士兵怒道:“不行,赶快走。”
徐屺从兜里取出一些碎银,递给士兵道:“给军爷买酒喝。”
士兵接过银子,推笑道:“快点,不可太久。”
徐屺道:“一会儿就走。”
徐屺斟满一杯酒。举起酒杯,跪下朗声道:“阁老,贤侄代先父给您壮行,这杯酒敬您,您不怕牺牲,为道义而斗争,让人佩服。”
黄道周无言,接过酒杯,一干而尽,泪随之而哭了下来。
徐屺又斟酒,端起来,递给黄道周,道:“您一生追求理想,敢于和腐败做斗争,敢说敢做,为了公平公正,不怕棍棒和权威。让我懂得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顶天立地的人。”
黄道周接过酒,倒进口中。
徐屺又斟酒,举起来,道:“国难当头,您不顾生死,振臂高呼,北伐抗清,喊出了老百姓的爱国热情,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爱国圣人,这是我替金陵民众和全国民众敬您的。”
黄道周接过酒,小酌一口,留下一半,泼于地上,以谢民众。
徐屺祭完酒,对着黄道周三跪八叩头。
黄道周道:“贤侄为何如此多礼。”
徐屺道:“阁老,我是受全家之托,再思为父生前与阁老的感情,您就是我的再生之父,我必须行此大礼方能心安。”
黄道周想起了徐霞客,不由得流下了泪,酸的、苦的、甜的一齐滚下来。他擦了擦泪,笑道:“贤侄,我就要与你父亲在一起,我会向他报信的,他有你这样的好儿子,九泉之下也会放心的。贤侄,在另一个世界,我和你父亲,仍然是好兄弟。”
徐屺号啕大哭,痛苦像洪水一样哗啦啦地汹涌而来,他倒退而走,下了刑场。
围观人群一阵骚动,人群分开,从蓝黑色中移步走出一个身着白裙的高挑女子,她正在和刑场的士卒交涉,她掏出两块银子,递给把守的士兵,士兵挥了挥手,白裙女子走上刑台,风抚弄着她的裙裾,将其折成一朵盛开的白莲花。她款款地飘到黄道周的身边。
白衣女子跪下哭喊道:“恩——公啊!”
黄道周睁大眼睛,细看,原来是顾眉,她浑身素衣,特别的显眼,像是一团轻飘飘的白云。
顾眉擦了擦眼泪,道:“让我为恩公梳一下凌乱的头发吧,您要明明白白、爽爽快快地上路。”
顾眉不讲清爽,故意避开‘清’字,以免伤了黄道周的心。
黄道周点了点头,顾眉拿出梳子,轻轻地给黄道周梳头,她看着黄道周那灰白的头发,不由得边梳边流泪。心中那爱意悄悄地跑了出来,正是他,让自己懂得了人生中道义和礼比性和金钱更重要,让她懂得了忠孝廉耻,让她毅然决然地从良,重新当一个真正的人。现在,这一个引导她重生的恩人就要为他的道义和礼被砍头,她真的想不通啊。
顾眉想到这儿,不由得问:“恩公,你坚持的道义和礼是对的,为何却要被砍头?”
