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之二》绢本重彩
“那些黑瓦白墙的老房子出现在我的画里面,大概也有十二三年的时间了。那时候,我还住在福州三坊七巷的一处老屋里,从我自己出生到我儿子出生,前后三十四年。东边的窗望出去,不同斜面的大屋顶一片连着一片,错落间嵌着曲线流畅的山墙有节奏地起伏。天空是兰色的,屋顶是黑色的,墙是白色的。屋脊墙边几棵细弱的小草随风飘摇,在其间形成了线与面、静与动的对比与和谐。古民居的形式构成透过这个窗口传达出一种典雅的气息。”
——林容生
在很多场合,温文尔雅的林容生,都喜欢用轻柔的语调,为他人讲述自己作品中的三坊七巷,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
乡村、小屋、山野、坊巷,这些你我梦境中关于家乡的诸多元素,也是林容生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内容。
他曾画过武夷山
▼
△武夷山写生·下梅古镇(一)纸本水墨设色
他曾画过鼓浪屿
▼
△海上明珠鼓浪屿(局部图)
但他画得最多的还是他的故乡——福州的三坊七巷。
▼
▼
▼
△三坊七巷系列作品
林容生出生在福州塔巷的一处老屋中,又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三坊七巷已经在他的生命历程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1998年,当他听说三坊七巷将被全面的改造和拆迁的时候,他决定用画笔把它留存下来。
“在夕阳红色的光照里,这样的风景很快就要随着夕阳一同逝去。有几扇门,还有几扇窗。当远行的我们从山外归来的时候,它们是否还能为我们轻轻地开启?从小,我就喜欢透过窗看风景、穿过门把自已放进那富有禅意的风景里。
不问归期。三坊七巷像一只老去的凤凰,无可奈何地发出它最后凄美而苍凉的哀鸣。它往日温情、华贵而又谦和典雅的气质,在最后几十年的风雨岁月里被更加无情地侵蚀,留下满墙的斑驳。
当我不得不选择离开的时候,我把这一切托付给了斜阳。我不知道明天的窗外会有怎样的风景,穿过那些曾经古老的门洞人们又会有着怎样的心情?”
——林容生·2007年冬于卧云堂
林容生用“青绿”来表达自己对故乡诚挚的情感。或许,在他的梦境里,故乡就应该是那种颜色,用色彩去表现比单纯的用水墨来表达或许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曲溪乡的村庄之四 纸本水墨设色
习惯上,我们把传统山水画分成水墨、浅绛和重彩三种样式。
▼
▼
▼
其中水墨的色彩最单纯,通过水把墨稀释,形成深浅浓淡;浅绛画法是在水墨的基础上略施淡彩;青绿画法则是传统山水画中色彩最为浓重的一种,以石青、石绿为主调的色彩形态来源于“青山绿水”这一客观的自然存在,但其青绿仍是象征性的,这样的色彩意象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木草滋润、生命蓬勃。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青绿山水较早成熟,并在盛唐时期一度辉煌,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比如《明皇幸蜀图》、《江山秋色图》、《千里江山图》等。随着水墨山水的勃兴,青绿山水日渐寥落并淡出画史的舞台。但如今,现代山水画在形式、内容、技法方面的革新与探求,打破了传统水墨山水独尊的局面,使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林容生认为,我们在学习传统的过程当中吸取的养分也应是多元的。另一方面,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南方画家,我们生活的环境色彩丰富,南方山水所具有的明快、清幽、生动,也促使他在色彩应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实际上,林容生复兴传统青绿山水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融入了西方绘画的用色、写生透视技法等,作品某种程度上具有西画的装饰性。他在创作时,努力建立有别于传统造型结构的丘壑形象,而是以个性的方式重组形的空间、结构的秩序,并通过敷色使它们在现代的方式中产生对比、和谐、冲突等关系,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林容生看来,绘画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一种自我表达。对他来说,可以用作品去表达人生、生活,他目力所及的周遭的环境,所以,他画三坊七巷、画土楼,画闽北山区里正在慢慢改变或者消亡的小村庄,关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和家园,以及它们正在这个时代当中产生的某种变化。
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评价的,对林容生而言,山水画创作既是一种不可荒芜的学问,更是一种笃诚躬行的人生实践。他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静观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印迹,他以隐喻的方式营造着一个快乐理想的精神家园。
2月13日
福州大榕树创意园
福建省海丝艺术馆
“闽派京华”首届福建旅京
著名画家作品邀请展
来吧
让“青绿”敷色下的故乡
再感动你一次