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艺术志 文章详情
字号:

江智猛:书法乃余事也

2018-11-19    台海杂志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故须“日知”。江智猛,字一树、斋号日知斋,“日知斋”之名,取自三国末期的史学家刘寿《日知录》,取“每天都要珍惜时间”之意。在这位久居龙海的文艺分子看来,书法是可爱的,至少,每天要看习字。


在他看来,书法乃余事也,他说,书法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它有太多的依托性,它对其他行当的依托远胜其它行当对它的依托,所以书法只能作余事来对待。从九岁开始练字,40载光阴,读书习字写书,文化的穿行,让他畅然:字是养的,不是写的,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须把艺术当自己的信仰,对它的力量绝不怀疑。


九岁习字


江智猛,1967年9月 出生于福建省龙海市港尾镇,最开始喜欢上书法,是受邻居的一位民办教师影响。每当春节临近,这位蔡老师就忙碌起来,左邻右舍的乡亲都来请他写春联。日常无 意中的接触,让江智猛对书法产生了潜在的兴趣,帮对方裁纸、研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时家里穷,买不起笔墨,没有人指导,也不知道临什么贴,就学蔡老 师的模样,拿一根秃笔在砖块上沾点水涂抹着。


直到读师范学校时,书法老师拿一本颜鲁公的《多宝塔碑》,江智猛才依葫芦画瓢地写了起来,接受比较专业的练习。这一课于他而言太重要了。从不间断到一直坚 持,江智猛对书法深深眷恋,书法所给予的安静,滋养的美感,成为了他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滋养让他获得了力量和灵感,也获得了荣誉,1986年,他的书法作品就获得了全国首届中师书法大奖一等奖。


不过,江智猛回忆说,最初自己显得局促和褊狭,喜欢跟风,作品流畅有余,却是很不入流的东西,蒙一下外行还行,真正在行家眼里是很低俗的。后来参加一些书法 活动,看到别人的作品,听到老师们的批评,自己逐渐开了眼界。他到书店里买古代法帖,真正的开始临帖,潜意识里不停地“挖潜”,这才慢慢地走向真正意义上 的书法学习。


几十年来,江智猛务过农,做过中小学老师,当过旅游公司总经理及乡镇、机关干部,履迹所至,皆以笔耕为乐,他把人生的酸甜苦辣融入笔端,把对文学艺术的虔诚轻盈带出,把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镌刻入怀。这种感觉早已酝酿胸中,一笔一划,骨力坚峭,欲纵而实敛。


“问得墨香哪里来,一生心血在倾砚。”这里面,也许真的不必在乎什么“标志”之类,好就是好。江智猛以不竭的勇气和力量去跋涉,是坚定不移、果决和韧性,让痴诚变成钥匙,开启一扇难以开启的门。他时常提醒自己,每天都要珍惜时间,要用文化素养作书。


在江智猛看来,书法的撼人之处在于神高韵远,在于气势奔放。书法是我们的国粹,蕴含着丰富的国学内容,它陶冶了他的性情,磨练了他的意志,提升了他的品 格……宣纸上的每一个日子有阴有晴有风有雨,有着那道不出的追求和喜悦。江智猛利用课余时间习字,进而以文字结构的优美,毛笔抑扬顿挫的笔致,将自己的各 种感受通过书法的形式加以表述,使书法兼备审美价值。


诗书并进


书法是人们心灵的记录,不但表达内心的真挚情感,也是个人素养、阅历、情思和技巧的综合表现,可以由它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平日里,江志猛笔耕不辍,遍临各家碑帖,多方汲取各大书家的书法特色、笔法、神韵。为了钻研弥加深入,平日里,他还兼修诗文楹联,近年来,先后取得不错的艺术成果。漳州地区的不少名刹古迹留有他的石刻作品,也斩获不少奖项;在书法方面,2010年3月获全国首届篆书展提名奖,2010年10月获第二届中日议员公务员书法展入展奖,“谢氏杯”《书法》杂志第三届(2010)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提名奖, 2012年9月入选首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展,2013年荣获全国安全生产书画比赛优秀奖,2014年10月书法作品荣获“第一届中韩议员公务员书法展”提名奖等。


凭着成年累月、朝朝暮暮之间对传统书法艺术不间断的研习、揣摩,江智猛对书法有一定的心得体会:一是,对书法要有一份执著的心、要有兴趣和爱好,一如既往, 永不懈怠;二是,对书法要下一番苦功夫,要注重研临帖和练习,有一定量的积累,才有一定质的飞跃;三是,对书法要找准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向,要选好字 帖,定准目标,要在“专”和“博”上下功夫;四是,对书法要有一定品味,这里强调的是“人品”和“文品”。


“由篆书辐射到其他无论何种字体,他都有自己的取法和审美一事,我认为,这方面他是睿智的,有自己的原则和艺术追求。”中国书协理事、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副 主任高庆春点评说,江智猛的篆书既有古典的味道又有个性化的创造,是鲜活生动的、新颖活泼的篆书,在隶书、草书的习写上亦如是,既尊重传统规律,又有个性 化的创造和鲜活个性元素。


有道是“书内书外、艺道并进”,江智猛字亦如诗,是他心头那块最鲜活的肉,他也就把它视为好朋友,是人生扯不断的根,也是童年的梦想,青春的希冀,一生的情怀与思念。以书抒情,以书陶性,以书会友,其乐无穷,一步步走向那生命的茁壮。


书外余事


在江智猛看来,做事和做学问一样都要求如何做人,做一个正直和公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时书法也离不开文学艺术,文学修养是书法家对传统文化进行判断的准备,是书法家精神高度的体现。采访中,他多次提及对书法要 有一定品味,“人品”虽然有点抽象,但接触起来却很具象,他的脸上一直带着大大的笑容,总是乐呵呵的,热情是他的标签,心态很谦虚,恪守做人做事的正确理念,会默默地拼命干。这样的人,通过多年的积累,不知不觉间,能力提高,工作出色,受人喜欢。


至于“文品”,岁月留痕,文学作品、诗词楹联作品方面的成就也是相当丰厚,筛选例举几个:1999年9月被中国文联评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2010年被评为“中国书坛最具影响力十大评论家”, 2014年被评为“杰出爱国书法家”,2015年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当代中华优秀诗人”。在职业生涯中,江智猛在不少岗位任职过,眼下,作为龙海海丝文化研究会会长,江智猛正专心研究月港与一带一路、与台湾的关系。相信,通过这段经历,也必将充实他的习字历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书法浩如瀚海,大家林立,怎么学得透呢?对江智猛而言,在艺术的道路上,他是一名跋涉者,云阻梦隔,蝺蝺而行,在一次次磨练中,他跋涉了宽度,也跋涉了高 度。他立足中华,会通中西,在书外、艺外求艺,通过不断的艺术时间,对艺术的实践、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修养的积累,一点一滴叠积成艺术内涵。

评论 0 条评论 登录 注册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