黄道周笑道:“因为能如我一样坚持道义与礼的人太少,而且我还为一个‘忠’字,为了生我养我的这个国家,所以我就成了别人的眼中针、肉中刺。”
士兵喊道:“快点,时辰不多了。”
顾眉应道:“就好了。”
她把黄道周被风吹得乱蓬蓬的头发梳理顺了,又用蓝色的带子给结好。
做好这一切,顾眉又道:“恩公,我做了一件长袍和万里鞋,你把它披上吧,你要干干净净地上路。”
说毕,顾眉就从包袱里拿出一件蓝色长袍,披在黄道周血迹斑斑的灰长袍上,又把一双特大的万里鞋换下了黄道周那已是很破的鞋子。顾眉看到黄道周那浮肿的双脚,不由得泪又刷刷地掉下来。
顾眉再看黄道周时,一个干干净净、高大无比的黄道周又出现在眼前。
顾眉道:“恩公,这才是原来的您,您是我心中永远的神。您为大明赴义,小女子也将终生跟随先生,义无反顾。”
顾眉跪下三叩头,伏在地上哭道:“先生,我送您上路了,您在路上若是孤单,你可等等我。”说完,掩着脸哭下场去。
一阵风,呼呼地扫过来,把黄道周的衣服吹出猎猎的声音,像是有人故意把衣服撕裂了似的,那撕裂声飘荡在刑场四周。
2.节义千秋
“午时三刻到。”报时的士卒大声喊道。
嘈杂声不断的刑场,一下子静了下来。站在半空中的太阳红着脸,像是一个发怒的人,喷着火,要往地上冲。
监斩官洪承畴身着清朝一品官服,迈着八字步,走上监斩台。
洪承畴正了正冠,拿眼巡视了一下四周,拿起桌上的黑色惊堂木,敲了一下。刑场的吵闹声静寂下来,有如被人吓了一下似的。人人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声,像是有人在用鼓槌敲鼓似的。
清兵高喊肃静。
洪承畴大声道:“带钦犯。”
黄道周被士兵架到了洪承畴面前。
洪承畴盯视着黄道周道:“黄阁老,我朝皇帝皇威浩荡,体恤百姓,考虑到你是个难得的人才,要赐给你一品大员的官,给你府宅,食三万户,荫你子孙三代皆为侯爵,你考虑得如何?”
黄道周冷笑道:“我黄道周不是贪生怕死之徒,只求一死,以谢天下。不求苟且偷生,夹着尾巴当清狗,遗臭万年。”
洪承畴道:“黄阁老,你我是同乡,你看我现在,朝廷王公,一品大员,活得多自在,多舒服啊,你为什么要这样苦自己呢,刀一砍,头就没了,头没了,生命也就终结了,没了生命,你哪知道你会名垂千古啊,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你哪知道青史会怎么写你啊。黄阁老,你这头很值钱的,我给大清皇帝上过疏,请求免你一死,我在疏中是这样写的:‘道周清节夙学,负有重望,今罪在不赦,而臣察江南人情,无不怜悯痛惜道周者。伏望皇上赦其重罪,待以不死。’我大清皇帝很欣赏你的才能与忠义,你可要考虑好,不要后悔啊!”
黄道周冷笑道:“我不学洪亨九,连祖宗姓什么都忘了,剃头国来了就剃头,挖心国来了就挖心,只会当狗,跟在别人的背后,给人舔屁股。”
洪承畴见黄道周骂他,不由脸红了起来,他盯着黄道周那在寒风中飘舞的衣裳。愤怒地咬着牙。
良久,洪承畴平息了怒气,他心存侥幸,耐着性子又道:“黄阁老,我不与你一般见识,我提醒你,想想王铎,他和你合称‘三棵树’、‘三狂人’,他现在也是我大清的朝廷大员,有府第,有田产,书法、学问都受到别人的追捧,日子过得逍遥自在。而倪元璐,傻瓜一个,拿绳子往自己脖子一勒,一命呜呼哀哉,现在谁还会认识他,他的名声也就随他的死灰飞烟灭了。你若想通了,归顺了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大人也会欣赏你的才能的。你文名满天下,官位必在王铎之上,何必如此不爱惜自己呢。你要替幼子考虑一二啊。你这样一死,他们也难免不受牵连,难逃厄运啊!”
黄道周冷笑道:“不是男人才会这么想,有个叫洪承畴的人,不知你认识不认识,他只会搂着小白脸睡觉,只会摸男人的阳具和屁股,像他那样不男不女的人,才会去为自己的荣华富贵考虑,我黄道周,头顶天,脚立地,响当当的一个大丈夫,怎么会有如此下贱之念想呢。”
洪承畴见黄道周揭他的短,不由恼羞成怒,拿起惊堂木大拍了一下,大声道:“黄道周,你死鸭硬嘴巴,我就成全你。来啊,行刑。”
黄道周道:“恐吓、引诱、杀戮是没有用的,虽然你们夺去了我的身体,可是你们夺不去我的灵魂,只要灵魂在,我黄道周一样能抗清。”
洪承畴怔住了,冷汗直流。
黄道周高声道:“给我一顶斗笠,一条草席。”
洪承畴不耐烦地挥了一下手,道:“给他。”
兵丁拿来一顶斗笠,一条草席。
黄道周把斗笠戴在头上,把草席铺在地上,站了上去。
站在刑场边的老仆人黄忠,拿着针线,哭道:“阁老,我最后为你缝针线了,你要给家里捎什么话吗?”
黄道周道:“别哭,我为正义而死,死得其所,你何必伤心,应该高兴才是。”
说完,黄道周从长袍上撕下一片布,放在地上,展开,咬破中指,鲜血流了出来,他就鲜血写下了一行字:“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黄道周对着布吹了吹气,递给仆人黄忠,大声道: “没有怕死的黄道周,我头不顶清天,脚不站清地,生为大明臣,死亦为大明鬼,放心去了,哈哈哈……”
黄道周自豪地大笑起来。刽子手倒吸了一口冷气,倒退了一步,瞪着狂笑的黄道周。
洪承畴心中一颤,一股寒气流满全身,他抽出斩签,把其高高地举起,手定格在半空中,一直颤抖着。洪承畴想:这样下去,黄道周的命就没了,自己也背上了杀黄道周的罪名了,可不斩他,又无法交差,自己也会有生命之忧啊。两难啊,黄道周啊,黄道周,你怎么像粪坑里的石头,又硬又臭呢。
洪承畴一咬牙,狠了狠心,把斩签用力一扔,浑身顿时轻飘飘的,像是没了魂似的。他转过身去,闭上眼,身子如筛子般颤抖,随之,冷汗流满全身,躯体冰得有如死人。
鼓声三下,木木的。刽子手举起大刀,口含酒,向黄道周的脖子喷了一下,大声道:“杀你是无奈,你我本无冤,你若到地狱,当鬼勿烦我。”
黄道周微笑着,闭上眼睛,又睁开,摇了摇头,把酒抛掉,然后平静地站立着。
刽子手高举大刀,呼的一声,对准黄道周的脖子,猛砍了下去。
洪承畴身子背对着刑场,头皮毛了一下,一股寒气飘过脖子,仿佛有把尖刀砍去了自己的头,魂随之飘到了半空中。他闭着眼睛,眼里流出了可怜的眼水,有如脖子上流出的血,直往地上流淌,头也似乎在半空中飘来飘去,仿佛成了个无头鬼。洪承畴非常惊惧,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发现头还在冰冷的脖子上,他慌张地用双手紧紧地抓住头颅。
围观民众哭嚎声响起,刑场出现了激烈的骚动,如地震、如海啸,如怒涛,向监斩台哗啦啦地冲去。
3.死是一瞬,生也是一瞬
午后的太阳惨红惨红的,像是被染了鲜血似的。天气奇热,热得像是有人在头上烧火。
一股鲜血直向半空冲天而去,有如一只火凤凰腾空而起,黄道周挺直胸膛,紧握拳头,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仿佛一尊威武的铜像。围观民众见血直向半空喷起,不由惊叫着纷纷向后退去。刽子手惊得扔下刀,跪倒在地,对着黄道周的尸身不停地磕头。民众也纷纷下跪,对着黄道周磕头。刑场里一时无声无息,静得让人害怕。黄道周的头被血冲向了半空,在半空中慢慢腾腾地飘舞着,一会儿,又落在了脖子上。……
四君子随后被押到,赵士超见老师被砍了头,而身子依然站立不倒,仿佛一尊高高的立佛,站在刑场中间。惨红的太阳把他那高高的身躯涂红,这一片红刻入了每一个围观者的心。
围观群众惊呼:“黄阁老!黄圣人!”四君子大哭,向前奔去,哭声尖利地打破了刑场的寂静,冲向半空,随之,民众的哭声像洪涛,在刑场中汹涌,仿佛有一股怨气冲向天空。赵士超抱住黄道周的尸体,痛哭道:“老师啊,您的魂魄要等等我们,我们就来陪您。”蔡春溶对刽子手道:“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陪老师吧,砍我们吧。”
四君子坐地不起。刽子手手起刀落,四君子伏在黄道周身旁。随之一阵风起,惨红的太阳更红了,风哭号着从黄道周的尸身飞过,又哭嚎着抚摸着四君子的尸首,怪叫着,盘旋着,像是凤凰的哀叫声,一声声,凄婉而尖利,把人的魂魄都给叫没了。
围观民众大惊失色。
不知什么地方响起了铜山歌册:“黄道周,真神奇,砍了头,仍站立,不为官,不为利, 牺牲报国器,千秋存节义,千秋存节义!……”
顾眉打扮得很素雅,她哭着走上刑场,走到黄道周尸体前。仆人黄忠也走上前来,两人跪下四叩首,为黄道周缝补头颅。黄道周怒目圆睁,顾眉轻轻将其抚闭,又睁开,顾眉哭道:“先生之心,后人知晓,国破了,可是百姓的爱国之心仍在,先生安息吧,自有后人先仆后继,小女子顾眉就来陪先生了。”
顾眉又抚黄道周的眼睛,眼睛才闭上。顾眉缝补完了黄道周尸首,从自己的脖子上解下一条黑色的丝巾,围在黄道周的脖子上,手握剪刀,大声道:“黄圣人啊,我报你救赎灵魂之情!我的生命是你给的,你为义而死,我苟活也无意义了,我生前不能与你长相守,我死后必要去陪你,下辈子当你忠诚的精神仆人,你等等我。”
讲毕,顾眉高举剪刀,颤抖着手,她看了看倒在地上的黄道周,又抬头向刑场外的观众瞄了一眼,接着,她咬紧牙关,闭上眼,屏住气,举起剪刀,用力刺进胸脯,一股鲜血像一朵鲜艳夺目的大红花怒放在素白的衣服上,随之点亮了观刑人的眼光。
顾眉闭着眼睛,慢慢地倒下,像是有人托住她似的,缓缓地躺倒在黄道周的尸首旁。
刑场上,刽子手和洪承畴都愣住了,张大了眼惊恐万状地看着,没有人说话。一会儿,洪承畴走上前,板着脸对士卒说:“给黄周道换上大清一品官服,我让他生不当清官,死也要跟我一起当清官,为我朝顺治皇帝叩头朝拜。”
士卒脱下黄道周的外袍,见袍内黑乎乎,似乎有字,他翻开外袍内里,看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大明孤臣黄道周。”
洪承畴看傻了,像是被怒雷击中了似的。
场外,观众全皆呆住。随之全部跪倒在地,痛哭高呼:“黄——圣——人……”
呜呜的洞箫声响起,一支、两支、三支、四支……
一声、,两声、三声、四声……
铜山歌册响起:“黄圣人,头虽断,身屹立,像神仙,真骨气……”
那晚。金陵百姓无来由地同时做了一个血色的梦。他们梦见黄道周的头被刽子手砍下后,在天空中飘来飘去,嘴里大声地喊道:“大明黄道周是永远不会被打倒的。”
黄道周身子直立在那,脖颈上鲜血直喷着,像个大喷泉,把蓝天染成了血红,把百姓的梦涂成了血色,他们一个个从梦中惊醒,枯坐在血色的天空下……
随之,一声婴儿的哭声从远远的地方传来,清脆而尖利、似有刺破血红的天空之力,在血色的天空中不断地冲撞着,百姓更加的惊惶,伤心,他们个个落着泪。……
那声音来自哪里?远远的,似乎有一个巨大的石头,石头上写着风动石,风动石像一个守护大海的巨神屹立在海边。那不是福建省漳浦郡铜山所深井社吗?
漳浦郡铜山所(东山县)是个海岛,四周是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一年四季都吹着海风,这风时常不停地怪叫着,盘旋着,有时像个少女,有时像个调皮的小孩,有时则像个魔鬼,穿过杂树林,带着海滩上的沙,卷进百姓的家。
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二月九日丑时,(1585年),远远传来了一只雄鸡直刺夜空的鸣叫声,在寂静的夜里特别的刺耳,尖尖的叫声撕破了夜的寂静,在半空中翻了个筋斗,仿佛一只银白色的千里马在空中飞腾。
是夜,深井社半山腰,风动石旁的黄家,黄嘉卿梦见穿金甲持金斧的人护送着一个戴鸡冠冠,尖嘴巴的神人,骑着一匹千里马腾云驾雾来到他家。不一会儿,贱内陈氏大喊肚子痛。他从梦中醒来,忙披衣跳下床,找人请生婆,生婆未到,陈氏已经生下了一男婴,孩子一出生,就大声地啼哭。他的一声啼哭,顿使这夜变得热闹起来,全社的公鸡也随之咕咕吱吱地啼叫起来。
黄家灯火通明,一家人忙忙碌碌,人人满面喜色。黄道琛看着小弟出生,高兴地说:“阿爸,你给小弟起的名字黄道周真准,不是妹妹啊。”
黄嘉卿抱着啼哭不住的黄道周,笑得像朵迎春花。黄嘉卿抱着孩子上下抖动着,边抖边逗他哄他,黄道周停住了哭泣,转着乌黑的大眼睛,看着那亮晶晶的灯光。黄道琛叫道:“阿爸,你看道周,像是懂事的孩子似的,眼睛滴溜溜的。”
黄嘉卿笑道:“这猴囝,一出世就要看世界,将来了不得。”
黄道琛天真地说:“弟弟长大后一定是个如孔子一样的圣人了。”
黄嘉卿笑道:“爸爸年轻的时候想当个侠客,所以用刀劈了两个倭寇的头颅,救了两个村民,得到官府的表扬,也是如此而已。人人都想当圣人,可是世间如孔夫子的能有几个呢,爸就希望你们兄弟俩长大后当个正常人,读好书,考个功名,光宗耀祖。练好黄氏剑法,强身健体,长命百岁,这就够了。若能当个好人,再当个贤人,咱的祖公山就比泰山高了。当圣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啊,不是你想当就能当得的。”
黄道琛道:“爸,我听进去了,我会把你教我的黄氏剑法教给弟弟的,我们也要仗义行侠。”
黄嘉卿点点头道:“输人没输阵,输人没好脸,有任侠之心也不错。”
“爸,外面在下大雨。”黄道琛叫道。
黄嘉卿侧耳一听。屋顶上传来了噼噼啪啪的声音,下大雨了,风绑架了雨,粗暴地冲撞着黄家的屋顶、大门、窗户。
黄嘉卿不由抱紧黄道周,他把自己的外套解开,把黄道周抱在胸前,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孩子。
屋外的海涛声呼啸起来,呼啸声越来越大了,海浪从远远的海上快速地助跑,起跳,一个接一个地拍打着那石头城,浪花飞溅起五六丈高,像是在下雪,浪涛声贯入了黄道周的耳里,黄道周又哭起来,哭声被雨声、风声、涛声给捂住了,像是被被子捂住了一般,但又没捂紧,冲了出去,在半空中流动着。
风雨中的黄家瓦房孤独地立着,挺着胸,昂着头忍受着风雨的鞭打,呼呼的风声像是几百个人一起用力一样,呼喊着一二三,要把这房子推倒,要把这瓦房掀翻。忽儿,又像是有千百万只公鸡在鸣叫似的,整个天地间都是公鸡的鸣叫声,一声高过一声,一浪高过一浪。
黄道琛有些害怕,偎依在父亲的身旁。黄道周听到了鸡鸣声,反而不哭了,闭着眼,嘴角露出甜甜的笑意。
黄家瓦房,缓缓地、高高地耸立起来,在风雨中飘摇,在大海中飘摇。风雨声和着海涛声,像是无数根洞箫,在一起呜呜咽咽。
黄道周一家人坐在屋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